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统一(隋朝的特点:)1、隋的建立:581年,(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统一全国。朝代起止年代定都今地建立者隋朝581-618陕西西安(隋文帝)唐朝618-907陕西西安(唐高祖)后梁907-923后唐923-936五代后晋936-947十后汉947-950国后周951-960十国902—979北宋960-1127河南开封(宋太祖)宋南宋1127-...
初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与答案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准确选项的字母序号填入下表对应的题号下。)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上,29岁的华北军区乐队队长罗浪指挥200名军乐队员,精神饱满地演奏了雄浑激昂的代国歌A.《黄河大合唱》B.《义勇军实行曲》C.《东方红》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
2017-2018年度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单元检测有答案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一、选择题1.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列信息,全都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A.布政司、翻车、散曲、《人物龙凤图》B.宣政院、赵孟頫、胶泥活字印刷术、《齐民要术》C.司礼监、汜胜之、“致良知”、《石氏星表》D.行省制、黄道婆、《窦娥冤》、《农书》2.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以其在治愈疟疾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生...
知识点归纳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
第五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2、3、4、57、8、9孙中山三民主义10、11、121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5、17、18、191416综合20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2019湖南长沙期末)《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由于()A....
专题(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知识网络要点整合:一、历代政权统治的基本特征1.夏、商、周——国家的产生和发展。2.春秋战国——社会变革、诸侯争霸称雄。3.秦汉——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4.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的分裂与民族融合。5.隋唐——封建社会的鼎盛。6.辽、宋、夏、金——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7.元、明、清——封建国家统一和社会危机。二、历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1.秦朝:①建...
七年级下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2019一、选一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填入相对应的序号下。)1、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长期的混乱局面结束、南北又归统一是在()A、581年B589年C605年D610年2、你知道以下哪段运河未贯江苏境内么?()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3、想想看,促使唐太宗轻徭薄赋,虚心纳谏的主要原因是()A、隋亡之鉴B有自知之明C爱民如子D想...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将准确答案的选项代码选出,并填入第Ⅱ卷前的答案表里。本题共有20个小题,40分。)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A.开天辟地方阵B.艰苦创业方阵C.春天的故事方阵D.走进新时代方阵2....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1、比较北京人头像和图8-5山顶洞人头像,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2、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3、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
历史小故事100左右人物【篇一:历史小故事100左右人物】司马光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取得了...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特色,民族政权的并列与晋王室南迁。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首先介绍了西晋的统一,但是蕴含着新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日益腐朽,奢侈堕落风气盛行,隐藏着分裂的矛盾。其次引出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最后突出表现...
高一历史工作计划3篇2019-01-17本文目录高一历史工作计划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高一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2、教材简析: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教...
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准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对应序号内)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
九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1、你走在繁华的长沙街头,经常会看到金发碧眼的欧洲人、黝黑健壮的非洲人。导致人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不同饮食习惯长期影响的结果B、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C、不同语言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D、不同文化背景长期影响的结果2.世界上人们广泛通用的阿拉伯数字原本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请问它是什么人发明的【】A、印度人B、巴比伦人C、埃及人D、中国人3.32008年8月,中国成功...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2017年中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2017内蒙古呼伦贝尔、兴安盟1)“”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之路成为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符号,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是A.张骞B.玄奘C.班固D.张謇【考点】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解析】西汉以前,中国丝绸经西北各民族,少量滴辗转贩运到中亚、印度半岛等。张骞出使西域后,...
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2019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俄国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来说,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2.右图名为《列宁同志清扫地球》的漫画,说明十月革命A.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C.标志着国际社会主义在全世界取得胜利D.使世界的殖民地半殖...
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苏教版一、选择题1.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中国大陆的解放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A1950年10月1日B1950年10约5日C1951年10月1日D1951年10月25日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C土地私有制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超实用!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中国近代史历史分期: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4.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840—1842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5.《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不是香港)...
初二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序号填在后面答题卡内)16.西方殖民主义的炮声惊醒了古老的中华帝国的迷梦,它们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大门,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开始了。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中国近代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最主要意义是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