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0年的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老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的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的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2小泉拜“鬼”日本历史教科书严重篡改侵华史实3•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年发动甲...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学习要点(1)智者学派和智者运动。(2)苏格拉底的人文精神。(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背景(1)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2)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一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2.起源智者学派特别强...
第七单元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1第3课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2[课程标准]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前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3一国民党的独裁统治1.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确立1927年秋,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42.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①1928年8月,国民党召开中央全会,蒋介石打出“以党治国”的旗...
第6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动荡的中东地区1阿拉法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中国人民为什么悼念他?中国人民纪念阿拉法特2一、战火频繁的中东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巴勒斯坦3犹太人4阿拉伯人5以巴冲突6以巴冲突7•巴勒斯坦地区“分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8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地区分治方案9以巴分治10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成立。以色列成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11中东战争...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2一、什么是经济全球化趋势?这就是指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趋势”。3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世...
3、土地革命1合作探究•看学案主问题一:分析土地改革的背景2土地改革的背景:•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2.新解放区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改3自主学习•土地改革的过程•1、1950年颁布_______?•2、1950年冬—————?•3、1952年——————?4土地改革步骤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1950年冬,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3、1952年底,全国大陆完成土地改革(除部分少数...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12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
文学和艺术11.知道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2.说出《最后的晚餐》《向日葵》的作者和艺术风格。3.知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初步理解作者创作这一作品的历史背景。21.“凡是有文学的地方就有莎士比亚”,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他的代表作有哪些?2.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你知道托尔斯泰哪些文学代表作?它们在俄国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3.达芬奇的成就,凡高的人品怎样?他的绘画作品有什么艺术魅...
1清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后果空前的浩劫1.规模及损失(1)规模空前:战争涉及四大洲及四大洋。(2)损失巨大: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军费开支和物资总损失浩大,人类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22.法西斯的暴行(1)德国:对进行种族灭绝性的大屠杀。(2)日本:①在沦陷区进行野蛮大屠杀,大屠杀遇难者达30万人以上。②灭绝人性地使用生化武器,成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部队,用活人做细菌试验。③在马来亚、泰国、印...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2.学习要点(1)汉字与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2)中国画的发展脉络与基本特征。(3)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艺术成就。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汉字与书法艺术1.汉字(1)形成①“中国的原始文字被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形成汉字。②至商朝,汉...
第4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美国经济的发展19.11事件9.11事件给美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一、战后的繁荣时间:20世纪50、60年代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3战后的欧洲4战后的美国5②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军事工业6军事工业7硅谷8硅谷9硅谷10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美国的食品店11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1清单一反战和平运动的开端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22.召开(1)第一届:①召开:1949年4月在巴黎、同时举行。②内容:选举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的倡议。(2)第二届:①召开:1950年11月召开。②内容: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原则。3.影响反对、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布拉格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侵略战争3二战后...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岳麓版历史必修三1教材分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1432第1课孔子与老子2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因而教材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思想中的源流地位。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
第17课毛泽东思想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2.学习要点(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2)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形成与发展历程1.毛泽东思想的萌发(1)1921~1927年: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
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1探究的主要问题1、印巴分立的原因是什么?2、三次印巴战争的经过如何?3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3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印度特点存在着两大教派组成了两大政党分而治之政见分歧立国分歧国大党主张穆斯林联盟主张“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背景内容英国实力下降,从印度“脱身”以宗教为主要划分国家的参照印巴分立分立时间分立方式分立后果4二、三次印巴战争第一次印巴战争克什米尔问题战争...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1情境导入课程目标京都平安神宫大约公元7世纪中期,是日本文化史上的“唐风时代”。当时日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均取法唐代。日本是怎样从落后实现飞跃的?这对于我们今天实现民族复兴有何启示?1.中日交往密切:了解遣隋使、遣唐使的史实及作用。2.改革内容:知道公地公民制、班田收授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出处。3.改革的影响:理解“历史大飞跃”的含义。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遣隋使和遣唐使1.条件(1)地...
科学和思想1阅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分别在科学领域里取得了哪些成就?有何重要意义?一、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2牛顿(1643--1727)英国科学家,一生勤于研究,在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其重要著作。3你知道牛顿在其他方面还有哪些成就吗?4天文学数学力学万有引力微积分“牛顿三定律”5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伟大的科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第5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课程标准学习要点探究问题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1.“贞观之治”、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2.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1.探究分析唐太宗的民族政策2.客观评价唐太宗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1.“天策上将”在反隋和统一战争中,李世民南征北讨,屡立功勋。为此,唐高祖加号其为“天策上将”,任尚...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课程标准学习要点探究问题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了解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评价秦建长城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并吞六国1.条件(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2)可能性①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
1.小凡做了5次掷均匀硬币的实验,其中有3次正面朝上,2次正面朝下,因此他认为正面朝上的概率大约为,朝下的概率约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你认为他再多做一些实验,结果还是这样吗?3525因为试验的次数不多(只有5次),此时用频率来估计概率,其误差一般较大,所以,他的观点不太合适.由于硬币的质地均匀,所以再多做一些试验,正面朝上和朝下的频率或稳定在附近.1212.投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那么,掷100次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