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大国的崛起之路第二部分专题复习1专题讲解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历来是世界关系的主角。本专题贯穿了当今世界主要大国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最近几年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从近几年的广东中考试题来看,本专题的内容既可以从纵向角度考查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又可以从横向角度考查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从多角度考查各重要大国之间的关系脉络。从题...
面对面“过”考点衡阳6年真题面对面(2012~2017)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六世界现代史1面对面“过”考点衡阳6年真题面对面(2012~2017)时空观念1953年1964年1985年1991年底苏联解体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四次中东战争1948年以色列建国1973年20世纪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1991年底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60年“非洲独立年”2面对面...
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1二一一、爵士乐1.起源:音乐。2.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3.影响:对其他流行音乐的形式和的创作都产生了影响。非洲古典音乐2二一二、好莱坞1.电影的发展:世纪末以来,电影经历了由无声到,由黑白到,由单一银幕到的发展。2.好莱坞电影的地位:作为美国电影代名词的,汇集了著名的、和,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摄制出许多闻名世界的影片。3.好莱坞的曲折发展(1)20世纪40年代末到5...
第12课国民革命1课标要求1.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2一、国共首次合作1.国民党一大(1)召开: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等出席了大会。(2)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开始。2.黄埔军校的创建(1)建立: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2)机构: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3)特点:实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的方针。(...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那么,西方侵略者之所以可以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因何在?1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21、背景:建国初期的经济情况比较内容全国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国民收入358亿元66元粮食1.1亿吨209公斤钢15.8万吨0.29公斤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3国民党...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1课标要求知道经济大危机,了解罗斯福“新政”,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2一、“美国的悲剧”1925年,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版的作品《》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它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二、“黑色星期四”1.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1924—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时期。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时间年开始国家首先在爆发规模由美国开始,并迅速席卷整个世...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模块二中国近代史2018广东1•考点1九一八事变。•____年9月18日,日军制造___________,攻占______城,九一八事变爆发。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的_________开始;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_______,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_____。柳条湖事件沈阳局部抗战起点序幕19312•考点2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1.背景:日军占领东北后,进一步侵略华北,...
必考部分第七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单元宏观概览23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4第25讲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5课时名片课标要求:(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拓展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考纲明示:(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6板块一主干梳理巧点妙拨7...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1、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学习提纲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3、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祖国?2沧桑回顾:你能说说香港和澳门被侵占的历程吗?31842年8月《南京条约》侵占香港岛1860年10月《北京条约》侵占九龙司1898年强租新界1842英占1860英占--------1898英租41553年,葡萄牙人借晾晒被水浸湿的货物为由,进入澳门,并贿赂官员开始在澳...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1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就内容组成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在该主线下,自秦至明清统治者处理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措施,是其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该主线下,各2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其主要内容。就命题趋势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中秦皇、汉武,元、明、清几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
新课导入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你们熟悉这首动人的歌曲吗?你知道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称颂的老人是谁吗?他对中国有什么巨大的贡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1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史料在粉碎了“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方面,在一部分人中,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另一方面,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
■日本的大化改新■阿拉伯的兴起■课堂小结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1东亚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西亚游牧的阿拉伯从沙漠中崛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连接了东方和西方。日本和阿拉伯是怎样翻开他们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去了解它们走向兴盛的历史。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鲁卜哈里沙漠导入日本富士山2日本的大化改新3古代日本4汉委奴国王金...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4课走向国际舞台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2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制定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2.毛泽东把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形象地比喻为“”“”和“”三条方针。知识要点首页末页独立自主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
板块四真题回顾学以致用11.[2017全国卷Ⅰ][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2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第6课北宋的政治12◆释疑解难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集权中央: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2)分化事权①分化将权,如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②分化相权,如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3)采取重文轻武策略,实行“...
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2.学习要点(1)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2)了解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总结其历史教训。(3)了解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及其影响。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德国入侵波兰时间及影响1939年9月1日,德国向波兰大举进攻。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过程波兰进行顽强的抵抗但部署不当,装...
期末专题复习(9)第五单元材料分析1材料分析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横批:革命者来黄浦军校校门对联p71页培养不怕牺牲,一心做救国救民事业,有理想的革命军人。2黄埔军校的门上有这样一幅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对这副对联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黄埔军校要培养有理想,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人才的办学宗旨B.说明黄埔军校把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C.说明了黄埔军校培养的...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第6课三大改造1栏目导航21.知道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3重点:知道三大改造的内容。难点:认识三大改造的意义。4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1953年,中共中央公布关于农业合作化的决议,引导农民按照___________原则,加入互助组和_________。农业合作化经历了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1956年底,96%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1.重点:梭伦改革在雅典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2.难点:梭伦改革成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石的原因。21.梭伦出走(1)原因:虽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2)出走:认为实行僭主政治不会有好下场,放弃权力,离开雅典漫游。2.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__________进一步激化。(2)建立:公元前_____年,庇西特拉图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