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部分第十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单元宏观概览23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4第39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5课时名片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考纲明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6板块一主干梳理巧点妙拨7[主干知识理一理]82.流派及主张(1)儒家9(2)道家10(4)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战国初期的。主张“兼爱”、...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6课两伊战争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两伊战争。2.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1.重点: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2.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2知识点一战争原因1.领土争端:主权之争。2.宗教矛盾(1)什叶派与的分歧。(2)具有宗教背景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怨。3.霸权政策: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阿拉伯河逊尼派34.民族纠纷(1)波斯人(伊朗)与(伊拉克)的冲突。(2)伊拉...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单元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一、长路漫漫——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期发展历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狂涨造成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2)爆...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四选修部分1考纲要求(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2知识整合与重点深化攻大题——决胜全国卷增分制高点3知识整合与重点深化4一、商鞅变法1.背景(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七年级上册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曹操刘备孙权23东汉王朝的崩溃东汉后期,政治极为黑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发动了农民大起义,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在平定起义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大小军阀,天下大乱,割据一方的军阀长期混战,到汉献帝时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45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袁绍袁绍匈奴刘璋刘表袁术张鲁曹操曹操...
第8课诸子百家1一、春秋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记载在《道德经》中。2、孔子:儒为学学派创始人,主张以德治国,其学说记载在《论语》中。二、战国1、墨子:墨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政”,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22、孟子: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3、荀子:儒家...
12345678910111213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2.掌握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的实行等相关史实。3.比较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区别与联系。4.探究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深远影响。2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春秋时期(1)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2)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2.战国时期(1)分封制崩溃:诸侯国君改称“王”...
必考部分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4讲古代的经济政策1课时名片课标要求: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考纲明示:古代的土地政策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板块一主干梳理巧点妙拨3[主干知识理一理]1.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①一切土地属于,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②国王层...
1第1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2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联合国的产生。2.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1.重点:联合国的建立及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2.难点:认识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以及当今世界局部地区动荡、战争的现实。3知识点一联合国的成立1.过程(1)共同心声:酝酿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映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心声。(2)提出设想:1941年,美英签署《》。(3)名称由来:1942年,26个国家...
课题导入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稳定政局。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1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解题:兴——光武中...
第16课江南的开发1教学目标1、知道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的政权更替;2、理清三国后期至南朝的历史发展线索;3、能够说出江南开发的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21、西晋是哪一年由哪个皇帝建立的?都城定在哪里?2、西晋是在哪一年灭了三国中的哪一国?三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结束了,使西晋完成全国短暂的统一。3、西晋是被哪一个少数民族所灭的?4、西晋灭亡之后,谁建立了东晋?都城定在哪里?5、谁灭了东晋称帝?称帝后国号是?南...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代表——四大发明1▲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指导意见要求: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展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体会古代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感觉先民创造精神的价值。2毕升3“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展览在德举办走进2006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大厅中央18根仿石器时代的石墓碑柱烘托出历史氛围,在石墓林中走读“1377年,世界上发...
合作探究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课题导入1合作探究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2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意义。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填空,展示(5+3)1.秦朝建立的时间、人物、都城、影响。时间:公元前__...
一、呼唤民主和自由1.背景(1)思想:与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2)科技:近代科学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3)经济:新航路开辟,西欧得到发展。(4)政治: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三专制下的启蒙文艺复兴资本主义12.概况(1)时间:17、18世纪。(2)过程:从英、法两国开始,向和荷兰等国扩展。(3)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矛头指向。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4)目的: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
农村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根据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有关政策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第二条本意见适用于市范围内的农村宅基地,国有土地上开发的商品住房不属于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范畴。第三条依法依规开展农村不动产权登记发证。(一)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证发证应严格按照土地确权政策和不动产登记法规规章要求,做到“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维修导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X古城风貌,规范历史建筑、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改造再利用行为,保障房屋质量和使用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GB/T50357-2018)》《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X县城市总体规划修改》《X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X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X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X县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