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欧封建社会1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命题趋势《汉谟拉比法典》2016年组合列举12(1)1分本单元在近年安徽中考中考查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有: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共和国的兴衰、查理马特改革等,考查的题型多以单项选择、组合列举、辨析改错为主。命题多以图片或史料为切入点,因此,在备考时应注重图文结合及对史料的搜集整...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复习1商鞅,又称卫鞅,公孙鞅。年轻时好刑名之学,熟悉变法理论和实践,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于是他发奋图强,投奔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开始推行变法。期间率军大破魏军,因功受封于商,所以又称商鞅。商鞅其人商鞅其人法家思想【商鞅变法】21、背景:•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
必考部分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外交单元整合备考提能知识整合/百家争鸣/素养培优101单元知识整合2(一)宏观体系构建3(二)专题知识总结1.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历程格局时期原因及表现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1)二战结束后,美苏抗衡,形成均势(2)50年代前后发展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3)“北约”和“华约”的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4格局时期原因及表现两极格局动摇20世纪50...
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商业的发展1.商周时期: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已经产生。周朝实行“”政策。2.春秋战国: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随着商业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工商食官私商1首页末页下一页上一页3.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的开通,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4.宋元时期: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集镇、夜市兴盛,元代更广泛...
专题八古今中外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全球化1本专题属于经济文化史部分,是中考中选择题的重要命题区域。就内容组成而言,本专题主要包括古今中外的科技成就和经济全球化。就命题趋势而言,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发明、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中国的应对策略,出现非选择题的概率较高,其他知识以考查识记能力的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概率较高。考生备考时要注意。2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34【关联提醒】中国古代的...
◆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1◆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2◆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3◆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4◆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5◆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6◆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7◆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8◆知...
现代篇信息文明时代的世界与中国板块10现代化模式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社会主义的建立与资本主义的调整阶段特征主干排查随堂演练阶段特征明确阶段掌握特征阶段20世纪上半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世界现代史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现代化模式的调整与创新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特征政治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两种社会制度开始并存、对立,资本主义...
主题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年3考2016.32、2013.17、2012.29关联拓展►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一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二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3考点2改革开放6年5考2017.33、2014.17、2013.34命题热点►改革开放是20...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第三课土地改革1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2.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3.理解土地改革的意义。2农民最希望实现的愿望是什么?3李自成:均田免粮洪秀全:有田同耕孙中山:平均地权420-30%90%占有土地比例所占农村人口比例10%70-80%地主农民解放前,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如何?(土改背景)农民5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地主农民6地主“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元朝加强对琉球的管辖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台湾1949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2台湾与祖国在历史上有哪几次分离与回归?3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有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1.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
单元整合12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主要成就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电)、内燃机(石油)生产生活器具纺织、采矿和冶金等生产部门的机器各生产部门的新机器以及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和电灯等家用电器交通工具轮船、火车机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等3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影响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
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1一、科技名著1.《本草纲目》①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②特点:内容包括多种和。进行实地调查,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并改正了前人关于药物的许多错误和含混的记录。知识要点首页末页李...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2.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1.重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实质。2.难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实质。21.原因(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德国__________的发展。(2)主要原因:罗马教会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①经济: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________。②政治:教权凌驾于_____之上,极力阻碍德意志的统一。(3)主观原...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目标导航]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智者的选择——改革的背景1.政治前提:(1)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2)统一:439年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2.社会矛盾:(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①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没有俸禄,靠贪污搜刮维持奢侈生活;随时强迫百姓服役当兵,甚至对他们任意杀...
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第9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1秦统一六国人物:时间过程:意义:开始:结束:秦王嬴政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中央集权制(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确立)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为以后历代王朝沿用。1、废除自己的王号,改称“皇帝...
第4课“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一)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2.讨论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重点:拿破仑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主要贡献。2.难点:对拿破仑的评价。2知识点一从少尉到将军1.少年自强(1)出生于科西嘉岛一个贵族家庭。(2)1779年在军校学习,毕业后,在一个炮兵团服役,军衔为少尉。(3)深受和卢梭启蒙思想的影响。2.机遇垂青(1)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拥护雅各宾派。(2)1...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陶章申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点2距今时间:4000多年前出土地点:甘肃齐家文化遗址铜镜3四羊方尊距今时间:3000多年前出土地点:湖南宁乡4司母戊鼎距今时间:3000多年前出土地点:河南安阳5青铜器的广泛用途饮食、祭祀、军事国礼器身份地位、国家权力的象征6四羊方尊司母戊鼎7高超制作工艺1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
12(1)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4)其他原因: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不能制止战...
基本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发展要求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说明略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及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教师解说图片: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
县徽州古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收储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徽州古城传统风貌,传承徽州传统文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是指经县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徽州古城保护范围内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政府收储管理。第四条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收储管理应遵循政府主导、自觉自愿、程序正当、公平公开的原则。第五条县徽州古城保护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