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单元提能自主学习课21时空坐标认读32热考命题主线主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知识主线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4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2◆释疑解难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是什么?唐代的对外交流给我们什么启示?(1)原因:①唐朝政局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的地位高、影响大。③唐朝实行较为开放、兼容并蓄的对外政策给各国的友好交流提供了便利。④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3(2)启示: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吸引力,才...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外科技与文化1学案45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2[考纲要求]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标提示]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3考点解读...
1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内容,理解其各自的特点。2.联系时代背景,体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实施的原因。3.联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单元整合1知识网络2综合归纳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及其主要特征总体特征自然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经济;具有分散性、保守性、封闭性,与商品经济相对立;是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及国民党政权统治的经济基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自由开放;富有侵略性洋务经济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具有封建性;采用机器大生产,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民用企业采用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具有资本...
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情在线考情在线综合拓展综合拓展考点梳理考点梳理1考点梳理考点梳理综合拓展考情在线第3课时┃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考点1隋唐的科举制度(理解:隋唐的科举制度)1.创立(1)隋文帝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开科举制的先河。(2)隋炀帝又创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2.完善(1)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2)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3)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第17课北方民族的交融1教学目标:1、知道北魏建立和统一北方的时间2、了解北魏迁都的目的3、能够说出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4、了解北朝朝代更替的情况21、谁在哪一年建立了北魏?北魏又是在哪一年统一北方?3、孝文帝改革的原因(目的)是什么?2、孝文帝是谁?改革的时间是?4、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5、这些措施有何作用?6、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了几个王朝?历史上把它们统称为什么朝?南北朝指的是哪两个朝的合称?31...
第2课惨烈的四年战事1情境导入课程目标普林西普被捕的情景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的首都,既是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当今常驻波黑国际组织的聚集地。这里有一块闻名全球的石碑,上面的文字写道:“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掌握:(1)大战爆发和一战中的主要战役。(2)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理解:(1)同盟国和协约国交战双方态势的变化。(2)同盟国...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重点:俄国农奴制推动俄国经济、政治近代化的表现。2.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与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的原因。21.原因1861年____________的推动。2.表现(1)农业①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到19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__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2)工业①19世纪...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学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考纲要求]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标提示]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3考点解读活化思维02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创新微课以微知著03课时作业随堂训练知能巩固044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条分缕析固本培元双基落实自主学习5[主干知识理一理]一、背景1.政治上:秦朝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王朝。2.经济上:封...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2.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1.重点:掌握“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2.难点: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特点。2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国际地位下降。2.目的化解______,巩固统治,增强______。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________的弊端。(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宣传...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不是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会成为有记载的历史。导入新课导入新课1历史的记录方式234第9课在身边寻找历史5活动目标1.培养探究性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能力。2.深入理解文物古迹的历史意义,寻找身边的历史。3.增强爱护古迹,保护文物的意识。4.将课程学习与乡土历史资源结合起来,增强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6活动建议1.教师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适合的活动方式。2.参观活动需在教...
单项选择满分冲刺1诀窍:解答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其基本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组合型肯定型(知识型)否定型(逆向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材料)排序型比较型因果型类型2知识型选择题即肯定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一种题型。题干中常用“是”“指”“反映了”等提示语,常会问原因、标志、影响、意义、结果等。解题法宝:准确掌握基础知识;可用直接法直接作答。促使日本由奴隶社...
◆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1◆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2◆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3◆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4◆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5◆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6◆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7◆知识梳理◆达标演练◎基础知识过关◎综合能力提升8◆知...
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12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细节,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思念祖先,端午思念古代诗人,中秋怀念亲人所有的节日都是要回到对先人,历史,经验的几年,沉思上。节日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失去...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材料二: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1、南方农业发展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③南方...
1学习目标•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主要内容。•2.了解土地改革的背景、实施的过程、结果等相关史实。•3.能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2预习:3历史上的三次土地改革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建国后(50年至52年):新解放区回忆4一、土地改革的必要性1、新中国成立前,封建土地制度仍然维持2、农村土地结构不合理3、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4、解放区的农民迫切需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