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改编者是台湾作家琼瑶,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1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定。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类,它们都得名于音乐。大多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五百多...
《蒹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自由朗读并轻声吟唱这首诗歌“”领悟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试从多方面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异同点一、导入新课1、现在流行的关于爱情的歌曲有哪些?你能给我们唱两句吗?2、这里老师也准备了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你们来听听看,看看这首歌和大家刚刚唱的爱情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教师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学生听后谈感想,明确:现代爱情歌曲过于直白露骨,《在水一样》要含蓄...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蒹《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1近期有一个电视栏目《传唱经典》很火,同学们喜欢吗?我心目中也一直蕴藏着对经典的热爱!2记得有首歌叫《在水方》,从它被邓丽君第一次演唱以来,到现在还一直被传唱。是什么让它有如此的魅力?下面请同学们欣赏。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一、了解《诗经》,助读全诗补充注释:《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纪),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中称“诗六义”)“诗六义”风:是多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歌谣;分15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
关雎蒹葭复习题1.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3.本诗围绕一个______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5.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6.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7.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凄凄,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他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1蒹《诗经秦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
《采薇》《关雎》阅读参考答案采薇关雎蒹葭特点阅读《诗经》中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①对上面两首诗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诗经两首:《蒹葭》、《关雎》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2、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蕴涵的美的情感、美的意境。2、揣摩体会诗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1、把握诗歌诵读要领,诵读背诵诗歌。2、感悟诗歌感情,揣摩诗歌语言,学会鉴赏诗歌。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及相关篇目,拓宽视野,增加积累;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教师:准备投影片、录音带等。...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蒹葭》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蒹葭》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二首》中的一篇。本单元所选的是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本单元课文要加强诵读。要反复读,熟读以至成诵。在熟读中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
12《蒹葭》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蒹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2.反复朗读,直至成诵。3.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二、教学重难点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中的《关雎》,谁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呢?学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老师:背得很好。《关雎》...
蒹《蒹葭》选自十五《诗经国风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芦苇,生于水边。蒹,尚未吐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诗歌305首,又称诗三百。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类。运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风、雅、颂、赋、比、兴合起来称之为《诗经》“六义”。其中’...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2课《蒹葭》说课稿《蒹葭》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姓名],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蒹葭》。我的说课稿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说教材,说课程目标,说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一、说教材本课《蒹葭》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的第二首,被称为诗经中最为优美的一篇,它虽已时隔千年,却依然有让人读人思考的朦胧美感。本诗历来被看作是“怀人诗”,全诗一共三章,描写一个青...
1《诗经》关雎蒹葭【作品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