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杜甫登幽州台歌陈子昂1陈子昂(约公元659~700)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唐睿宗文明元年(684)进士,官至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他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2杜甫(712-770),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至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
猜猜猜他是谁?王安石1234写作背景:56谈谈你对诗歌后两句的理解。7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同样,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也是这样,只有在各个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8910写作背景1112怎样理解“莫笑”一词和“足”字的含义?“莫笑”一词表现出农民的厚道。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尽其所有的盛情。13请赏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此句诗已...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1登幽州台歌——文学常识n选自《陈子昂集》。n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现四川)人。唐代诗人。年轻时性格豪爽。二十四岁中进士,以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直言敢谏,多切中时弊。三十六七岁时随建安王东征契丹,所提建议不被采纳,反而受到降职处分。三十八岁解职还乡,被县令段简陷害,死于狱中,时年四十一岁。2登幽州台歌——背景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节奏和音韵美。2.能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3.能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重点:1.用自读、齐读等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韵律。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难点: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教学策略教法:坚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