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再现(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1分),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3)(1分),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4)(2分)千金易得,亲情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岑参《逢入京使》中“,”就表达了诗人思亲念亲的思想感情。(5)(4分)请把陆游的《游山西村》默写完整。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窠巢(kē)花苞(bāo)宽敞(chǎng)歌声嘹亮B.黄晕(yùn)狭窄(zhǎi)风筝(zheng)各得其所C.化装(zhuāng)抖擞(sǒu)棱镜(léng)呼朋引伴D.嫩芽(nèn)澄清(chéng)济南(jì)秋风萧瑟2.(2分)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万紫千红的春天仿佛是一位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丽极了。B.小鸟在树枝上叫着,...
1.《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155...
七年级下册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
七年级上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6.“世...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答:《齐民要术》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答:《兰亭集序》3.成书于东汉末年的著名中医学著作答:《伤寒杂病论》4.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答:甲骨文5.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答:司母戊鼎6.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答:赤壁之战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答:《齐民要术》8.楚汉之争答:刘邦和项羽9.“文景之治”答:汉文帝和...
1.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隋炀帝时开通的大运河(南北交通的大动脉)。2.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其统治被称为“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3.唐朝的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4.唐代陶瓷最为著名的是:唐三彩。5.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办法开始于:隋文帝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隋炀帝时设“进士科”。6.科举制中最早设立殿试、武举的是:武则天。7.科举制中,诗赋最早成为进士的...
七年级上册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6.“世...
1.隋炀帝(隋朝):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2.唐太宗(唐朝):重视发展科举,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被北方各族尊奉为“天可汗”,在今新疆地区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流。3.武则天(唐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
1.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作用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4.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设置进士科。5.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盛世史称贞观之治。6.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7.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8.唐玄宗在位的前...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龙须沟》《茶馆》等,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3.《雨的四季》的作者是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
01观沧海[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鉴赏品析1.主题概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和开阔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2.品析“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此句是写观沧海时所见的全景。海水荡漾,是动态;山...
一、(2022广西梧州中考题)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8分)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StarterUnit11.hellointerj.2.howadv.3.doauxv.v.(第三人称单数形式does)4.youpron.5.peoplen.6.hiinterj.7.goodadj.8.morningn.9.andconj.10.Ms11.classn.12.mypron.13.namen.14.isv.是15.overadj.adv.prep.在上面16.goodbyeinterj.n.17.whatpron.adj.18.yourpron.19.whereadv.20.hereadv.21.aart.22.arev.23.niceadj.24.toprep.25.meetv.26.maymodalv.可27.Ipron.28.havev.29.canmodalv.30.callv.31.mepron.32.tooadv.33.amv....
(人教版)七年级上与同学们谈地理开学第一课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地理目录地理课学习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学好地理地理课学习什么?一、探索大自然的奥秘(1)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因为地球表层70%被海洋覆盖,从宇宙中看,地球就像一颗水球,被海洋包裹着,是蓝色的。地理课学习什么?一、探索大自然的奥...
初中地理教案备课设计课题开学地理第一课课型新授课时1学习目标1.通过盘点暑假地理热点现象,初步感知身边的地理之“谜”;结合实例,理解地理的概念。2.通过典型图片、视频等,认识地理学科的内涵,懂得学习地理的作用。3.认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懂得学以致用。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热爱地理,学会思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地理学科的内涵;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学习地理的作用;认识学习...
“开学第一课”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课题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与同学们谈地理》时间2024.09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备课人教材人教版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1.课标摘录:无2.课标解读:无教材分析本节课是2024年新教材颁布后,也是七年级学生正式接触地理这门科目的第一节课,因此它的地位很重要,虽然没有讲具体的知识点,但是教材以“地理课学习些什么-学习地理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地理”为结构...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教学设计授课时间:课题第一章第二节《经线和经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时间课时第2课时教法视频展示讲授启发引导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程标准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线和纬线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学情分析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初一学生形成...
第一章地球第二节地球和地球仪一、课标要求1、观察地球仪,并用简易材料制作地球仪模型;2、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和纬线,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用经纬度描述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所在地的位置;3、在地球仪上识别两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等,说出划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依据;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的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经纬网定位的学习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地球和空间科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