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第1课太史公自序1内容索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品读研讨——文本核心后读厚积——文本拓展2先读先知——文本助读3语言积累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先人所...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文言基础知识讲练——通假字1一、什么是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所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俗地讲,就是我们讲的“别字”。由于当时供选用的汉字不多,当时的人选用汉字并不十分严格,本该写“本字”,结果写成了与它音近或音同的“别字”,这时就出现了通假现象。如《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中的“豪”表示的...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第1课太史公自序1内容索引先读先知——文本助读品读研讨——文本核心后读厚积——文本拓展2先读先知——文本助读3语言积累1.通假字(1)《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________________(2)《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________________(3)失之豪厘,差以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堕先人所...
专题一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文言基础知识讲练——通假字1一、什么是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所谓字的通假,是指音同或音近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现象。通俗地讲,就是我们讲的“别字”。由于当时供选用的汉字不多,当时的人选用汉字并不十分严格,本该写“本字”,结果写成了与它音近或音同的“别字”,这时就出现了通假现象。如《太史公自序》“故《易》曰‘失之豪厘,差以千里’”中的“豪”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