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一.填空题1.约分x2y+xy22xy=,−6a2bc30a2b3c=2.当x_____________时,分式1x−5有意义.3.当x_____________时,分式x2−1x−1的值为零.4.当x_____________时,分式2x|x|−5无意义.5.m−nm+n=−()n+m.6.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正、负号:−x−y−x+y=()x+yy−x.7.不改变分式的值,把分式13x−112x+1的分子与分母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为.8.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v1千米,t小时可到达,如果每小时多行驶v2千米,那么要...
2019-2019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生命起源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B.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甲烷等D.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2.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和大气成分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B.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D.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3...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新知点击】一、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植物的分类〔1〕依据:主要依据形态结构特征。被子植物中花、果实、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2〕图示:2.动物的分类〔1〕根据:除了要比拟外部的形态结构,往往还要比拟动物的生理功能。〔2〕图示:(3)常用的动物分类的其他依据:3.微生物的分类〔1〕依据: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征。〔2〕如下表所示:类群分类依据分类举例细菌按照形态杆菌大肠杆菌球菌肺...
?第5章病毒?测试一、选择题〔共16分〕1.能引起人、猪等患“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属于以下哪种病毒类型〔〕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噬菌体D.动物病毒2.以下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效劳的实例?〔〕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3.以下关于图中三种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都由[1]蛋白质外壳和[2]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必...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一、自主预习1.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中国是位于东部、西岸、兼备的国家。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局部位于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带,没有带,条件好。3.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约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仅小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位。4.我国领土最北端在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的,最东端在主航道中心线集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的高原...
第12讲轴对称综合第一局部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直角三角形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知识点二:轴对称的应用及变换〔1〕折纸问题〔2〕作图--轴对称变换知识点三: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路径问题:知识点四:〔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边的距离等。〔2〕三角形三个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3〕常用辅助线:①三线合一;②过中点做平行线第二局部考点精讲精...
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选择题1.以下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A.初春柳絮飞扬B.盛夏百花斗艳C.金秋丹桂飘香D.寒冬大雪纷飞2.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襄阳带到西藏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的〔〕A.分子个数增多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间隔增大D.分子体积变大3.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间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轻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体积小D.分子间有间隙4.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课题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来源:]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噪声的定义和控制。2、教学难点:噪声的控制。教学方法实验、讨论、归纳、比照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闹钟〔或收...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一、选择题1.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是()A.洪秀全B.康有为C.孙中山D.毛泽东2.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国民党D.光复会3.孙中山说:陆皓东是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所牺牲的那次革命活动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武装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这次革命活动是()A.兴中会的成立B.在广州...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非农业用地指的是()A.耕地B.草地C.林地D.建设用地2.以下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陡坡上开垦荒地B.在荒坡地植树造林C.为增加经济收入,可占用农田大建经济开发区D.为提高草场利用率,可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3.我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A.东北林区、西南林区B.东南林区、西南林区C.西南林区、东南林区D.“三北〞防护林4.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
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不少的新事物、新气象。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称呼、礼仪和人们日常的穿着打扮,都在除旧布新。你知道这些变化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吗?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目标2:总结归纳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重点)目标3:知道剪发辫,易风俗;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的史实。(难点)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
查汗淖尔学校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案〔〕主备:冯茹内容:1.1疆域〔1〕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班级: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拟中国和其它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重点难点要...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选择题1.以下属于鱼类的是〔〕A.鲍鱼B.鲸鱼C.鳄鱼D.海马2.以下动物不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蟾蜍B.龟C.蝾螈D.大鲵3.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目的是〔〕A.有利于蚯蚓的运动B.有利于蚯蚓的正常呼吸C.有利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D.有利于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4.以下动物中,“具有有翼、有气囊、卵生、恒温〞等特征的动物是〔〕A.家鸽B.蝗虫C.蜻蜓D.蜜蜂5.大鲵又叫娃娃鱼,是...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在我国北方煤炭和钢材的跨省运输中,主要是采用()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运运输D.管道运输答案:A解析:运货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煤炭和钢材属于大宗、笨重货物,因为是跨省运输,距离较远,而在北方水运河道较少,应选择铁路运输。2.下表反映了四种不同运输方式的性质...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一、选择题1.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明显减少的是〔〕A.氮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以下现象中,与蜡烛燃烧时所观察到的现象不符的是〔〕A.发出黄白色的火焰B.火焰上方如果罩一枯燥烧杯时能发现烧杯内壁上有水珠C.蜡烛靠近火焰处熔化变成液体D.蜡...
stvt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使用说明】1.独立完本钱学案,注意对解题规律与解题方法的总结。A、B层全部掌握,带★的C层不做。2.各组学科班长按时收交,各组长催促落实,全部达标,然后及时二次收交。3.本节课必须掌握的概念和规律:质点、位移、速度与速率的区别、加速度4.本节课必须掌握的方法:图像法、理想物理模型法、比值法。【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描述运动的根本物理量,提高分析加速度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
矩形的性质1.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OD=120°,AB=2,那么BC的长为()A.4B.3C.23D.252.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D=120°,AC=8,那么△ABO的周长为()A.12B.16C.20D.243.如图,矩形ABCD中,AB=12cm,BC=24cm,如果将该矩形沿对角线BD折叠,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cm2.A.72B.90C.108D.1444.如图,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60°,两条对角线的长度的和为20cm,那么这个矩形的一条...
第16讲期中模拟测试题时间:分钟总分值:100分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为〔〕A、B、C、D、2、用以下各组线段为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cm,2cm,3cmB、cm,cm,cmC、1cm,2cm,cmD、2cm,3cm,4cm3、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A、AB∥CD,AD=BCB、∠A=∠B,∠C=∠D;C、AB∥CD,∠C=∠AD、AB=AD,CB=CD4、以下计算错误的选项是〔〕A、B、C、D、5、假设,那么的值为〔〕A、...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班级:姓名:第七单元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一节植物的生殖1.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种子繁殖〔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种子→新一代植株。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应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A: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
1945年8月15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推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你赞同上述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