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二衔接班-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练习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以下问题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高效课堂*精讲精炼知识点1光源情景激疑以下物体中哪些是光源?月亮火把光脸鲷无影灯教材全解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如太阳、手电筒、火把、油灯、白炽灯、霓虹灯以及钠灯、汞灯、氖灯、萤火虫、水母等,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因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2.光源的种类按产生的原因分:光源可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其中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一类光源叫自然光源;像手电筒、各种灯都是人造光源。...
高效课堂※精讲精练知识点1噪声及其来源情景激疑用只小刀在玻璃上来回划动,将话简接在示波器的输人端上,使划玻璃发出的声音通过话简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其波形如图甲所示;如图乙所示的是乐音的波形,将二者进行比拟。甲乙小刀划玻璃的声音听起来为什么让人心烦?从示波器上可以看到这种声波的波形有什么特点?教材全解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休息、...
第4题图第12题图第14题图ABCD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测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16个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我们通过电视观看201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时,不看电视画面,仅凭声音就知道是主持人康辉在说话,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2.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噪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C.中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汽车安装的倒车...
高效课堂精讲精练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情景激疑如图(a)所示,把手指放到正在播放音乐的收录机的扬声器上,你会感到扬声器和机身都在振动,如图(b)所示,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如图(c)所示,将用力击响的音叉插人水中,能溅起水花,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教材全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任何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同时停止。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选择题1.以下家用电器中,应用了电动机的是〔〕A.日光灯B.电风扇C.电饭锅D.电热水壶2.关于条形磁铁,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把它悬挂起来,自由转动,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B.它的磁性是两端最强,中间最弱C.把它分成2段,每段均各有两个磁极D.把它分成2段,每段只有一个磁极3.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图中,能够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4.如下图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下面挂着条形磁铁,螺线管中插有铁...
第二章声现象同步检验题1.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2.中秋节期间,郑能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_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3.如图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吉他〞。拨动a、...
第二章评价检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闻其声,知其人〞,从声学的角度分析,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量C.音调D.音色【解析】选D。人发出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不同人发声体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我们生活在充满声音的海洋里,歌声、风声、汽车喇叭声这些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是测定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解析】选A。此题考...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同步复习练习题〔二〕:班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图1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如图9所示。移动后面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验证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B.验证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C.验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象D.验证平面...
新授课导学稿第1页第2课时课题2.2声音的特性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知道声音的特性。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3、通过自学和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学习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三个特征,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究出影响这三个因素的条件学法指导先阅读课本,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根本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
第十四章电磁现象一、选择题1.老师用小磁体吸在黑板上来固定挂图,说明黑板一定含有以下材料中的〔〕A.铁B.锌C.铝D.铜2.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地磁南极就是地理南极B.磁感线在磁体周围真实存在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D.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3.关于电磁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声现象-同步稳固练习〔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下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屡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屡次反射,形成回声2.以下现象中不能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A.夏天,通过敲击声分辨西瓜熟不熟B.利用声...
第四章?声现象?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1、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s内振动9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s内振动1470次,那么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拟〔〕A、甲的高些B、乙的高些C、相同D、无法比拟2、如图4—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
7静电现象的应用情境导入课程目标1.知道什么是静电平衡状态,理解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的特性.2.知道静电屏蔽的定义及其有关应用.3.知道导体上电荷的分配规律.4.了解尖端放电现象.一二三四一、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1.静电感应现象:把导体放入电场,导体内部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而使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2.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在电场中发生静电感应现象,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原电场叠加,使导体内部各点的合...
三、平面镜成像1.重点: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够画出平面镜成像光路图。2.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11、认识平面镜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2(1)、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挡板P′虚像:它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看到的像称为虚像。在平面镜成像中,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平面镜成像是由反射光线...
第四节光的折射11、知道折射光线、折射角的概念。知道光的折射规律。2、知道光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3、会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学习目标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现象1.定义:3入射光线明确几个基本概念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法线入射点0界面水空气4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
1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而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呢?2雨过天晴,一条美丽的彩虹带悬挂在天空,十分壮丽。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3•现象: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4•概念:把白光分解成七色过程叫光的色散。•【结论】太阳光(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5这七种光哪种偏折程度最小?哪种偏折程度最大?红色光的偏折最小,紫色光的偏折...
光的反射1一、光的反射1、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物体?2、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2因为发光物体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不发光的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3•实验:把激光器打开,让光斜射到镜面上,观察光的传播方向,试着画出光的传播路线?(提示:为了看清光的传播路线,可以喷水雾。)4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现象。...
1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而产生。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播。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3.声音是一种,我们把它叫做。4.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表明声具有,叫做。振动介质真空空气波声波能量声能振动2二.声音的特征1.声音的三要素:、、。(1)音调:是指声音的,它与发声体的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跟发声体的、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不同。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