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洲西部的地形特点2.欧洲西部海洋性显著的气候(了解成因)3.欧洲西部主要河流及分布4.欧洲西部的经济(工业与农业)特点第八节欧洲西部概况【学习目标】1一、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和范围(2)、海陆位置(1).经纬度位置纬度:35ºN-70ºN(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经度:10ºW-30ºE地处亚欧大陆西部,三面环海,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1.地理位置2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3二、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特征1.地形地形以平...
典图判读8锋面气旋图的判读典例呈现[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图P8-1乙地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C[解析]浮尘天气是沙尘天气的一种,沙尘天气主要指强风将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读图可知,乙地高空盛行下沉气流,不是上升气流;甲地扬沙通过高层气流到达乙地高空,下沉到低空大气形成浮尘。所以选C项。(1)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P8-1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
第四章三角形4.1角、相交线与平行线1考点1直线、射线、线段陕西考点解读中考说明:1.会比较线段的长短,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2.掌握基本事实:(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测量两点间的距离。4.探索并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1.直线、射线、线段的比较2陕西考点解读3陕西考点解读2.线段的和与差:如图①,在线段AC上取一点B,则有:AB+BC=AC;AB=AC-BC;...
单元综合提升1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图表特征]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如下列各图,主要用来反映人口构成(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数量变化、迁移状况等,每种图示的形式不同,其特点也不尽相同,而且表现内容在侧重点上也有很大差异。23[判读方法]人口统计图判读的一般步骤:读图名→读坐标(或图例)→读数据(大小及变化趋势)→分析数据→用文字概括联系或规律→进行图表转换(或图图转换)。(1...
解题技巧1.如图,AB,CD是⊙O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点O1,O2,O3,O4分别是OA、OB、OC、OD的中点,若⊙O的半径是2,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8B.4C.4π+4D.4π﹣4一读二联三解解:四悟如图所示:可得正方形EFMN,边长为2,正方形中两部分阴影面积为:22﹣π×12=4π﹣,∴正方形内空白面积为:42﹣(4π﹣)=2π4﹣, ⊙O的半径为2,∴O1,O2,O3,O4的半径为1,∴小圆的面积为:π×12=π,扇形COB的面积为:∴扇形COB中...
第5课时地球公转(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思维导图2地球公转的意义(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分布1.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冬...
1【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提高判读光照图的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运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培养通过日常地理现象探究地理原理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宇宙观。2新课学前预习|基础知识梳理|1.昼夜长短的变化3时间变化特点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a是其代表日期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
1第1讲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考点内容命题星级趋势研判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世界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利用人口增长曲线图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利用人口变化过程图考查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地区分布;利用人口统计图表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影响因素;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人口问题☆☆2(2013...
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三部分现代世界和现代中Ⅰ、必考内容二、现代中国专题二十二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现代中国的科教文化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向分析考纲展示考情解读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7.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专题考查较少,但有增加比重时应重视民族主义与西方民族主视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现代用,...
第七章压强1考点一固体压强[重点]命题角度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❶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23【思路点拨】增大压强的方法:(1)压力不变,减小受力面积;(2)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自主解答】C41.(2018武威中考)细心的小明发现家里用过一段时间的菜刀,爸爸要把它磨一磨,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从而达到_________的目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5命题角度固体压力、压强的计算❷例2(2018南充中考)如图所示,一个重为...
历史大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近代世界和近代中Ⅰ、必考内容一、近代世界专题八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考向分析网络构建知识重构热点素养专题训练考向分析考纲展示考情解读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7年之前全国各地高考对欧美议制确立的考查较多,考查方式和非选择题两种形式,所占分值也相对较大,主要从制度创新和立与完善等角度进行考查。但2卷只有海南卷考查了本专...
专项二解答题专项一、实数的运算(针对陕西中考第15题)1中考解读:实数的运算在陕西中考中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5分,主要考查的内容有二次根式的乘法、二次根式的化简、绝对值、幂等。例1(2018某交大附中模拟)计算:【解】122(34)1123。=9-23-8+12-1原式=9-23-8+23-1=0。解答题专项2
第五章四边形5.1平行四边形及多边形1考点1平行四边形陕西考点解读中考说明: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称为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如图①,在ABCD中,BC=a,CD=b,∠C=θ,过点D作BC边上的高h。故平C=2(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②absinθ。2陕西考点解读3...
典图判读9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典例呈现读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示意图(图P9-1),完成(1)~(2)题。图P9-1(1)下列关于形成①②③⑤四处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冰川融水增多B.②处——大气降水增多C.③处——积雪融水减少D.⑤处——湖泊补给减少B[解析]结合三条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知,甲河位于东北地区,①②处河流径流量分别受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影响。乙河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③...
类型一材料阅读类此类试题的材料内容多、蕴含的信息较多,有的题目答案就在材料之中,需要学生通过阅读众多的信息从中提取出与所问的问题有关的内容,一般涉及能源、环保和科技的知识较多。1例1(2018烟台中考)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如图所示)。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
第三课时1.如图,小贤为了体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四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矩形框架ABCD,B与D两点之间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然后向右扭动框架,观察所得四边形的变化,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四边形ABCD由矩形变为平行四边形B.BD边的长度增大C.四边形ABCD的面积不变D.四边形ABCD的周长不变2.如图,▱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则四边形EFGH是.C矩形21234561.如图,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000m,BC=600m,AC=800m,在...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熟记东南亚自然地理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植被、自然带、主要河湖、2、运用东南亚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及气候分布的突出特点。第三节东南亚1一、东南亚位置和范围位于洲东南部,东临洋,西临洋,南与为邻亚太平印度大洋洲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10°S-25°N经度位置:100°E-140°E绝大部分在热带23、交通位置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东南亚——两洲两洋的“十字路口”马六...
第十六、十七章电磁现象电磁波1考点一磁现象磁场命题角度简单的磁现象❶例1为了判断一根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了如下四个实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该铁棒一定有磁性的是()23A.悬挂的铁棒转动起来后静止时指向南北B.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排斥C.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D.水平移动铁棒,测力计示数有变化4【思路点拨】铁棒有磁性,就是具有了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性质,有磁性的铁棒具有指向性...
专项二解答题专项四、统计(针对陕西中考第18题或第19题)1中考解读:统计为陕西中考解答题的必考题,分值为5分,涉及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等。陕西中考多考查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主要考查的内容有(1)分析、补全统计图;(2)个体、样本、由样本估计总体;(3)数据的相关计算等。例1(2018陕西中考)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染,保护环境。为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