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与朱元思书”的相关文档,共32条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11)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11)

    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1目录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探究活动课堂练习明清小说2导入新课李时珍新书《本草纲目》出版发布会。由学生创作表演,需要主持人一位,记者三位,李时珍扮演者一位。3教学过程:讲授新课(一):问题驱动,感受新知:1.《本草纲目》是谁写的?它记载的是什么方面的内容?获得了什么样的赞誉?4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明代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5背景资料...

    2024-04-2102.18 MB0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3)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3)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什么是反射?2.参与反射的结构是?指图说出反射弧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课本86页)。3.什么是非条件反射?什么是条件反射?4.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区别?87页最后一段5.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是?6.人类特有的反射是?1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21.对照眼球结构示意图,记忆眼球结构名称和功能?2.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3、近视眼的成因?矫正的办法是?31345678910112瞳...

    2024-04-2104 MB0
  •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与朱元思书》课件 北师大版

    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与朱元思书》课件 北师大版

    与朱元思书1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中国文字三美:2初读,感受文本之美认真聆听范读,注意字音、重读、停顿。模仿范读自由朗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确定语速。提示:应读慢一些,慢一些才能读出文言的味道,慢一些才能品味出文中的意境。3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箭”“若奔”是此时此景的特点,其中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4注意节奏本文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

    2024-04-13093.45 KB0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1 (新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吴均1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1.能记住有关作者和作品的相关文学常识。2.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翻译课文。3.分析课文结构,归纳内容。2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1、复习:•①背诵吴均的《山中杂诗》。•②书信是一种怎样的文学样式?(如《答谢中书书》)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和日期。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

    2024-04-1302.09 MB0
  •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1《与朱元思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吴均1吴均(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文词清拔有骨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2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美景配美文3风烟俱尽,天山共色。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从流飘荡,任意东西。5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7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

    2024-04-1301.27 MB0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与朱元思书》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

    与朱元思书吴均1一、学生学什么——学习目标1.会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2.能记住常用的实词、虚词及其意思,并积累文言词汇。3.能按要求翻译句子。2二、学生怎么学——学习过程•1、复习:•①检查《与朱元思书》的背诵情况。32、尝试学习•(1)再次阅读课文,思考如下问题:•①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异水:水皆缥碧,千丈见...

    2024-04-130116.05 KB0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7《与朱元思书》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畅言教育第四单元第7课与朱元思书1畅言教育富春江风光新课导入2畅言教育新课导入富春江风光3畅言教育新课导入富春江风光4畅言教育新课导入富春江风光5畅言教育富春江风光新课导入6畅言教育与朱元思书吴均7畅言教育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粱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

    2024-04-1201.82 MB0
  • 读与朱元思书有感 听《与朱元思书》一课有感

    与朱元思书有感 听《与朱元思书》一课有感

    第1页共3页读与朱元思书有感听《与朱元思书》一课有感[关键词]语文教学;《与朱元思书》;听课;评课[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08(b)―0058―01在联片教研活动中,听了我校朱斌林教师上的公开课.犹如身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人漫步其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游”感颇多,现将这节课作如下评说。一、从完成的教学任务及效果看1.《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的一篇写景小品,朱老师上的是第二...

    2024-04-08016.5 KB0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激活语文课堂教材解读《与朱元思书》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小品文是作者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的一部分,它以清丽的文辞描述了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文章骈散结合,清新隽永。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文言文阅读的基...

    2024-04-07016.62 KB0
  •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2课《与朱元思书》核心素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朱元思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一些文言词、句的意思。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课文,读通课文,注意文言字词。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课文中的景色描写,总结写作手法。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赏读课文,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对地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传承。二、教学重点...

    2024-04-07019.55 KB0
  •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信的一部分。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写出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意在劝友人放下争名夺利之心。...

    2024-04-07013.17 KB0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一.教学要点1.把握以下词语:行旅桐庐悠闲领会鸢飞戾天经纶亟思遁世缥碧轩邈泠泠窥谷忘反见日2.体会本文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等特点;4.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二.教学设想1.本文为课外自读课,但由于其很有特色,又加之生字词较多,故安排一课时课内自读;2.重点放在朗读,在朗读的根底上,领悟内容,把握特点.三.教学步骤详细教学内容1.请生读课文,正音正字;2.再...

    2024-03-28063.9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