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物质的特性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教学内容4.1物质的构成(第一课时)备课时间课型新授上课时间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能通过数据描述分子的大小;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3.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空隙大。二、核心素养科学观念:分子微观概念的建立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学习,...
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1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知识目标目标突破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总结反思2知识目标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1.通过信息技术操作、动手实验等活动,会描述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平面图形.2.通过观察、想象和思考,会根据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描述简单的几何体.3第2课时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目标一会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目标突破例1教材补...
第五节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1考点一宇宙速度的理解与计算[核心提炼]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法一:由GMmR2=mv21R得v1=GMR=7.9×103m/s.法二:由mg=mv21R得v1=gR=7.9×103m/s.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也是人造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此时它的运行周期最短,Tmin=2πRg=5075s≈85min.22.宇宙速度与运动轨迹的关系(1)v发=7.9km/s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2)7.9km/s<v发<11.2k...
第1节基因的分离规律1目标导航1.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过程。2.理解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举例说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解释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的现象。3.理解对分离现象的解释。4.理解孟德尔用测交试验验证分离现象的原因。5.掌握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和基因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有关概率的计算。2一二三一、孟德尔对遗传机制的探究1.选材(1)豌豆的许多性状只存在两种相对形式,易鉴别。(2)豌豆一次能繁殖许多后代...
课时4.2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1.熟悉多用电表的结构。2.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原理。3.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1重点难点:了解多用电表的特点,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教学建议:在学习多用电表的使用之前,应当熟悉表盘的特点及电表的构造,可以利用幻灯片、挂图等辅助手段加以配合。导入新课:家电维修的师傅经常只利用一台多用电表便能查出家电出现的多种故障,如电视机无图像、无声音,收音机收不到电台信...
生物体的结构第二单元1章末小结对点训练..2知识网络..1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知识网络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知识网络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对点训练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D1.(2018惠安县一模)下图是受精卵发育过程,其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52.(2018广东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器官C.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可以继续分裂...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第1课时观察菌落1重难点点拨1.说出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及培养的一般过程。2.描述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及检测的一般方法。2典例剖析【例1】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A.菌落较大,呈绒毛状B.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C.菌落较大,呈青绿色D.菌落较小,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思路分析】细菌菌落较小,真菌菌落较大,细菌菌落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学习目标: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特征。(重点)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3.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地壳运动波状3①背斜:一般岩层,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地貌一般发育为,但常被侵蚀成(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