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年级好词摘抄:干干净净、工工整整、开开心心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欢欢喜喜平平安安、风风光光、红红火火羞羞答答、风风雨雨、高高大大亲亲热热、轰轰烈烈、家家户户结结巴巴、口口声声、方方正正千千万万、飘飘洒洒、轻轻细细躲躲闪闪、拉拉扯扯、拖拖拉拉暖暖和和、热热闹闹、清清楚楚摇摇晃晃、方方面面、哭哭啼啼说说笑笑、来来去去、圆圆满满整整齐齐、嘻嘻哈哈、摇摇摆摆断断续续、忙忙...
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
01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虽然有些...
01人生哲理1、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2、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3、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
表达技巧概念辨析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语文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在阅读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一、关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
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句号①。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问号?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叹号!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逗号,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
0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0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0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0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0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死去活来。0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
01陈述句改反问句(修改技巧)1、修改的时候,开头加上“怎么、难道”2、将肯定词改为否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是”改为“不是”,“能”改为“不能”,“会”改为“不会”3、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也就是将句子中原来的:“不是”改为“是”、“不能”改为“能”,“不会”改为“会”4、结尾的时候加上“呢”、“吗”,最后,句末的“。”改为“?”。02反问句改陈述句(修改技巧)1、修改的时候,去掉开头“怎么、难道...
学习作文口诀作文并不难,生活是源泉。观察勤思考,留心最关键;多读多积累,素材和语言;开心就多练,兴趣第一关。观察百日功,文章一朝成;常说嘴不笨,常写手必顺。文章要写好,腿脚要多跑;文章不怕改,就怕难割爱。写作莫偷懒,勤写天天练。技法帮助您,会写美妙篇;写作不怕根基浅,勤学苦练能过关。百遍锤炼成妙语,千遍推敲成佳篇。实话三言和两语,胜过虚话千万言。千锤百炼出好钢,千修百改出精篇。话不在多而在精,...
一、描写人品质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废寝忘食大义凛然临危不惧光明磊落不屈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描写人的智慧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集思广益举一反三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憨态可掬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无...
一年级1、古诗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2.句子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1.爱不释手:形容对某种东西喜爱得舍不得放下。《西游记》这本书有趣极了,叫人看了~。2.爱屋及乌:比喻爱一个人连带地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事物。祖父最疼爱大哥,~,连带也把大哥的女儿当心肝宝贝。3.按部就班:指依着一定的次序,按着一定的步骤来计划行事。你不肯~地学习,想要一步登天,难怪最后什么也学不成。4.百年树人: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大计。教育是~的大计,各国政府都投下大量人力、财力在教育事业上。5.百折不...
一、两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四、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五、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六、六种病句类型:1、成分残缺;2、搭配不当;3、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4、前后矛盾;5、语序不当;6、误用滥用虚词(介词)七、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八、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
▼词语▼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胖乎乎、亮晶晶、静悄悄、笑呵呵、美滋滋、喜洋洋、雨蒙蒙、金灿灿、绿油油、白茫茫、水汪汪、沉甸甸、黑压压、孤零零、急匆匆、好端端、空荡荡、火辣辣、齐刷刷、凉飕飕、乱哄哄、香喷喷AABB:吞吞吐吐、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净、严严实实、密密麻麻、星星点点、结结实实、郁郁葱葱、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日日夜夜、来来往往、朝朝暮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理解也就不同。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掩耳盗铃;画饼充饥——主观感觉...
1.王熙凤出场外貌描写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林冲外貌描写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
描写星星的比喻句1.有几颗星星是最耀眼的,那就是北斗星,看上去好像一个大大的勺子,似乎是被调皮的云朵把弟弟的勺子拿走了,再挂到天上去的。那七颗闪烁的星星还给迷路的人指路,让他们找到方向。2.银河中的几颗星星看上去好像一只展翅的白天鹅,正在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丽、更漂亮,好像要成为整个银河中最美的星星。3.一颗一颗的小星星,像洒在蓝布上面的碎银,晶莹透亮。扑闪扑闪的,活像调皮娃娃的眼睛,...
写“人物五官”的20个文段1、只见一个黄衣少女笑吟吟地站在门口,肤光胜雪,双目犹似一泓清水,在各人脸上转了几转。这少女容貌秀丽之极,当真如明珠生晕、美玉莹光,眉目间隐然有一股书卷的清气。2、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3、哆玲妲是带有犹太血液的英国人,一头鬈曲的米色头发,浓得不可收拾,高高地堆在头上;生着一个厚重的鼻子,小肥下巴向后缩着。微微凸出的浅蓝色...
1.炎黄子孙炎、黄二帝为中华始祖。传说他们出自同一个部落,后来成为两个敌对的部落的首领。两个部落展开阪泉之战后,黄帝打败了炎帝,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炎帝和黄帝也是中国文化、技术的始祖,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2.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禹采取“开、通、疏、凿、引”方法治水,因治水有功,被推为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
1.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2.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白居易《天可度恶诈人也》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佚名《古艳歌》4.盖世的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菜根谭》5.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志礼乐志》6.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7.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菜根谭概论》8.人心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