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上)期末水平测试(八)河北省刘新民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A);(B);(C);(D)2.方程变形正确的是()A.B.C.D.3.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4.文具店、书店、玩具店依次坐落在一条东西走...
专题六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备考导航]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2012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不同地区水稻种植的时间有差异,南方早,北方晚。造成这...
专题三细胞代谢考点细胞呼吸一、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项目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的能量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丙酮酸、H2O[H]、CO2少量项目场所反应物产物释放的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H]、O2H2O大量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二、无氧呼吸两个阶段的比较项目场所反应物产物释能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葡萄糖丙酮酸、[H]少量第二阶段细胞质基质丙酮酸酒精和CO2或乳酸无...
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备考导航]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2013年6月广东学考)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与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有密切关系。以下聚落形态与区域相匹配的是()A.网格状聚落——干旱地区B.零散小聚落——平原地区C.条带状聚落——河谷地区D.团...
[备考导航]1.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Ⅰ)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一、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二、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类型遗传特点实例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常显男女患病概率相等,代代遗传并指、多指常隐男女患病概率相等,隔代遗传白化病、苯丙酮尿症伴X显性女患多于男患,代代相传、交叉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
专题二十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考点相对论、量子论和现代信息技术1.(2017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A.太阳中心说B.牛顿力学理论体系C.相对论和量子论D.热学理论解析: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哥白尼提出的,不属于现代物理学,故A项错误;牛顿力学理论体系属于近代物理学,时间不对,故B项错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或两大支柱)是相对论和量子论,故C项正确;热学理论在近代已发展起来,不属于现代物理学...
专题十六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5年6月广东学考双选)《明史儒林传序》认为明代“科举盛而儒术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B.程朱理学受到批评C.科举考试忽视儒学D.科举以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解析:明清时期,儒学仍然占正统地位,故A项错误;明代出现了批判进步思潮,程朱理学受到批评,故B项正确;明代科举考试以儒家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故C项错误,故D项正确。答...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Ⅰ)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地方权力C.推行郡县制D.削弱相权解析: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答案:A2.(2013年6月广东学考单选Ⅰ)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主要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分封制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专题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备考导航]1.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考点有关物质的量计算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转化关系。2.使用转化关系时的注意事项。(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用符号mol表示。使用摩尔时...
专题九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导航]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18年1月广东学考单选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A.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B.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C.开始刀耕火种D.出现了曲辕犁解析: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答案:B2.(...
第40讲数列求和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1)公式法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an)2=na1+n(n-1)2d.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ⅰ)当q=1时,Sn=na1;(ⅱ)当q≠1时,Sn=a1(1-qn)1-q=a1-anq1-q.(2)分组转化法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或几项,使其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再求解.(3)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求和,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常见的裂项公式①1n(n+1)=1n-1n+1;②1(2n-1)(2...
专题三细胞代谢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一、ATP1.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2.结构(1)中文名:三磷酸腺苷。(2)构成: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磷酸基团~磷酸基团。(3)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嘌呤核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能量。二、ATP与ADP的相互转化1.反应式:ATP酶1酶2ADP+Pi+能量。2.向右:表示ATP水解,所释放...
第27讲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正弦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0),(π2,1),(π,0),(3π2,-1),(2π,0).余弦函数y=cosx,x∈[0,2π]的图象中,五个关键点是:(0,1),(π2,0),(α,-1),(3π2,0),(2π,1).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y=sinxy=cosxy=tanx图象定义域RR{x|x∈R且x≠π2+kπ,k∈Z}值域[-1,1][-1,1]R单...
专题五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考点细胞的全能性1.原因:多细胞生物中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2.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3.特点:(1)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才能表现其全能性;(2)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全能性受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4.全能性大小:一般来说,细胞全能性高低与细胞分...
[备考导航]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Ⅱ)3.群落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考点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调查方法方法定义方法步骤适用对象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范围内,随机选取n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来估计种群密度①随机取样②计数每个样方个体数③求解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即是该种群的密度植...
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数字地球的含义(2010年6月广东学考)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A.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C.实时录像监控D.实地调查解析:GPS能够为航行提供三维坐标和速度;RS能够对冰山进行动态监测;GIS能够对整个航行的环境进行分析并制定安全的航行路线。解析:A一、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
专题十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考点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1.(2013年6月广东学考)在罗布泊进行科考,可为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解析:全球定位系统(GPS)可全天候提供精确的地理三维坐标。答案:C2.(2016年6月广东学考)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A.跟踪航空母舰行踪B.监测森林病虫害状况C.预报台风路径变化D.模拟城市道路交...
考点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名称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方法杂交→自交→筛选→自交辐射、激光、化学药剂等诱变花药离体培养后,人工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转基因技术优点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体上提高突变频率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器官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目的性强缺点育种时间长多害少利技术复杂技术复杂技术复...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一、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1)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2)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节过程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来体现。二、水盐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