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南亚和中亚1(2015上海)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2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总体上,该区域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该区域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丘陵,主要依靠积...
第三讲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2015天津)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2(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搬运、沉积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第二讲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管理1(2015福建)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特点:湿地面积减少。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度开垦湿地。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考点一:不等关系与一元二次不等式1.(2014天津高考)设a,b∈R,则“a>b”是“a|a|>b|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解析:选C构造函数f(x)=x|x|,则f(x)在定义域R上为奇函数.因为f(x)=x2,x≥0,-x2,x<0,所以函数f(x)在R上单调递增,所以a>b⇔f(a)>f(b)⇔a|a|>b|b|.4新...
第4讲地球的运动——自转考纲点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考点1地球的自转特征1.地轴的空间位置:地轴的北端恒指向附近。北极星2逆时针2.方向:自西向东(如图A)。(1)从北极上空俯视,呈方向旋转(如图B)。(2)从南极上空俯视,呈方向旋转(如图C)。3.周期:1恒星日=顺时针23时56分4秒ABC34.速度415°/h(1)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分布规律:除两极为零外,其余各地均为。(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逐渐,最大,两极...
2017’新课标名师导学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地理(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下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某河谷夏季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2题。21.图中最适宜发展农业的两个地点是()A.甲、乙B.丙、丁C.甲、丁D.乙、丙D【解析】该河谷的北坡是阳坡;青藏高原东南河谷常受夏季风(西南风)影响,所以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丙地为最适宜发展河谷农业的地点之一;海拔低...
1考纲点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展过程。(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2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2)我国自然灾害多区的自然境特点。发环4.防灾与减灾(1)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2)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3考点1...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考纲要求: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及事件生的概率.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基本事件的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都是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的和.互斥基本事件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古典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1)有限性: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
必考部分1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板块一主干梳理对点激活31实验原理与操作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1.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f=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2)工作条件:电磁打点计时器,6V以下交流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流电源。(3)处理...
第3课时烃的含氧衍生物1一、醇类1.概念: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饱和一元醇的分子通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醇类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1)在水中的溶解性:低级脂肪醇易溶于水。(2)密度:一元脂肪醇的密度一般小于1gcm-3。(3)沸点①直链饱和一元醇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_________;②醇分子间存在________,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和烷烃相比,醇的沸点远远高于烷烃...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考纲要求: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y=f(x),把使成立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2.几个等价关系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有交点⇔函数y=f(x)有.f(x)=0x...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典题1](2015北京高考)设函数f(x)=x22-klnx,k>0.(1)求f(x)的单调区间和极值;(2)证明:若f(x)存在零点,则f(x)在区间(1,e]上仅有一个零点.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听前试做](1)由f(x)=x22-klnx(k>0),得x>0且f′(x)=x-kx=x2-kx.由f′(x)=0,解得x=k(负值舍去).f(x)与f′(x)在区间(0,+∞)上的情况如下:所以,f(x)的减区是单调递间(0,k),增区是...
课标版语文专题四图文转换1三年高考1.(2015课标Ⅰ,17)右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2参考答案(示例)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组成。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答出构图要素,给2分;答出寓意,给3分;句子通顺,给1分。字数不合...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考纲要求: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两条异面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a,b,其夹角为θ,则cosφ=|cosθ|=(其中φ为异面直线a,b所成的角).|ab||a||b|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求法如图所示,设直...
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2015山东)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1)~(2)题。2(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B.62%C.70%D.78%AB3【解析】(1)日照时数与昼夜长短、地...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记概念公式]1.等差数列(1)定义式:an+1-an=d(n∈N*,d为常数).(2)通项公式:an=a1+(n-1)d.(3)前n项和公式:Sn=na1+an2=na1+nn-1d2.(4)等差中项公式:2an=an-1+an+1(n∈N*,n≥2).(5)性质:①an=am+(n-m)d(n,m∈N*).②若m+n=p+q,则am+an=ap+aq(m,n,p,q∈N*).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等比数列(...
必考部分1热点专题系列(十)——电磁感应中的三类图象问题2热点概述:电磁感应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图象类型比较多,常常综合动力学、运动学、电学等知识分析判断,现总结如下:1.题型特点一般可把图象问题分为三类:(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图象;(2)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的物理量;(3)根据图象定量计算。2.解题关键弄清初始条件,正负方向的对应,变化范围,所研究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1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考纲要求:1.理解命题的概念.2.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3.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含义.3新课标高考总复习数学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若p⇒q,则p是q的条件,q是p的条件p是q的条件p⇒q且qpp是q的条件pq且q⇒pp是q的条件p⇔qp是q的条件pq且qp假命题真命题判断真假4新...
第3讲微专题——工业区位选择与评价工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因素的评价是每年必考的内容,往往考查从材料、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区位条件)的能力,对规律、原理的灵活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对工业区位的分析、论证能力。高考中多与区域相结合,并以文字材料或统计图表等作为辅助。题型有选择题和综合题等多种形式。1主题一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核心突破1.工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1)工业区位选择时主要从以下思路分析:2(2)工...
课标版语文第四部分写作1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简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