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题库41.下面关于文言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刺史,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肃宗时期州郡长官为刺史。B.优诏,由皇帝颁发的褒美嘉奖的诏书。C.至德,唐肃宗在位时的一个年号,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使用一个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始创年号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凡遇到...
专题(二)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材料一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于6月7日至10日在广州市举办。主会场活动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开展了包括启动仪式、“看见非遗”展演、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论坛(2019)等系列活动,展现中国非...
心理、行为与文化提出应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学者是()。A、吴泽霖B、顾颉刚C、费孝通D、吴文藻我的答案:C提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的人是()。A、柏拉图B、卢梭C、亚里士多德D、孟德斯鸠我的答案:B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尊重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个性是我们与异文化交流的准则之一。()我的答案:√科学家已经掌握了关于人类的行为心理的知识。()我的答...
提示:1:首先,我是国家的一个管理者,我会;2:其次,我是国家的一个普通公民,我会;3:此外,我是国家的一个文化生产单位,我会;思考:文化生活里面有“阳光”也有“阴影”,解决途径应该主体(角度)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国家:奏响主旋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用p95)(2)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175第七模块文化与文学常识1.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只在部分试卷中出现,而且多是与名著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呈综合性趋势。16年主要江苏卷和天津卷考核,浙江卷考核经典阅读。2.题型稳定,文学常识题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笔答题。X§X§K]【基础知识】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
•1.(2016年石家庄质检一)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
第15卷第4期2010年8月Vol.15,NO.4Aug.2010—49—JO牖AL余肿X1U学雄EGE论《诗经》成语的文化价值(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6)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中国文学起始阶段的最高成就。《诗经》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诗经》衍生出来的成语经过两千多年的使用和流传,已深深植入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成为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C关键词:《诗经》;成语;传统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一种高质量的心理社会均衡状态,即所谓的:()1.0分A、心理平衡包B、心理最高境界C、最佳健康状态D、健康生命包我的答案:D2下面关于伦人的“伦”的基本含义表达错误的一项是:()1.0分A、同辈B、道德,修养C、同类D、条理,秩序我的答案:B3下面哪一项住宅方式强调中国家庭内部的凝聚性和向心力:()1.0分A、蒙古族蒙古包B、西北窑洞C、傣族吊...
乡镇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工作推进情况报告根据《X县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的具体工作措施》工作安排,现将X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推进情况(一)提高政治站位,明确工作任务X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和考察X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不断推进...
文化宣教中心2023年半年工作总结上半年,文化宣教中心坚持党建服务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注重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工会协调各方作用、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宣教工作的阵地作用,把准方向、真抓实干、守正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年度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文化宣教中心年度工作根据工作特点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阶段性工作。如发展党员、党团表彰、劳模推荐、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资助特困...
学习文化传承与发展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中华文化千年历史底蕴背景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传承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立文化自信于心、文化传承于行、文化创新于脑,挺起民族脊梁,与文化携手前行...
市2023年上半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结上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主动融入大局、积极应对变局,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引领。一、2023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上半年,我们立足职能职责,高擎思想帜旗,壮大主流舆论,厚植文化根脉,弘扬新风正气...
常委宣传部长中心组研讨发言: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入阐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些重大论断、重大部署,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如何通过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乡村振兴活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高质量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立足赓续中华文脉、建设现代文明,全面总结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基本路径,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把握“两个结...
学习文化传承发展精神交流研讨材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研讨发言:更好担负起主流媒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开创性地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我们要从讲话中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内涵和意义,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更好担当起新的文化使命,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汇聚推动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加强舆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