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诗歌”的相关文档,共318条
  •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古诗词鉴赏复习—读懂诗词“八法”“题目”常常是读诗的切入点,它往往能提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题材)、人物、事件、思想感情等。一读——“题目”back储光羲《咏山泉》——交代了写作对象(山泉);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柳中庸《征人怨》——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交代了时间:傍晚;诗的题...

    2024-04-110681 KB0
  • 敬拜诗歌:耶稣爱你

    敬拜诗歌:耶稣爱你

    这世界有个千年不变道理那就是耶稣爱你在世上没有任何的逼迫患难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耶稣爱你(4-1)你是否愿意同为神的儿女一生让耶稣爱你在世上没有任何的困苦愁烦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耶稣爱你(4-2)主耶稣爱我(×2)主耶稣爱我有圣书告诉我耶稣爱你(4-3)主耶稣爱你(×2)主耶稣爱你有圣书告诉我耶稣爱你(4-4)

    2024-04-110137.5 KB0
  • robertfrost简介以及desertplaces诗歌评析英文

    robertfrost简介以及desertplaces诗歌评析英文

    RobertFrostBriefIntroductionMainworksWritingstyleAnalysisofDesertPlacesRobertFrostwasagreatpoetwhowasbornonMarch26,1874inSanFrancisco,California.ThoughborninAmerica,hecameofNewEnglandstock(血统),hisancestorsforninegenerationsbeingNewEnglandersandlivinginLowell,Massachusetts(洛厄尔马萨诸塞州).WhenRobertwas11hisfatherdied,andthefamilymovedtoMassachusettsinNewEnglandwherehismothertaughttoearnali...

    2024-04-1101.92 MB0
  •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共8页]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新晴野望》[共8页]

    聊城三中北校高二语文导学案编号:A008编写:赵元国审核:胡惠清诗歌鉴赏一题多练【学习目标】•1、从“三鉴赏一评价”考查同一首诗,再次明确高考考查诗歌角度。•2、准确解读诗歌内容,准确解读题干要求,规范作答。【例题解析】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注释:(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

    2024-04-11053.5 KB0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61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课件[61页]

    12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3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4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2、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5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

    2024-04-110436.5 KB0
  •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共43页]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共43页]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修辞手法古典诗词讲究语言凝练、语意含蓄,所以常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修辞,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效果)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考纲要求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

    2024-04-110369 KB0
  • ChinesePoetry中国诗歌介绍英文版

    ChinesePoetry中国诗歌介绍英文版

    •ClassicalChinesepoetry中国古典诗歌•ModernChinesepoetry中国现代诗歌ClassicalChinesepoetry•SincetheburningofbooksbyQinShihuang,theearliestextantanthologiesaretheShiJingandChuCi,datingtotheSpringandAutumnPeriodandtheWarringStatesPeriod,respectively.•ShiJing(诗经ClassicofPoetry)wasthefirstmajorsurvivingcollectionofChinesepoems,collectingbotharistocraticpoems(Odes)andmorerusticpoetry,probablyde...

    2024-04-1104.51 MB0
  •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

    诗歌鉴赏一题多练

    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大历初,屡考进士不中,后得宰相元载的赏识,得补阌乡(在今河南省)尉,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该诗作于天宝末年国家动乱之时。(2)李端:作者友人。与作者同属“大历十才子”。(3)故关:故乡。(4)衰草:冬草枯黄,故曰衰草。(5)“路出”句...

    2024-04-110226.5 KB0
  • 诗歌鉴赏[共61页]

    诗歌鉴赏[共61页]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诗歌鉴赏考什么?形象表达技巧语言思想内容诗歌鉴赏一、古诗中意象和意境诗歌鉴赏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

    2024-04-110508 KB0
  • 诗歌意象赏析课件[34页]

    诗歌意象赏析课件[34页]

    解读诗歌意象解读诗歌意象感知诗人情感感知诗人情感浅谈古典诗歌鉴赏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认知意象,了解意象的重要性。2、掌握评价意象的方法,积累常见意象,把握意象组合方式。3、能够通过意象的分析鉴赏体会诗词的思想情感。意象--情意--形象(物象、景象、事象)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之色彩。------------王国维王国维由“象”寻“意”意在哪里,情归何处?常见意象送别类意象思乡类意象愁苦类...

    2024-04-110372.5 KB0
  •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1)名言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2024-04-110110.5 KB0
  • 高中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高中语文: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

    考点解读: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风格分类:【语言风格分类1】古诗...

    2024-04-11022.54 KB0
  •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

    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公开课获奖课件

    怎样读懂诗歌诗歌备考专题之一】【诗歌备考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诗歌备考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读懂是知识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基础。中国古典诗歌诗词(五代宋)曲(元)古体诗(古风)唐此前诗歌及唐诗人仿作。近体诗(格律诗形成于唐代散曲剧曲小令套曲古体诗四言古诗(出现最早是《诗经另一代表是曹操诗)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简称五古)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简七古)杂言诗(可归入七言古诗)《登...

    2024-04-110183.09 KB0
  • 浅谈幼儿园诗歌教学策略公开课获奖课件

    浅谈幼儿园诗歌教学策略公开课获奖课件

    浅谈幼稚园诗歌教学方略戚婉静第1页主要内容•1.幼儿诗歌定义•2.幼儿诗歌特点•3.幼稚园诗歌教学意义•4.幼稚园诗歌教学环节•5.实践部分第2页概念界定•幼儿诗歌是以幼儿为欣赏对象诗歌。•包括儿歌、小朋友诗、古诗、谜语、绕口令、散文诗等。第3页幼儿诗歌特点•幼儿诗歌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友好,富有小朋友情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朗诵和记忆;•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爱慕一种文学形式...

    2024-04-110156.76 KB0
  • 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六单元轻叩诗歌的大门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轻叩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第1页诗歌起源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含有文学特质文学样式。起源于古代人们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历史和丰富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作品。西欧诗歌,由古希腊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第2页诗歌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应社会生活一个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思...

    2024-04-110268.29 KB0
  • 一年级诗歌集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一年级诗歌集市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1/15小蜗牛刘丙钧小蜗牛,小蜗牛,背着房子去旅游。不着急,不着慌,东张西望慢慢走。碰到一只小蚂蚁,向着蚂蚁点点头。风来啦,雨来啦,雨水“哗哗”满地流。“小蚂蚁,别发愁,躲进我房里头”2/15写字很有用蜜蜂用树叶,写信给蚂蚁。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接到信,看了半点钟,也咬三个洞,表示“看不懂”。蚂蚁和蜜蜂,商议大事情:“赶快学写字,写字很有用。”3/15野牵牛金波野牵牛,爬高楼;高楼高,爬树梢;...

    2024-04-1102.21 MB0
  • 2023年小学生必背诗歌大全

    2023年小学生必背诗歌大全

    小学生必背古诗篇目(小学一—六年级共156首)1江南(汉乐府民歌)(苏教版/第1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chì)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3鹅(唐骆宾王)(苏教版/第2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风(唐李峤(qiào))(苏教版/第7册)解落三叶秋,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2024-04-11047.54 KB0
  • 诗歌题目往往集中了诗歌相关的重要信息关注诗歌题目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诗歌题目往往集中了诗歌相关的重要信息关注诗歌题目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第1页第1页第2页第2页诗歌题目往往集中了诗歌相关主要信息,关注诗歌题目,就更容易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要点。第3页第3页王维《秋夜独坐》点明了时间林景熙《溪亭》写出了地点赵师秀《约客》,交待了诗歌里事件韩琮《暮春浐水送别》则集中包括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第4页第4页元稹《菊花》、虞世南《蝉》、刘禹锡《望洞庭》、雍陶《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对象元稹《遣悲怀》抒发了作者悲哀。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024-04-1101.28 MB0
  •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诗歌鉴赏七大题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

    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第1...

    2024-04-110663.11 KB0
  • 诗歌专题复习一鉴赏诗歌形象之思想情感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诗歌专题复习一鉴赏诗歌形象之思想情感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诗歌专项复习一——鉴赏诗歌形象之思想情感第1页第1页如何读懂诗歌:一、初步、整体把握诗歌情感:1.关注标题2.知人论世:作者、注释、写作背景3.抓住诗眼4.分析意象5.解读题目二、详细分析诗歌1.三步分析:诗中有文——文中有些人——人后有情2.三步发问:写了什么——如何写——为何写第2页第2页•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

    2024-04-110168.18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