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10课新文化运动1新课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2学习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3新课讲授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背景阅读本目内容,...
第20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1课标要求1.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2.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2一二三一、国统区的危机1.经济危机(1)表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工人失业,农民破产。(2)影响:国统区的经济处于崩溃边缘。2.政治危机(1)表现:国民党政权坚持独裁统治,制造了一系列的血案。(2)影响:国统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3一二三二、三大战役的胜利1.背景: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主...
期末检测卷二123456789101112131415
1/8姓名年级科目数学日期第一讲:1.1生活数学学习目标从生活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离不开数学.课本检测1、例练:身份证号码320324197303241893中的信息?解析:籍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生日:1973年3月24日;顺序码:189;校验码:3。2、奥林匹克五环旗中的信息?解析:在长方形的旗帜上有5个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环,环环相扣,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体现“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课时达标1、如图...
原始地球(原始大气中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1现在地球上的大气层(主要以氮气、氧气为主)2拉瓦锡定量实验——研究空气的组成实验装置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应该在敞口还是密闭的容器中进行?2、如果选择的物质不但能和氧气反应,还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反应,实验能成功吗?3、是否可以选择消耗掉氧气又生成其它气体的物质呢?4、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1775汞3与氧气反应的物质镁条木条木炭蜡烛酒精...
第二单元第9课袁世凯独裁统治与军阀混战1新课导入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少了“临时”二字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来探讨吧!2新课讲授一.袁世凯专权1.“宋教仁案”1912年,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恐。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宋教仁遇刺32.二次革命时间时间19...
第10课新文化运动1课标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背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一股封建复古逆流。2.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旗帜:民主和科学。6.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与愚昧。二、“打孔家店”1.主张...
第1课鸦片战争第一单元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第11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课标要求1.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了解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3.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3一、五四运动1.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4.过程(1)主力:由学生转到工人。(2)中心:由北...
第三单元第12课国民革命1新课导入2新课讲授一.国共首次合作1.原因孙中山: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孙中山: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共产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虑的对象。共产党: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
第22课社会习俗的演变1课标要求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2一二三一、剪辫放足1.剪辫: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剪辫令,要求做中华民国的新国民。2.放足:辛亥革命后,政府重视禁缠运动,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3一二三二、服饰的变化1.男装(1)清末:男子传统服装为长袍马褂。(2)民国初年:西装成为男士在正式场合的首选服装。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2.女装(1)晚清:女子传统服装为...
第15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1课标要求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一、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2.经过: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驻军发动突然进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3.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二、共赴国难1.共产党(1)积极推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2)中国工农红军...
第3单元明辨善恶是非第9课拒绝犯罪第2站远离犯罪11.懂得青少年犯罪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处罚。2.能说出如何远离犯罪;掌握预防暴力侵害的基本方法。3.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远离犯罪,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210岁男童小刚,在玻璃瓶中装满火药做“土炸弹”,结果点燃后炸伤多名围观的小朋友。其中,一名伤者的腿部有多处创伤,一块约4厘米长的玻璃片刺入其背部。伤者家属称,此事若处理不当,他们将向法院起诉追究其父母的责任。有...
第四课洋务运动1•根本目的: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的兴起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太平军;捻:指捻军),可以勤远略(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0年12月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开始时间:•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2总理衙门负责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
第18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第七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1课标要求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2一二三一、文学家鲁迅、茅盾1.鲁迅(1)作品:《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2)成就:在小说、杂文、散文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茅盾:创作的《子夜》等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3一二三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1.徐悲鸿(1)简介: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2)特点:创造了新的中国画艺术。(3)代表作:...
第23课文化教育的进步1课标要求1.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2.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2一二三一、新闻出版业的发展1.《申报》(1)创立:1872年4月创刊于上海。(2)地位:是近代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份中文报纸,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3)特点: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内容丰富。2.商务印书馆(1)创办:1897年,在上海创办。(2)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