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不等式的证明第1课时比较法、分析法首页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理解不等式证明的求差比较法和求商比较法.2.理解分析法的概念.3.能够运用比较法和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自主预习首页1.比较法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可分为求差比较法和求商比较法两种定义求差比较法求商比较法依据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要证明a>b>0,只要证明ab>1.要证明b>a>0,只要证明ba>1适用类型适用于具有多项式特征的不等式的证明主要适用于积...
第五单元微生物的生活第二章真菌第一节酵母菌和霉菌11.描述真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2.识别青霉和曲霉。3.概述真菌的营养方式。4.列举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探究一:细菌和酵母菌结构的区分用酵母菌酿酒时,有一种做法是将酒坛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中,刚开始每天搅拌一次,连续操作十几天。接着将酒密封、存放,大约经过两个月即可酿成美酒。右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的结构示意图,小组讨论并回答:(在[]内填序号,上写文字...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首页目标导航方法点拨1.识记法国从大革命到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中政权的更迭。2.理解德国建立近代政体后依然保留大量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历史根源。3.探究比较法国政体与德国政体的异同。1.学习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除了要对1875年宪法进行全面把握外,还要明确无论是君主制还是共和制,它们在当时都是代议制体制;同时,还要深层次分析导致法国政体多次变更的原因。2.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学习的重心是结...
八年级英语上册(JJ)123456789101112131415
SectionⅠWarmingUpReading—PrereadingLondonisoneofthelargestcitiesintheworld,whichhasalonghistory.HowmanyplacesofinterestinLondondoyouknow?Nowletsreadthefollowingpassagetolearnaboutsomeofthem.TrafalgarSquareTrafalgarSquareisapublicspaceandtouristattractionincentralLondon.ItwasbuiltinhonourofAdmiralNelson.Thisfollowedhisvictoryin1805attheBattleofTrafalgar,offthecoastofSpain.Youcanfindanumberofst...
SectionB(2a~2e)11.现在完成时在语境中的使用。2.学会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推测文章大意。3.会写同义词,会用英语来解释所学词汇。2Doyouknowwhatisthe“stay-at-home”childrenorthe“left-behind”children?留守儿童(the“left-behind”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
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探究突破一、实验目的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我们需要在包括物体质量和速度在内的整体关系中探究哪些量是不变的,所以实验中一方面需要控制碰撞必须是一维碰撞,另一方面还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并通过计算探究不变量存在的可能性。二、实验原理(1)探究思路:①一维碰撞: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一直线运动,这种碰撞叫作一维碰撞。探究突破②探究不变量:在一维碰撞的...
1.4.4单位圆的对称性与诱导公式1.了解单位圆的对称性及特殊角的终边的对称关系.2.能借助单位圆得出诱导公式.3.会应用诱导公式对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求值或证明.4.能够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性质问题.121.特殊角的终边的对称关系(1)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2)-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3)π-α的终边与角α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12【做一做1】若角α,β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则()A.α=βB.α=180°+βC.α=k×36...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历史必修①人民版如图中间的人就是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之一、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他来到南京向中国人民深深地鞠躬,表达他对中国人民的歉意。日本侵略者曾经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感受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吧!从因、日寇在华夏的累累罪行,更要搞明白我们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代价和重大历史意义。历史必修①人民版...
2.2.2.2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1.提升对抛物线定义及标准方程的理解,掌握抛物线的几何特性.2.学会解决直线与抛物线相交问题的综合问题.1.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设直线l:y=kx+m,抛物线y2=2px(p>0),将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整理成关于x的方程:k2x2+2(km-p)x+m2=0.(1)若k≠0,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交,有两个交点;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切,有一个交点;当Δ<0时,直线与抛物线相离,无公共点.(2)若k=0,直线与抛物线有一个交点,...
第二单元1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三篇记叙散文分别选自《左传》《战国策》和《史记》。这三篇文章或记载能言善辩的外交奇人,或描绘侠肝义胆的抗秦义士,或展现波诡云谲的会见场面。在记人叙事上,《左传》在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很注意描写的形象性,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战国策》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笔墨叙写一个人的事迹,表现人物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史记》...
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自主预习】主题1:均匀随机数的产生1.在古典概型中我们可以利用(整数值)随机数来模拟古典概型的问题,那么在几何概型中我们能不能通过随机数来模拟试验呢?我们常用的是[0,1]上的均匀随机数,如何利用计算器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提示:能.利用计算器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2.如何利用计算机产生[0,1]之间的均匀随机数?提示:用计算机的方法如下:用Excel演示.(1)选定A1格,键入“=rand()”,按Enter键,则...
§1.1命题1.理解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2.理解四种命题及其关系,掌握互为逆否命题的等价关系及真假判断.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作假命题.【做一做1-1】下列语句中,不能称为命题的是()A.5>12B.x>0C.若a⊥b,则ab=0D.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解析:分析各语句能否判断真假,选项A判断为假,选项C,D判断为真,而选项B中,在给x赋值之前,...
1.2.1排列1.通过实例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2.理解和掌握排列和排列数公式,能应用排列及排列数公式解决某些实际问题.3.掌握几种具有限制条件的题型,如团体排列,插空问题等,掌握解决有关排列问题的一些方法,如直(间)接法,捆绑法,优先考虑特殊位置(元素)等.121.排列的相关概念(1)定义: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第1章把握热点考向考点一理解教材新知考点二应用创新演练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第一课时考点三•1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2如图所示,有三种电路图.逻辑联结词问题1:甲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亮?提示:开关p闭合且q闭合.•3问题2:乙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亮?提示:开关p闭合或q闭合.问题3:丙图中,什么情况下灯不亮?提示:开关p不闭合时.这里的“”“”“”称为逻辑联结词.或且非•4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如知识...
第三章光和眼睛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1课时11.通过实验探究能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重点)2.能说明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难点)2小组合作完成“活动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除图3-3-2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用__________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________放置。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
1.3.2函数的奇偶性(第2课时)奇偶性的应用课时学案题型一利用奇偶性求值例1已知f(x)=x5+ax3+bx-8,若f(-3)=10,则f(3)=()A.26B.18C.10D.-26【思路】观察f(x)的表达式易发现g(x)=x5+ax3+bx为奇函数,可构造函数,由奇偶性求解.【解析】由f(x)=x5+ax3+bx-8,得f(x)+8=x5+ax3+bx,令g(x)=f(x)+8,则g(x)是奇函数.∴g(-3)=-g(3),即f(-3)+8=-f(3)-8.又f(-3)=10,∴f(3)=-f(-3)-16=-10-16=-2...
第一章第一章第7节第7节理解教材新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把握热点考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二考向三考向三应用创新演练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1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2.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竖直向下,一般情况下g取9.8m/s2,估算时g可取10m/s2。3.不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
SectionⅣGrammar__Writing一、概述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进一步说明动作发生的背景或情况,在意义上相当于状语从句,可以跟状语从句转换,表示时间、让步、结果、方式等。其逻辑主语为句子的主语,两者之间为动宾关系。过去分词(短语)作状语1二、用法1.时间状语过去分词(短语)作时间状语,相当于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可以在其前加上when,while,until等,使其时间意义更明确;该状语可置于句首、句尾或主语与谓语...
第四节第四节理解教材新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把握热点考向应用创新演练应用创新演练第一章第一章知识点一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二考向一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课时跟踪训练1.速度是矢量,是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平均速度是指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3.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即为物体该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