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王羲之1有关“序跋”“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2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文学...
语文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语文必修②人教版兰亭诗王羲之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阅读欣赏2语文必修②人教版【赏析】这首诗既有对山水的具体描摹,又有诗人愉快心情的表露,真正达到了“散怀山水,萧然忘羁”的境界。“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觉,其中“寄畅”二字更将全诗旨意表露无遗:以...
第三单元18兰亭集序2学国学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自《论语述而》3【译文】子曰:“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作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4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选自《论语雍也》【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53...
语文必修②人教版新课标导学1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素质提升8兰亭集序王羲之21课前预习2课内动脑3课外认真3语文必修②人教版课前预习4语文必修②人教版1.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物品的种类。它的旁边,水边。自然界的万物。5语文必修②人教版(3)或取诸怀抱..古义:____...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第3自然段助词,引起下文取消句子独立性一俯一仰之间之于通“晤”有人通“趋”趋向不同一时高兴样子满足第1页第1页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等到到...
1兰亭集序(一)-一等奖创新教案《兰亭集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统编版语文高二下学期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的精读课文,课后练习要求背诵。本单元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要求学生反复涵泳,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把握作者在序文中简略明快的叙事和清丽明朗的景物描写,深入作者对人生苦短、欢愉难期的感叹,理解作者对死生至大、不可轻忽的觉悟。文中有对...
1兰亭集序理解性默写2•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_____,_______”,各路英才,老少皆有。•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34....
兰亭集序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3]于会稽[4]山阴[5]之兰亭,修禊事也[6]。注释:[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dān)(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3]会:集会。[4]会稽(kuàijī):郡名,今浙江绍兴。[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
高中语文兰亭集序教案【三篇】三维目标学问与技能: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美丽、自然清爽的语言。过程与方法: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存文言字词。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熟悉肤浅感慨中所蕴涵的乐观心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熟悉肤浅感慨中所蕴涵的乐观心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叙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留意力。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
1王羲之兰亭集序字帖及原文介绍23456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
兰亭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语法体系1、词语:〔1〕词类划分〔2〕常用词法2、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1、重要实词〔生僻实词,一词多义,偏义复词〕(1)修邪(2)茂禊事也禊:古代祭祀礼节。三月三人们到河边去修:做林修竹修:高(3)况修短随化:修:长寿(4)清流激湍:激湍:流得很急的水(5)引以为流觞曲水:以为:把作为(6)列坐其次:列:排列其次:曲水旁边(7)畅叙幽情: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8)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