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换理论霍斯曼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人际交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交换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特定的价格,人际交换就是相互等价的给予或者回报彼此所需要的事物。交换的东西包括:情感、报酬、资源、公正性等社会交换理论一、社会交换理论基本命题成功命题:行为重复的频率决定于行为获得奖赏的频率和及时性,一种行动获得奖赏的几率越高,奖赏越及时,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强调行为频率与奖赏间的正相关)刺激命题...
专题二、人际知觉1主要内容:•1、认识人际知觉•2、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3、印象形成•4、认知偏差•5、印象管理2图1中,你看到了什么?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3图1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4社会知觉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两大类,其中个体因素包括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两个方面。(1)认知主体(认知者)的影响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绪与情感状态固有的知觉偏差(下一讲单独讲解)其它5(1)认知主体(...
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核心假设第一,人们通过人际互动以达成某种目标或满足某种内在动机。认知心理学家强调由现时情境所引发的有意识的目标。社会学习理论家们则会强调过去的奖励是如何鼓励我们趋近一些目标并且回避另一些目标的。进化论理论家们则强调社会动机根植于我们祖先的进化历程:与自我中心导向的隐士们相比,那些与社会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相处融洽的人存活的概率更大。核心假设第二,关注人和情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颜值即正义?——面孔信息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一、教学指导1教学目的与用途通过学习达到以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面孔信息对我们判断个体的影响;能力目标:在判断个体是否值得信任时,意识到面孔信息的影响;素质目标:意识到“颜值即正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从多个角度判断个体。2启发思考题2.1面孔如何影响我们的社会判断?2.2“颜值即正义”,我们为何更倾向于好看的人?3背景信息2021年10月21日晚,...
2016年2月理论研究February,2016第1期总第333期TheoreticalResearchNo.1Ser.No.333时代问题的回音: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创立蔡青竹(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浙江嘉兴310012)摘要: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面向真实的社会问题,融会众多先进思想成果,是时代思想的伟大结晶。西方社会的结构嬗变是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国家理性与物质利益的现实矛盾是马克思关注社会结构问题的直接动因,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
第八单元文明探源1、比较北京人头像和图8-5山顶洞人头像,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2、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3、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篇再穷不能穷教育,学校教学设施不全,教学水平不高,可以由乡、市、政府出钱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水平。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范文3篇,希望大家喜欢!农村社会调查报告【一】俗话说的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是花朵⋯”。所以,城里的大人们千方百计地为“希望们”能茁壮成长创造最佳的条件:小学生负担太重,该给他们的书包“减减肥”中;学生的知识面不宽,要大力提倡素...
经济法基本原则解读——以社会整体利益本位原则为例法11061104000602乔剑玮内容摘要:经济法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创立一直受到包括民法和行政法研究学者的诘难,并与另一门新兴法律部门——社会法纠缠不清。经济法学者一直致力于严格区分经济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并且逐渐建立了完整的经济法体系。在经济法体系中,整体观作为核心本位思想,在经济法的研究发展方向上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
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筷子B.陶瓷碗C.不锈钢勺D.玻璃果盘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吸入人体后会对人造成危害。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开始对PM2.5进行检测,防止空气污染。下列能源中广泛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太阳能B.风能C.水能D.煤炭3.环保太阳能公厕已在部分城市投入使用,其顶部是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它所转换及...
教育学术月刊2013.1EDUCATIONRESEARCHMONTHLY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周勇摘要:从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前沿进展及所要追求的社会进步使命来看,提出“理论建构、学术共同体与社会基础”这一分析框架,或许可以为反思、改善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状况,增强其社会进步功能,提供切实、有益的理论工具。按照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看出,中国教育社会学者在本土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方面的发展颇为显著,但在学术共同体建设尤...
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灰社会理论:一个初步的分析谢立中Abstract:Inthisarticle,theauthorarguesthataspecialkindofsocialorganizationscanbefoundincontemporaryruralChina,whicharewhatmaybecalled“greysoci-eties”.Theyareknownassuchbecausetheyhavesomespecialqualitiesthatdifferentiatethembothfrom“whitesocieties”andfrom“blacksocieties”.Asapieceofpreliminarywork,thispaperprovidesasketchydescriptionofthe...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途经多年冻土地段达550多千米、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千米,并建有最高的车站——唐古拉车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为此,我国词作家屈塬创作了著名歌曲《天路》,写下了“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等豪迈歌词,伴随着演唱家的歌喉,传遍了中华大地、祖国内外。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庆祝大会...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1.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2.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近代新式礼仪在中国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据历史资料记载:四川涪陵地区,“民国成立改为脱帽鞠躬唯于公会行之乡人则循旧跪拜,即不跪亦必长揖”。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想一想:上述材料和上图反映了哪些礼仪?这些礼仪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新式礼仪的流行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礼仪:鞠躬、跪拜、作揖、握手。(2)发展趋势:鞠躬、握手等新式礼仪逐渐流行。(3)说明:礼节上的尊卑等级观念逐...
4.1物质生活和社会变迁B卷能力提升1.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如下的启事由此可见()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商口岸的生活发生一些变化D.上海居民的生活明显带有半殖民地的色彩2.1863年3月7日,《上海新报》上刊登了一篇启事(下图),由此可见()A.近代中国的照相业获得快速发展B.照相留念已成为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C.通商口岸的生活已发生某些变化D....
第二节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素材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清末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同治十年)李鸿章令朱其昂拟章试办。次年重订章程,招商集股,正式成立。名义上商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大权归官方掌握。第一期资本100两,至1881年(光绪七年)才凑足。总局设上海,分局设天津、牛庄、烟台、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处。承运漕粮,兼揽商货。1877年以高价购进美商旗...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2010年12月17日,纪念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并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的庆祝活动。作为该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广播界代表等一行,搭乘幸福航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号”专机,从陕西西安机场起飞,抵达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之地——圣地延安,进行了新一代广播人的“寻根之旅”追忆了人民广播事业与中国革命同步、与党和人民同行的光辉历程。纪念...
4.1物质生活和社会变迁A卷基础训练1.“女工的工作时间如此之长,而且还要站立操作机器,所以在招募女工的时候,许多工厂都要求女工是天足。恒源纱厂就有一次,因为那女孩是小脚,而把她辞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机器生产有助于改变缠足陋习B.工厂招工歧视女工C.辛亥革命后缠足陋习被彻底废除D.当时女工工作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2.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