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0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一、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1.实验原理如实验原理图甲所示,电灯发出的光,经过滤光片后变成单色光,再经过单缝S时发生衍射,这时单缝S相当于一个单色光源,衍射光波同时到达双缝S1和S2之后,S1、S2双缝相当于两个步调完全一致的单色相干光源,相邻两条明(暗)条纹间的距离Δx与入射光波长λ,双缝S1、S2间距离d及双缝与屏的距离l有关,其关系式为:dxl,因此,只要测出Δx、d、l...
专题19离心运动与近心运动一、离心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向心力产生的向心加速度不足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而保持圆周运动,由于惯性,物体有沿切线方向运动的趋势,做远离圆心的运动,即离心运动。发生离心运动时常伴随有:线速度增大(洗衣机脱水)、转动半径减小(汽车急转弯时冲出轨道)、角速度或转速增大(砂轮、飞轮破裂)、受力变化(汽车在冰面行驶打滑)。二、近心运动当物体受到的...
专题2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一、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1.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地球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而做圆周运动,自转圆周运动需要一个向心力,是重力不直接等于万有引力而近似等于万有引力的原因,如图所示,万有引力为F,重力为G,向心力为Fn。当然,真实情况不会有这么大偏差。(1)物体在一般位置时Fn=mrω2,Fn、F、G不在一条直线上。(2)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n达到最大值Fnmax,Fnmax=mRω2,重力达到...
专题64机械波一、机械波1.机械波的形成条件:(1)波源;(2)介质。2.机械波的特点(1)机械波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简谐运动,并不随波迁移。(2)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幅相同,振动周期和频率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和频率相同。(3)各质点开始振动(即起振)的方向均相同。(4)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为4A,位移为零。3.波长、波速、频率及其关系(1)波长在波动中,...
专题22天体运动及人造卫星一、同步卫星同步卫星是指相对地球“静止不动”的卫星。同步卫星的六个“一定”: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高度一定距离地心的距离一定,h=4.225×104km;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6×104km环绕速度一定v=3.08km/s,环绕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一定7.3105rad/s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常取T=24h向心加速度一定a=0.23m/s2二、赤道上的物体与同步卫星以及近地卫星的运动规律1.地...
专题25动能及动能定理一、动能定理1.公式:kWE(2201222mvmvWW)2.推导:假设物体(m)在极短时间Δt内受到力F1、F2(可视为恒力)作用,发生的位移为Δx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2FFma,由运动学公式有(2)2vax联立可得212()2mvFxFx,即12kWW在极短时间Δt内有kW,对一般过程有kiiW,即kWE(故解题时,使用动能定理和牛...
专题54远距离输电一、远距离输电1.输电过程(如图所示)2.输送电流(1)PIU;(2)UUIR。3.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由输电线的电阻发热产生的,表达式为Q=I2Rt。4.电压损失(1)ΔU=U–U′;(2)ΔU=IR。5.功率损失(1)ΔP=P–P′;(2)ΔP=I2R=(PU)2R。6.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1)减小输电线的电阻,由电阻定律lRS可知,在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了减小电阻,应采用电阻率小的材料,也可以增加...
专题36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一、带电粒子(带电体)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1.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做直线运动的条件(1)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粒子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粒子所受合外力F合≠0,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2.用动力学方法分析mFa合,dEU;v2–20v=2ad。3.用功能观点分析匀强电场中:W=Eqd=qU=21mv2–21m20v非匀强电场中:W=qU=Ek2–Ek14....
专题69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一、光的干涉1.稳定干涉的相干条件:相干光源(频率相同、相位相同)发出的两列光波发生干涉。2.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双缝后,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是中央为白色条纹,两边为彩色条纹,单色光的双缝干涉中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为lxd。3.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的。干涉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的薄膜厚...
专题06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这个力的分力。(2)逻辑关系:合力和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的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F2的合力,可以用表示F1、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专题34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的运动一、电场及电场强度1.电场的概念(1)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提出一种观点,认为电荷间的作用不是超距的,而是通过场来传递。(2)电场:存在于电荷周围,传递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电场进行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称量,但电场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电荷存在它周围就存在电场。(3)静电场:静止的电荷周围存在的电场称为静电场(运动的电荷或变化的磁场产生的...
专题32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应用一、两物体的碰撞问题两物体发生正碰(m1,v1;m2,v2→m1,v3;m2,v4),总能量损失ΔE动量守恒:m1v1+m2v2=m1v3+m2v4,能量守恒:2112mv+2222mv=2132mv+2242mv+ΔE规定总动量p=m1v1+m2v2,几何平均质量m=12mm,总质量M=m1+m2可得v3=221121()2mpmmvvMEmM,v4=222122()2mpmmvvMEmM1.若ΔE=0,损失能量最小。当m1=m2=m时,可得v3=v2,v4=v1(另解v3=v1,v4=v2舍去),即发生速度交...
专题43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3)实验操作:①选择电表,设计电路,连接电路;②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大阻值处;③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表有明显的示数,记下多组数据。(4)实验数据处理①读出两组数据,列方程组求解E、r。②图象法:以路端电压U为纵轴、干路电流I为横轴,建立坐标系...
专题55传感器一、传感器1.定义:传感器是能把力、温度、光、声、化学成分等物理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便于传送和处理的另一个物理量(通常是电压、电流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的元件。2.工作原理:非电学量→敏感元件→转换器件→转换电路→电学量二、常见传感器元件名称输入物理量输出物理量变化规律干簧管磁场电路通断有磁场电路接通,无磁场电路断开金属热电阻温度电阻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热敏电阻温度电阻温...
专题57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一、原子的核式结构1.电子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2.α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全部的正电荷和几乎全...
专题11牛顿第二定律1.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瞬时加速度2.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明确该时刻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此类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种模型:特性模型受外力时的形变量力能否突变产生拉力或支持力质量内部弹力轻绳微小不计能只有拉力没有支持力不计处处相等橡皮绳较大不能只有拉力没有支持力轻弹簧较大不能既可有拉力也可有支持力轻杆微小不计能既可有拉力也可有支持力3...
专题05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一、力1.概念(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如重力、电磁力等。(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加速度。2.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安培力等。(2)按作用效果分类: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浮...
专题20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的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r1=a–c,行星的远日点到太阳的距离r2=a+c,其中a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c为半焦距。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由于轨道不是圆,故行星离太阳距离较近时速度较大(势能小而动能大),对近日点和远日点的线速...
专题61固体、液体和气体一、固体和液体1.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和非晶体(1)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常见的金属属于多晶体。(2)晶体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3)单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导热性、导电性、光学性质等)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的物理性质为各向同性的。2.表面张力(1)成因: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表面层分子间的相...
专题40实验:电阻的测量1.基本实验要求(1)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可用伏安法测出电阻Rx。(2)实验器材被测电阻,直流电源(4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Ω),开关,导线若干。(3)实验步骤①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②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③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④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