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脂环烃alicyclichydrocarbon桥环和螺环化合物的命名;环己烷和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分析。脂环化合物的命名;环烷烃的结构和稳定性的关系;环己烷的构象及其表示方法;熟悉环烷烃的特性反应;了解环的张力学说。主要内容重点难点5-1脂环烃的分类与命名1分类按环上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可分为环烷烃(通式CnH2n)环烯烃(通式CnH2n-2)环炔烃(通式CnH2n-4)环戊烷环己烯环辛炔小环3~4C,普通环5~7C,中环8~11C,大环>12...
第十一章醛和酮aldehydeandketone有机化学醛和酮的结构、命名、制法;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重要的醛酮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历程。重点难点主要内容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RCHOH()RCRO醛酮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醛、酮是同分异构体。CH3CH2CHOCH3COCH31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羰基的最...
有机化学第十三章羧酸衍生物carboxylicacidderivative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光谱性质;羧酸衍生物化学性质的共性与特性;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酯的水解历程,氨解、醇解历程;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和水解历程;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重点难点主要内容1分类和命名羧酸衍生物,主要有酰卤、酸酐、酯、酰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酰基。酰卤:酰氯酰溴RCClORCBrO(1)分类13-1分类、...
有机化学第十二章羧酸carboxylicacid羧酸的命名、性质和制法;羧酸的酸性和主要反应。羧酸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羧酸的主要反应和制法;二元羧酸和取代羧酸的性质;熟悉酸碱理论。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羧酸的分类一元酸、二元酸根据和羧基相连的烃基种类,可分为:根据羧基的数目,可分为:脂肪族羧酸、芳香族羧酸;饱和酸、不饱和酸。饱和酸不饱和酸芳香酸一元酸乙酸丙烯酸苯甲酸二元酸乙...
有机化学第七章对映异构enantiomerism旋光性、旋光度、比旋光度的含义;含有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对映异构体构型表示、确定和命名方法;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立体异构;立体化学在反应历程研究中的作用。对映异构和分子结构的关系,手性分子的判断;对映体和外消旋体,费歇尔投影式的书写。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异构现象构造异构分子中原子成键顺序不同。(分子式相同,构造式不同)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有机化学第九章卤代烃AlkylhalidesC5H11Cl+NaOHC5H11OH+NaClH2O戊醇一氯代戊烷戊醇问题引入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卤代烷的化学性质;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SN2)及影响因素;卤代烃的制法和用途。卤代烃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SN2)及影响因素。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按卤素所连接的烃基类型分为:CH3CH2Cl(氯乙烷)饱和卤代烃(卤代烷)CH2=CHCl(氯乙烯)不饱和卤...
有机化学第六章芳香烃Aromatichydrocarbon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和命名;苯的结构,了解共振论的基本要点;单环芳烃的性质,亲电取代反应历程;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及其解释;非苯系芳烃的结构,理解Hückel规则。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第一阶段:从植物胶中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称为芳香化合物。第二阶段:将苯和含有苯环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
自然界的烯烃自然界的烯烃乙烯-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新叶的生长加速树叶的死亡和脱落使未成熟的果实加速成熟身边的化学乙烯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高级润滑油、高密度喷气燃料生产生活主要内容1.烯烃的结构2.烯烃的命名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叫做烯烃;单烯烃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单烯烃的通式是CnH2n;碳碳双键叫做烯键,是烯烃的官能团。1.烯烃的结构碳...
有机化学第十章醇酚醚AlcoholsPhenolsEthers醇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制备;酚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制备;醚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制备;消除反应历程及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醇、酚、醚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消除反应历程及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结构、分类和命名10-1醇(1)醇的结构甲醇中的碳原子和氧原子都处于sp3杂化状态。氧原子的两对未公用电子对各占一个sp3杂化轨道。COHHHHsp3sp3109¡ã甲醇...
有机化学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AlkyneandDiene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制备;共轭的定义和应用,共轭二烯烃的性质。炔烃和多烯烃的命名;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及化学性质;炔烃的制法,重要的炔烃和二烯烃;共轭体系及共轭效应;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的概念。主要内容重点难点1炔烃的结构乙炔是最简单的炔烃,为线型分子。0.120nm0.106nmHCCHKekulè模型Stuart模型4-1炔烃碳原子的sp杂化基态1s2s2p激发态1s1s2...
有机化学第八章有机波谱分析电磁波谱与分子吸收光谱的关系;四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四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解析简单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有机官能团的关系;核磁共振谱中得到的结构信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早期的分析方法:液体物质——测沸点、折射率、旋光度;化学方法等固体物质——测熔点;化学方法等局限性:物理量测定需要样品量大化学方法分析结构操作较复杂,不易进行。有机化合物结构研...
物料计量和输送反应:反应器\裂解炉\电解槽pVT关系方向与限度\反应速率相平衡\相际扩散\界面现象单元操作与设备物理化学问题过程工程中涉及的物理化学问题分离:精馏\吸收\萃取\结晶选择分离方法设计分离装置优化分离操作相平衡特征精馏萃取结晶吸收吸附膜分离相平衡在分离过程中的重要性实际应用本章框架实验规律多组分系统的相图理论计算相平衡热力学•两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两组分系统高压气液平衡•两组分系...
过程工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问题化学平衡问题理论计算标准平衡常数实用平衡常数反应方向和限度本章框架各类平衡常数及其应用平衡常数的理论计算•标准平衡常数•气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凝聚相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同时平衡•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用热性质数据计算平衡常数•理论转化率•总压/配比/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等温方程§5.1引言当化学反应达到极限,宏观上长时间没有发生变化(系统中反应物和...
电化学反应原理平衡速率本章框架电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动力学普遍规律物质特性•实验测定•半经验方法•理论方法本章框架•原电池的电动势和界面电势差•电化学系统的热力学•电池反应的电势和标准电势•电极反应的电势和标准电势•各种类型的电极和标准电池•电化学平衡计算•浓差电池液接电势电化学平衡电化学动力学电极-溶液界面层理论•反应速率、电流和电势的相互关系•极化现象与超电势•应用举例•电极反应的过渡状态理论•...
第12章独立子系统的统计热力学物理化学基本内容宏观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微观层次结构篇统计篇速率篇平衡篇扩展篇•独立子系统统计热力学•相倚子系统统计热力学•速率理论•pVT关系和热性质•热力学定律与基本方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相平衡和化学平衡•传递现象•化学动力学•各类反应的动力学•量子力学基础•化学键与分子间力•界面现象•胶体•电解质溶液•电化学物理化学基本内容的逻辑框架宏观物质特性的理论计算宏观层...
本章框架平衡/速率规律—知识结构的逻辑框架•宏观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层次•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三种方法•物质特性•普遍规律两个部分实际应用物质特性——物质的pVT关系/热性质普遍规律——化学热力学本章框架热力学定律和热力学基本方程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热力学基本理论热力学基本方程热力学计算/实际应用宏观层次的普遍规律本章框架热力学基本原理热力学函数的变化两类应用•热力学第二...
三个层次两个部分三种方法宏观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微观层次普遍规律物质特性实验方法经验/半经验理论方法界面现象界面现象的平衡性质与速率性质界面现象界面热力学•界面张力和界面过剩量•基本方程和平衡条件•拉普拉斯方程•开尔文方程•吉布斯等温方程•润湿作用界面平衡性质界面速率性质•气液界面和液液界面•表面活性剂和表面膜•国体表面的吸附•气固吸附•动态界面张力•表面膜中的化学反应•多相催...
本章框架平衡/速率规律—知识结构的逻辑框架•宏观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层次•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三种方法•物质特性•普遍规律两个部分实际应用物质特性:pVT关系/热性质普遍规律:化学热力学宏观层次平衡问题本章框架组成恒定的平衡规律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热力学基本方程逸度和活度普遍规律物质特性•宏观层次组成可变的多组分系统的普遍规律和物质特性本章框架普遍规律物质特性•偏摩尔量•...
本章框架知识结构的逻辑框架•宏观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层次•微观层次三个层次•实验方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三种方法•物质特性•普遍规律两个部分实际应用物质特性——物质的pVT关系/热性质普遍规律——化学热力学宏观层次的平衡规律本章框架Ⅰ.物质的pVT关系和相变现象II.物质的热性质实验规律半经验状态方程理论状态方程•pVT状态图•压缩因子图•相变与临界现象•范德华方程•pVT关系普遍化•对应态原理•维里方程热...
数值积分引言7.1引言一、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对定义在区间[a,b]上的定积分()()()FaFbxfxIbad但有时原函数不能用初等函数表示,有时原函数又十分复杂,难于求出或计算;另外如被积函数是由测量或数值计算给出的一张数据表示时,上述方法也不能直接运用。因此有必要研究积分的数值计算问题。).()(()abfxfxIbad积分中值定理告诉我们:平均高度f(ζ)aζbyxy=f(x)0af((a+b)/2)byxy=f(x)0abyxy=f(x)0梯形公式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