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参观井冈山有感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感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而建立。位于江西省井冈山上的茨坪,1959年建成开放,该馆馆藏文物近3000件,其中原件860件,复制品2021多件。珍贵文物有当年毛泽东撰写《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时用过的油灯、砚台和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用过的扁担等,基本陈列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
第1页共9页歌舞剧《井冈山》观后感——记大型歌舞剧《井冈山》观后感在建党90周年之际,从来没有看过歌舞剧的我,得到了观赏大型情景歌舞剧《井冈山》的机会。本以为观众不会很多,因为现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又快,这种革命色彩的歌舞剧,能有多少人会来呢。然而当我走进上海城市剧院,演出还未开始,剧场内基本上已是座无虚席。全剧以激情洋溢的《序。红军花》开始。当序幕拉开后,那精湛的舞美设计,生动形...
第1页共2页弘扬井冈山精神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弘扬井冈山精神,励精图治创未来干部培训心得体会按照学院党委的安排,我们一行新提拔干部参加了赴井冈山党性教育培训班和校内聆听专家讲座的活动。在革命圣地培训和听专家讲座期间无时无刻不受到先辈们革命事迹的感染,收获了难以忘怀的精神财富,既是一次党性教育,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八角楼前,同志们仿佛看到暗淡的油灯下奋笔疾书的领袖身影;在朱毛挑粮小道,每一步山路上...
第1页共4页井冈山参观学习心得体会参观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各位党员,此次组织安排我们一行4人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学习考察,以此见证了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使我心灵得到了强烈的震憾,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和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下面,我就这次学习情况向各位党员作一汇报:一、途中所见、所闻、所事5月18晚,我们4人怀着对革命摇篮——井岗山的憧憬,踏上了学习考察之路,随着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我们上了火车,找到了自己的...
第1页共1页参观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井冈山参观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感谢领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赴井冈山参观学习的机会,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巍巍井冈山,不愧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革命的圣山,脚踏着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土地,瞻仰着一处处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的革命旧址,注视着一件件朴实无华又弥足珍贵的革命文物,我被井冈山精神深深触动和震撼,更深深认识到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烈士们的光辉业绩和无私...
第1页共2页瞻仰井冈山烈士纪念馆有感瞻仰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有感高金城(1886——1938)字固亭,河南襄城县人。毕业于开封医学院,后被冯玉祥将军聘为军医。1937年,他接受党的委托前往张掖,以福音医院作为掩护,竭力营救西路军伤病员和失散人员。他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营救出王定国等200多名西路军指战员。他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仇视,1938年2月被国民党马步芳部队残忍杀害。1951年,甘肃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52年,甘肃...
第1页共3页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1、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很幸运能作为井冈山支队的一员参加暑期“两课”社会实践。说实话,自进大学校园以来,我已多次参加过校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但这样历时久、路程远的社会实践,我还是生平第一次参加。随着日历一页页地被撕下,我的心越来越激动,井冈山的模样不时地在脑海里构筑。当踏上由杭州驶往南昌的列车,我们心潮澎湃,彻夜难眠,因为无...
第1页共4页要用井冈山精神指导“整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主题活动的开展|转作风提效能心得体会井冈山精神是一种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种敢闯新路的创新意识,一种血肉相连的党群关系,一种勇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一种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一条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胡锦涛总书记说得好“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也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全省上下正开展“整作风、提效能、优环境”主题教...
第1页共3页井冈山学习考察心得游红色圣地井冈山感想政工监督室张杰2021年6月份,我去了向往以久的红色革命摇篮井冈山。初到井冈山,会被她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住。青山、绿水,五百里井冈,层峦叠嶂,山高林密,空气清新。山间,奇峰异石,造型迥异;银瀑碧潭,姿态万千。这片神奇的土地,养育了一代伟人。1927年秋,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在中...
第1页共4页瞻仰井冈山烈士纪念馆有感瞻仰烈士纪念馆有感——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第45期青干班赴井冈山学习锻炼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北昌市委党校第。。期青干班在井冈山学习锻炼期间,瞻仰了井冈山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丰功伟绩,弘扬井冈山精神而兴建的。1987年10月,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茨坪北面、山体如一座罗汉大佛像、林木葱郁的北岩峰落成,坐北朝南,面对雄伟的井...
第1页共2页我的井冈山之行这次有幸去井冈山学习,首先要感谢厂党委和车间领导给予的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也是我心中敬仰的革命圣地。到达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开班仪式,井冈山党校副校长给大家介绍了井冈山及党校的相关情况,并向学员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在进行宣誓、敬礼、脱帽、肃立、齐唱国歌等环节后,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了此次体验式学习的序幕。接下来的几日,...
第1页共4页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2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井冈山.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手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雄伟,山幽壑深,奇峰峻岭,古木参天。在为期五天的考察学习中,我怀着崇敬的心...
第1页共3页井冈山红色培训心得3篇井冈山学习之心得冯永亮集团公司于六月下旬组织了第十四期井冈山红色教育培训班,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不仅是全集团,各系统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我们所有参与者磨砺和提升自己的课程。在为期四天的讲授,竞技,参观等形式的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谈一谈我在这次培训班中的所得所感。首先,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和事业;回想八十多年前,在井冈山进行了...
第1页共2页学习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心得体会井冈山精神当年,毛、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辽源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
第1页共2页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1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我参加了局里组织的赴井冈山参观学习的红色之旅,在井冈山度过了几天令人终生难忘的学习时光,亲身感受了井冈山得天独厚的特色风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在这片风景秀丽的红色土地上创造的丰功伟绩。大家沿着历史的足迹,踏着红军路,看着战斗史,听着英雄事,先后参观了井冈山黄洋界阻击战旧战场、小井红军医院,毛泽东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览馆...
第1页共4页参观井冈山有感对于井冈山,自小就有很多的光辉词语教育在心中--星星之火、革命摇篮、井冈翠竹、闪闪红星、八角楼上的灯、一根谁也拿不走的扁担„„。不仅是历史,而且是语文,甚至音乐;也不单是散文,而且还有诗词、歌曲;也不止是在小学,而且贯穿到中学、大学;也不仅来自书本教材,而且来自电影电视;也不限于是真实的故事,而且有富含色彩的传奇;也不光是硝烟弥漫的战争,而且更有众多光辉灿烂的人物„„,一...
第1页共5页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范本大全2021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2021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中国革命的摇篮”。省妇联党组安排这样一个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使我来到这片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6天的学习中,我怀着无比崇敬和缅怀之情,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接受体验式教育;与红军后...
第1页共3页井冈山培训心得体会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为期一周的培训很快结束了,但这次经历带给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下面就本次培训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一是刻骨铭心,教育形式入心入脑。在专题教育环节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李忠教授主讲的《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赖宏教授主讲的《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还有绕文军教授主讲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这些高水平的专家授课,让我们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的...
第1页共3页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心怀敬畏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井冈山学习心得体会三天的井冈山革命圣地学习结束了,本次学习收获满满,离别之时心有不舍。到达井冈山的那一刻,心中满是激动和敬畏。仰望山峰,云雾环绕,一派雄壮之气,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圣地,每每提到井冈山,感觉无比自豪,作为一个江西人的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毕竟,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这里的一草一木,溅洒过革命烈士的鲜血...
第1页共3页井冈山、韶山考察学习心得体会赴井冈山学习考察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镇党委政府组织赴井冈山学习考察培训,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一个星期的参观学习,对井冈山这一革命老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一、感受革命老区的新面貌此次红色之旅,与我想象之中的井冈山老区交通闭塞、房屋破旧、人民生活贫困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