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1学习目标: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层次和常见的天体。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重点)3.能够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天体(1)概念:宇宙间的存在形式。(2)常见类型:星云、、行星、、彗星、等。物质恒星卫星流星3(3)请把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起来4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相互形成...
专题四病句1考点一辨析选择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2018湖北武汉,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B.高铁开进机场,铁路与港口无缝对接,充分发挥了武汉作为中部地区交通枢纽的作用。C.刚刚结束的武汉高校文化艺术节活动,旨在加强校际深度合作,促进校际文化交流。D.通过对商品、场景、消费者的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在...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山地的形成1学习目标: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特征。(重点)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3.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难点)2[自主预习探新知]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岩层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弯曲。(2)褶皱基本形态地壳运动波状3①背斜:一般岩层,中心部分岩层,两翼岩层,地貌一般发育为,但常被侵蚀成(如...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第四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中考历史(全国专用)1考点一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五年中考1.(2018广东,6,3分)下图所示情景应选自()A.《伤寒杂病论》B.《资治通鉴》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2答案D《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故D项正确。《伤寒杂病论》是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是药物学著作;《资治通鉴》是史学著作。故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32.(2018江苏南京,5,1分)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专题十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高考历史(全国通史专用)1考点一新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外交成就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2016课标Ⅰ,31,4分)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五年高考答案B1965年与1957年相比,中国大陆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第三单元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11.(2018河北,23,3分)在广西,“三月三”既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12个世居民族每年有2700多万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欢度这个节日,上千场次的民族文化活动次第开花,争奇斗艳,各族人民沉浸在民族大联欢的喜庆气氛中。我们从中感受到()①各民族亲如一家②各民族风情一致③各民族相互影响④民族团结的珍贵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A组2014—2018年河北中考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专题九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方向高考历史(全国通史专用)1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1.(2018课标Ⅰ,29,4分)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
专题六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高考历史(全国通史专用)1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2018课标Ⅱ,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