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抛物线的图象掌握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问题.自学导引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类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象性质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x≥0,y∈Rx≤0,y∈R________________对称轴________________顶点________离心率________开口方向向右向左向上向下Fp2,0F-p2,0F...
抛物线复习1前面我们已学过椭圆与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它们都是通过标准方程的形式研究的,现在请大家想想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图形、焦点及准线是什么?一、复习回顾:2图形方程焦点准线lFyxOlFyxOlFyxOlFyxO2px2px2py2py20,)(pF20,)(pF(,02)pF2)(,0pF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3二、练习:填空(顶点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方程焦点准线开口方向xy62yx420722yx0,)(23F0,1)(...
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1情景导学“手抓子弹”的奥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身边似乎有一条“小虫”,他抓来一看,令他大吃一惊,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2第五章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3目标定学学习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现象;2.了解人们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举出文学、绘画等作品中描述运动的例子;3.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
1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了解与科幻小说有关的知识,把握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会分析和欣赏小说。2.过程和方法: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设置问题,探究本课以虚构的情节讽喻现实的写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两面国”的含义,结合写作背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2李汝珍(约1763——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
第三节氢原子光谱1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2一、光谱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1.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3•(1)连续光谱••••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炽热的固体、液体...
探究离子反应的条件1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要求:2.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发生反应,若是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方程式。1.根据导学案2人一组完成实验,每次由一名同学操作,液体试剂取用5~8滴,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学生分组实验实验1实验2试剂NaOH溶液和CuSO4溶液NaCl溶液和AgNO3溶液3学生分组实验实验3实验4试剂大理石和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和稀盐酸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5实验6试剂NaOH溶液和稀盐酸醋酸钠溶液和稀盐酸5实验结果交流讨...
3.3.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复习课)1的极值。时,求函数当已知函数()1)1()(2ln)(2fxaRaaxxxf23X145一般地,求函数y=f(x)的极值的方法是:(1):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大值;(2):如果在x0附近的左侧f/(x)<0,右侧f/(x)>0,那么f(x0)是极小值.2.解方程f/(x)=0.当f/(x)=0时:1.求导数f/(x)(3):如果在x0附近的左右两侧f/(x)符号相同,则f(x0)是不是极值.6例题选讲:例1:求y=x3/3-4x+4的极值.解:...
光的直线传播1可逆反应:aA(g)+bB(g)cC(g)+dD(g)根据图回答:(1)压强P1比P2(填大或小)(2)(a+b)比(c+d)(填大或小)(3)温度t1℃比t2℃(填高或低)(4)正反应为反应。2345678910谢谢观看11
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声音的产生风声雨声读书声因此,我们说:声音是由于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2、声音的传播我们再来看一个钟罩实验这个实验说明:可以传声;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没有就不能传声。气体物质33、声波44、声音的传播速度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340米快更快55、回声试听一下6知...
踏进春天•同学们,让那英这首《春暖花开》带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春天美吧!117.满井游记袁宏道2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北省公安县人,为“公安派”创始者,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合称“公安三袁”。作品多闲情逸致,风格自然率真。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今人钱伯城整理有《袁宏道集(jiān)笺校》。公安派,因其创始人袁宏道为湖北公安而得名。反对摹拟古人,强调“独抒性灵”的小品文。其作品文字清新活泼...
命题及其关系(一)---四种命题1问题1: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③2+4=5④如果b≤-1,那么方程x2-2bx+b2+b=0有实根;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吗?其中是命题的是______________真命题为_________假命题为_________;2220xbxbb2220xbxbb2220xbxbbABB2其中是命题的是①②③④①④为真命题,②③为假命...
12Objectives•1.Newwordsandexpressionsaboutinventions.•2.Learntotalkaboutthehistoryofbasketball.•3.Readandlearntomasterthereadingskill—mind-mapping.3footballvolleyballPing-pongtennisbaseballbadmintonbasketball4•Doyoulikebasketball?•Howmuchdoyouknowaboutbasketball?5Doyouknowaboutthebasketballgame?Howmanyplayersarethereineachteam?Howmanyteamsareplayersdividedinto(被分成)?Theyaredividedintotw...
生物的特征第一章认识生物探究生命的奥秘从观察开始阅读课本第2页下面的科学方法并思考:科学方法一般的观察有什么不同?例题1、观察室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首先要制定计划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做好记录C、观察的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的时间D、观察可以直接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例题1、观察室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5直线与圆锥曲线教学目标:•1.理解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系的判定。•2掌握直线和圆锥曲线相弦长计算,会处理弦的中与之相关问题。知识回顾:•1两点间距离公式•2直线点斜式方程•3直线和圆位置关系有几如何判断?题型一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例1已知直线,椭圆C:••试问当m取何值时,直线与椭圆C:•(1)有两个不重合的公共点•(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没有公共点•2422xymxly2:规律总结:•将直线与椭圆方程联立含...
空间向量加减与数乘运算1主要任务:•重点(熟练掌握)空间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及其运算律•难点(寻求突破)应用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方法:类比2复习回顾: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ab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ba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aba-ba+ba(k>0)ka(k<0)k向量的数乘a3•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λa|=|λ||a|;当λ>0时,λa与a同向...
第3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一课时☆联想质疑在常温、常压下,反应:2H2(g)+O2(g)=2H2O(l),△H=-571.6kJmol-1。为什么化学反应会有快有慢?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怎样定量地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条件的改变是怎样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化学平衡常数数量级高达10831要想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必须要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并能定量分析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具有利用价值不仅决定于它是否有可能发...
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21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思考讨论评价分析2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的内容,它既是学生已学过的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等知识的延续和拓展,更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等知识的理论依据。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一、教材分析3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等知识,对曲线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本节内容是从理性的深度,从数形一致并能相互转化...
有的放矢,近乎成功归纳近代前期中国各阶级、派别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和主张知道这些思想主张的作用和意义了解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1激进派抵抗派洋务派革命派维新派学习西方12Q1近代前期中国各阶级、派别如何向西方学习?3时代背景:1840年_______后,资本主义对中国冲击加剧。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___作用:使“_________”成为一股社会思潮。(地主阶级抵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