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第2课时1复习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不是画×。()()()()√×√×2、和,哪个角大?观察图形,说一说哪个角大?方法一: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和这三个角中,最小,最大。3、和,哪个角大?方法二:用活动角来比较。①使活角的大小与第二个角的大小相同。②让其他两个角的一边与活动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落在活动角另一边的厘米还是外面。里面外面第一个角最小,第三个角最大。4、和,哪个角大?可...
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标准:一定的投影方法、、规定符号过程: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常用表达方式:2.作用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比例关系等高线起伏状况13.等高线的特征2符号部位等高线分布特征A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B山谷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低C山脊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D陡崖若干条等高...
第三部分临考教材回扣经典题型再做考前第6天电场和磁场1231.(2017河南六市一联)在真空中A、B两点分别放有异种点电荷-Q和+2Q,以A、B连线中点O为圆心作一圆形路径abcd,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场强大小关系有Ea=Eb、Ec=EdB.电势高低关系有φa>φb、φc>φdC.将一负点电荷沿圆弧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D.将一正点电荷沿直线由c运动到d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不变5C对比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题...
课时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备考导航考点分布命题方向注:数字代表近5年全国高考考次。命题指数:选择题★★★☆☆;非选择题★★☆☆☆1.命题特点:试题多结合社会现实材料考查考生理解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题型均有考查。2.备考方向:结合名人名言,分析矛盾的属性或矛盾的观点。结合上海自贸区建设及其他试点项目,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或政策调整,考查对立统...
报任安书司马迁1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
⊳第三部分考前回扣保留篇1回扣三文化生活2(一)知识网络再构建34(二)关键知识再记忆三十六、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相互区别: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②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所决定,又反作...
第三单元检测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1共43页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huì)湍急(tuān)愠色(yùn)国殇(shānɡ)B.酌酒(zhuó)灼热(zhuó)舷梯(xián)炫耀(xuàn)C.星宿(xiù)须臾(yú)肴核(yǎo)慰藉(jiè)D.桂棹(zhào)袅娜(niǎo)兰桨(jiānɡ)修褉(xì)解析:A.会稽kuài;C.肴yáo;D.桨jiǎnɡ。答案:B2共43页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4.5牛顿第三定律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我们先来看一些现象: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一2推动火箭前进的力施力物体:大气受力物体:火箭对大气的力施力物体:火箭受力物体:大气现象二3现象三4看了三个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两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对前一个物体也有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结论:5相互作用的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曹文轩1作者简介: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本文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2厚实嬉闹觅食驱除歇斯底里xīxiēmì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3阅读小说的方法:小说三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把握人物形象(个性、品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形象...
1大气环境大气的组成与热力状况大气的温室效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运动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锋面系统大气运动变化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气候形成的因素能力要求:等值线图的正确判读21、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大气上界吸收、散射反射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用精炼的语言表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14课苏武传(节选)1文本预习必知基础自主学案文本学习定标课堂互动探究写作素材积累第14课知能优化演练2文本学习定标1.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句式的特点。2.了解作者尊重史实的态度和对苏武的赞美之情,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3.品味文中体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审美价值,掌握文中刻画的苏武的光辉形象。3文本预习必知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欧阳修1作者介绍欧阳修: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北宋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归田录》。2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之所以如此叫,是因为他被谪滁山,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自号“醉翁”。曾自言:“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一翁老于其间。”则又更号“六一居士”3唐宋八大家4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杨绛1杨绛(1911—20160),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作家、学者,代表作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234字词伛攥惶恐荒僻塌败取缔骷髅翳滞笨愧怍yǔzuànhuángpìtādìkūlóuyìzhìkuìzuò5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木兰诗1课文导入在中国文字中以女子为好,我们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词语来形容女性,在中国文学作品中,也曾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女子印象。回首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出现了许多巾帼英雄,如西汉王昭君戎装跃马抱琵琶出塞和亲,唐代文成公主进藏,秋瑾投身革命为国捐躯等等,下面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认识这个不样的女孩子。2作品介绍《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
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121.主题解说《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作,诗人通过写登上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思家怀乡的深情。,《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
从“梦想飞天”到“飞天实现”的过程说明我们看待事物应该持什么观点?梦想飞天飞天实现123西方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为纪念万户,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材料:14世纪末期,明朝的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可惜,一声巨响,火箭爆炸了,万户消失在了火光和硝烟中万户升天4神舟系列嫦娥系列嫦娥奔月万户升天空间站过去(梦想阶段)未来(...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学习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认识到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3.阐明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2课前预习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利用的原理是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设计的实...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1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母亲冰心2我的母亲—邹韬奋3邹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主编了《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