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末期,经典光学已经达到了非常完善的程度,它几乎已经可以解释所有当时已经知道的光学现象(干涉、衍射、偏振、双折射等)。但是,却仍然存在一些例外,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无法解释,其中最著名的是包括光的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光的本性—光的电磁理论面对的问题二、近代光学时期黑体辐射问题:炽热的黑体会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电磁能量按波长是如何分布的呢?按照经典电磁理论,辐射能量随着频率的增大而趋于无穷。...
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13江苏单科,T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注意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脉络和祖国统一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复习的重点放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影响上。(2)从...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举例说明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概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4.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重点)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重点)3.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难点)2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3课后巩固提升3一、拉马克的进化学...
第2课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理解物种的概念以及新物种形成的环节。2.理解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3.了解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1.隔离的概念及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重点)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难点)2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3课后巩固提升3一、隔离与物种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相互交配并且产生的一群生物。2.隔离(1)概念:...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课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学会解释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2.掌握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和相关计算。3.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等概念。(重点)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在进化中的作用。(重点)3.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难点)201课前自主梳理02课堂合作探究课时作业03课后巩固提升3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的概念及特...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课时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目标导航]1.理解物种的概念(重点)。2.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重、难点)。3.说出生物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2一、物种的概念、隔离及其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32.隔离。(1)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4(2)常...
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1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2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情境导入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必须赶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但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盒子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强烈的后悔和痛苦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他痛心地说,“早知如此,我宁愿当个修表匠”。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哪...
第23课时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目录contents1234重时空观念记主要史实5贯通学与考知能大提升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研史料实证通历史解释秉唯物史观树家国情怀6课时检测过关练201理知识体系明课时精要3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外交的结束。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逐步形成了新中国的外交特点和风格,为捍卫我国独立主权、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懈努力,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第3课“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学习目标考试内容考核要求“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1)“一国两制”的构想b(2)香港和澳门的回归b(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b2内容索引基础认知学习思考深化探究核心突破巩固练习随堂反馈3基础认知学习思考4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历程(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
第8讲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17江苏单科,T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从考查内容看,结合不同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以及成就,体会外交政策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的关系,着重说明外交政策与经济建设、民主政治、政治格局的内在关联。2.从试题考查广度看,结合时政热点,分析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表现与特...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学习目标]1.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2.比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理解1954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意义。3.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重点:我国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地位。2.难点:理解三大政治制度各自的特点,认其与我国国情相适的现实。2[自主预...
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和教育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信息技术的发展。(2014江苏单科,T11)现代中国的教育成就。1.从命题方向看,关注我国在“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2.从热点角度看,注意现代教育改革与“科教兴国”战略,注意联系我国教育发展的历程,总结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2.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学习目标]1.掌握“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成就。2.理解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认识“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教训以及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1.重点:“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新时期我国健全法制的政策和措施、重建与完善民主制度的具体措施。2.难点:健全法制的意义及作用、我国民主政治...
第12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纲要求1.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考查C、Si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以新材料、新技术为背景考查C、Si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探...
第19讲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含义。了解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表达的含义。6.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单计算。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
第17讲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纲要求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
第22讲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之间的关系。2.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3.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4.理解化学平衡的定义。5.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1.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之间的关系。2.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3.了解可逆反应的定义。4.理解化学平衡的定义。5.理解化学...
走进现代建筑1234567比一比:现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民居有什么不一样的?89101112现代建筑比起传统的民居更重视功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外表新颖简洁,仿佛是一首节奏感强烈的乐章。13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建筑是哪种?14罗浮宫玻璃金字塔简洁、宏伟、稳重15广州新会展中心流畅、气派16中华世纪坛庄严、精致、独特17想一想:不同的建筑用什么词语来表达?18简洁、新颖、宏伟、飘逸、奇特、严肃、庄严、雄伟、精致、独特、气派、流动19...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第40讲细胞工程2考纲展示考频考纲解读1.植物的组织培养(Ⅱ)☆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操作步骤2.动物的细胞培养与体细胞克隆(Ⅰ)☆☆简述动物细胞培养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及其应用前景3.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Ⅱ)☆举例说出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应用31主干回顾夯基固源稳固根基厚积薄发4[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植物细胞工程1.细胞工程(1)操作水平:。(2)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
专题讲座五新型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策略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形式,均遵照这样的推断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突破点由点到面、随时检验,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我们可以将推断题的解题方法及推理过程表示如下:推断题――→审题明显条件隐含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