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第二章”的相关文档,共5647条
  • (81)--第二章-17节-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

    (81)--第二章-17节-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

    三.特性基团(官能团)替代氢而连接在母体氢化物上的一些结构片段称为取代基,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即由母体氢化物的名称加这些取代基的名称为前缀或后缀所构成。取代基与母体以非碳-碳键相联者习惯上称作特性基团或官能(基)团(例外取代基-COOH,-CN),如-OH,=O,和–NH2。烯烃、炔烃、二烯烃2017命名注:碳-碳不饱和结构在非环化合物中可看作一种具官能性的基团(淡化官能团)。但在具最大非累积双键数的环状化合物(熳环(mannud...

    2024-06-0859727.5 KB0
  • (80)--第二章-16节-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80)--第二章-16节-杂环化合物的2017命名

    א-2017规则的修改原则(2017)二.母体氢化物(2017)母体氢化物-----烷烃命名母体氢化物-----环烃母体氢化物-----含杂原子单环氢化物1.Hantzsch-Widman(汉栖-魏德曼)杂环命名系统:对含杂原子的3-10元单环化合物,英文命名采用环中杂原子的数目和前缀名为前缀,再和表示环大小以及饱和度的后缀结合成化合物名。相应中文命名时,使用杂原子的元素名加杂。保留部分习惯使用:“噁”表示“氧杂”、“噻”表示“硫杂”、“唑”表...

    2024-06-0811006.5 KB0
  • (79)--第二章-15节-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

    (79)--第二章-15节-脂环烃的性质及制备

    五、脂环烃的性质和稳定性1.物理性质(自学为主)熔沸点:比相应的烷烃高,密度:0.68~0.86左右,比烷烃略高2.环烷烃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与烷烃相似)++Br2BrHBr×ÏÍâ¹â++Br2BrHBr紫外光在光或热的作用下,五个碳或以上的环烷烃与Br2发生取代反应(三、四元环易加成,产物不纯)机理:自由基取代(2)加成反应(开环,小环才有,越小越易加成)①催化加氢低碳环不稳定,易反应,五、六元环稳定+H2Ni,80oC+H2Ni,200oC+...

    2024-06-080505.2 KB0
  • (78)--第二章-14节-环己烷的构象

    (78)--第二章-14节-环己烷的构象

    四、环己烷的构象1.环己烷的两种极限构象HHHHHHHHHHHHHHHHHHHHHHHH123456123456椅式构象(chairform)99.9%船式构象(boatform)0.1%24KJ/mol椅式、船式存在平衡,室温下以椅式为主HHHHHHHHHHHH123456旗杆键C2-C3C6-C5HHHHHHHH165423重叠式(扭转张力范德华力)1.8Å船式a.角张力:109.50无b.扭转张力:重叠式有c.范得华力:有HHHHHHHHHHHH123456C4-C3C6-C1HHHHHHHH612543交叉式(范德华力)椅式a.角张力:109.50无b.扭转张力:交叉式...

    2024-06-081282.29 KB0
  • (77)--第二章-13节-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理论

    (77)--第二章-13节-环烷烃的结构、稳定性及张力理论

    三、环的结构及稳定性(简讲)1.环的稳定性规律环烷烃的燃烧热比较每个CH2(甲叉基)放热kJ/mol697686664659662n658从环丙烷—环己烷,每个CH2的燃烧热逐渐降低,环越小,内能越大,小环不稳定,六碳环以上的环烷烃平均在660KJ/mol,接近开链烃(656KJ/mol),大环稳定。张力能:与开链烃之差2.环烷烃的结构,张力学说(1)拜尔的张力学说(BaeyerStrainTheory)平面解释1885年,Baeyer根据碳四面体概念,提出环丙烷与环丁烷的键...

    2024-06-0811392.42 KB0
  • (76)--第二章-12节-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76)--第二章-12节-脂环烃的定义分类及2017命名

    §2-7脂环烃重点:小环(三、四元环)的化学性质环己烷(六元环)的稳定构象一、脂环烃的定义、分类1.定义:环状碳骨架,性质与脂肪烃有一定相似又有较大区别,与芳香烃区别较大2.分类:饱和脂环烃:环烷烃cycloalkane环烯烃cycloalkene环二烯烃环炔烃cycloalkyne(最小的环炔为8个碳,保持直线)不饱和脂环烃饱和性单环脂环烃多环脂环烃桥环烃: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中环:C8~C12大环:C13~小环:C3,C4普通环:C5,C6,...

    2024-06-0849583.18 KB0
  • (75)--第二章-11节-烷烃的来源与制备

    (75)--第二章-11节-烷烃的来源与制备

    §2-6烷烃的来源与制备一、烷烃的来源石油、煤、天然气自学二、烷烃的制备2.Corey-House反应二烷基铜锂与卤代烷反应2RX+2NaRR+2NaX产物:碳链增长一倍,适用于伯卤烷。(2o、3oRX易消除)RXLiRLiCuXR2CuLiRXRR1.Wurtz反应用于大分子量烷烃合成,产率高3.烯烃催化加氢见烯烃性质4.格氏试剂法见卤代烃Grignard试剂与活泼氢反应

    2024-06-081317.96 KB0
  • (74)--第二章-10节-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

    (74)--第二章-10节-卤代反应取向及其它取代反应

    3.卤代反应取向、自由基的稳定性其它烷烃的氯化(多种数据比较)CH3CHCH3Cl2hv,25oCCH3CHCH2ClCH3CCH3+Cl64%36%CH3CH3CH3选择性:2oH:1oH=4:1CH3CH2CH3Cl2hv,25oCCH3CH2CH2ClCH3CHCH3+Cl57%43%选择性:3oH:1oH=5:1氢的活泼性:3oH>2oH>1oH>CH4相对活性:5.03.81.0活化能比较X+RHR+HX链增长第一步(决速步)规律:越是稳定的自由基越容易生成(自由基C为SP2杂化)自由基稳定性:3oR>2oR>1oR>CH34.其它取代反应+RH+H2OH2SO4(浓)...

    2024-06-080417.87 KB0
  • (73)--第二章-9节-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73)--第二章-9节-烷烃的卤代反应及机理

    四、取代反应烷烃氢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取代反应为有机物最基本的反应之一1.卤代反应HalogenationRH+X2光照或加热RX+HXCH4+Cl2日光C+4HX爆炸CH4+Cl2漫射光CH3Cl+HXCH3ClCl2CH2Cl2Cl2CHCl3Cl2CCl4卤代反应活性:Cl2>Br2>I2(F2略)CH4+Cl2400~500oCCH3Cl++CCl4+HClF2:CH4+F2-80oC,无光C+HF室温下无法控制Br2:CH4+Br2CH3Br+HBrI2:CH4+I2不反应控制CH4,Cl2比例,可选择性制备产物2.甲烷卤代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类型自由基反应(均裂...

    2024-06-082449.73 KB0
  • (72)--第二章-8节-烷烃的氧化、异构化及裂化

    (72)--第二章-8节-烷烃的氧化、异构化及裂化

    §2-5烷烃的化学性质CH3CH2CH2CH2CH2CHHH键能CHCC415KJ/mol348KJ/mol相对较大烷烃性质稳定,在特殊条件下能发生取代等反应。键能相对较大一、氧化反应2.部分氧化催化生成含氧化合物:醇,醛,酸CnH2n+(3n+1)/2O2nCO2+(n+1)H2O+Q内燃机用油:C7~C191.燃烧HCHO+H2OCH4+O2(空气)Ni600oCCH4+O2(氧气)Cu∆,压力CH3OHRCH2CH2R’O2,錳盐120oC,1.5MPaRCOOH+R’COOH用于制肥皂概念氧化反应:加氧或失氢还原反应:失氧或加氢无电...

    2024-06-080340.02 KB0
  • (71)--第二章-7节-烷烃的物理性质

    (71)--第二章-7节-烷烃的物理性质

    §2-4烷烃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规律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沸点与分子间力有关分子间力静电引力诱导力色散力(为主):瞬时偶极而产生,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支链烷烃沸点低于同碳数直链烷烃:分支越多,分子间距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小。熔点规律C1-C3无规则,C4以上随分子量增加而升高但偶数碳者m.p高,奇数碳者m.p低。烷烃在结晶状态时,碳原子排列很有规律,碳链为锯齿形:分子间距离紧凑,分子间力大...

    2024-06-082393.51 KB0
  • (70)--第二章-6节-烷烃的构象有机化学

    (70)--第二章-6节-烷烃的构象有机化学

    §2-3烷烃的构象烷烃分子为曲折锯齿状空间立体结构构象(conformation)因σ键旋转引起各原子在空间的不同排布方式区别于构造:分子中原子的相互连接的次序与方式。一、乙烷的构象CH3–CH3(看成两甲基游离基合并成)两个碳原子由各自一个SP3杂化轨道交叠而形成σC-C键,两端基团可饶C-C键旋转,氢原子相对位置不固定,形成分子的不同构象。两种极端构象透视式斜对面HHHHHH交叉式(能量较低)HHHHHH重叠式(能量较高)纽曼(New...

    2024-06-082471.87 KB0
  • (69)--第二章-5节-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

    (69)--第二章-5节-次序规则、最低系列及烷烃2017命名

    (3)次序规则①比较原子序数大小,原子序数大的为“优先基团”。②如果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元素相同,则比较与它直接相连的几个原子,比较时按原子序数排列,先比较各组中最大的,仍相同,再顺序比较居中的、最小的。例:CH3CH2CH2–CH3CHCH3–>(C,C,H)(C,H,H)应用:如果有两个不同取代基,命名时按“次序规则”,较优基团后列出。注:选主链时,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等长的最长碳链时,以取代基最多的为主链。CH3CHCH3...

    2024-06-087462.62 KB0
  • (68)--第二章-4节-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68)--第二章-4节-烷烃的习惯命名、衍生物命名、系统命名

    二、烷烃的命名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简介IUPAC全称(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成立于1919年,是由世界各国化学会或科学院为会员单位组成的一个非赢利性质的学术机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并且新的化合物不断出现,根据1990年的统计,已知有机化合物的数量达2000万种以上。1860年–Kekule倡议和组织了国际会议讨论有机化合物命名。18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制订了一个命名原则。1911年–IUPAC...

    2024-06-080417.37 KB0
  • (67)--第二章-3节-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

    (67)--第二章-3节-碳原子分类及烷基的命名

    §2-2烷烃的命名化学史上有关化学物质的命名常常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化学的发展。欧洲炼金家的符号十七世纪炼金术士表示的砷十七世纪炼金术士表示的锑有机物相对于无机物的命名更复杂。一、烷基的命名1.碳原子分类:与周围结合的碳原子个数分类CH3CH2CHCH3CCH3CH3CH3伯碳仲碳叔碳季碳1碳2碳3碳4碳一级碳二级碳三级碳四级碳对应碳原子相连的氢为:伯氢、仲氢、叔氢(是否有季氢?)CH3CH2CHCH3CCH3CH3CH3伯氢仲...

    2024-06-080354.11 KB0
  • (66)--练习题-第二章有机合成

    (66)--练习题-第二章有机合成

    练习完成反应式练习完成反应式CCH3OCH2CH3Zn-Hg,HClZn-Hg,HCl回流回流CHOCH3OHOCH3CH3OHO122C6H5CHOTiCl4-ZnTHFH2OO2Mg-Hg,苯H2O3Mg苯CH3-C-CH3O-1/2Mg2二聚42CH3-C-CH3OCH3-COC-CH3OMgCH3CH32H2OCH3-COHC-CH3OHCH3CH3OHOHC6H5-CH-CH-C6H5OHOH43-50%5R-CC-R’H2/Ni,orPd,orPtRCH2CH2R’H2/Pd-CaCO3orPd-BaSO4orNiBRHRHCCRHRHCC硼氢化RCOOH~0oCRHRHCCNa,NH3RHRHCCLiAlH4(THF)(>90%)(90%)(82%)

    2024-06-080303 KB0
  • (66)--第二章-2节-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

    (66)--第二章-2节-烷烃的结构与同分异构

    二、甲烷的结构最简单的有机物,其三维结构的概念是整个有机物的基础。附:有机立体化学发展史1874年,范特霍夫(荷兰)提出碳四面体学说,起源于旋光异构体的认识。CCH3COOHHHOCHOOCCH3OHH乳酸:范特霍夫荷兰化学家(1901年,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杂化轨道:C1S22S22Px1Py1碳原子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若不加变动,只能形成两个共价键。电子衍射法证明:甲烷C-H键加长均为1.10Å,键角均为109.5°,分子无极性,为正四面体,...

    2024-06-082811.19 KB0
  • (65)--第二章-1节-甲烷的来源有机化学

    (65)--第二章-1节-甲烷的来源有机化学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烃:碳氢组合饱和脂肪烃不饱和脂肪烃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烃脂肪烃: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烷:parattin(缺乏活力)碳四价完全饱和来源:1)石油、天然气;2)动植物:植物表皮蜡(正C29H60(洋白菜),正C27H56(苹果皮))、一些昆虫的性外激素等。肖莱马(德国1834-1892)现代科学有机化学的奠基人之一§2-1烷烃的结构和同分异构烷烃的通式:CnH2n+2HCH2nHCH2亚甲基丙烷:C3H8propane乙烷:C2H6ethane甲烷:...

    2024-06-080730 KB0
  • (7.8)--第二章饱和烃有机化学

    (7.8)--第二章饱和烃有机化学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1.结构式结构式2.2.命名命名下一章:下一章:饱和烃(烷烃)饱和烃(烷烃)1.1.结构式结构式1.1路易士电子式HHClClHHCCHHHHHHElectron-dotstructureElectron-dotstructure(Lewisstructures)(Lewisstructures)(路易士电子式)(路易士电子式)NaCl¡Á有机化合物中不常用1.2构造式DashformulaDashformula(蛛网式)(蛛网式)CondensedformulaCondensedformula(构造式、构造式简式)(构造式、构造式简式)C...

    2024-06-0803.63 MB0
  • (6.20)--第二章 烯烃-3-烯烃的其它反应

    (6.20)--第二章 烯烃-3-烯烃的其它反应

    有机化学第三章单烯烃Alkene4、氧化反应H2O-OHOOMnO-CCMnO4-ÀäCCCCHOOHO用于鉴别碳碳不饱和键;收率低,一般不用于合成。1)用冷的高锰酸钾稀碱溶液氧化:(a)高锰酸钾的氧化顺式1,2-二醇得顺式邻二醇现象:高锰酸钾的紫色褪去,生成褐色的二氧化锰沉淀。H5C2CCH2CH3KMnO4,-OH,H2OH+H5C2COCH3CO2H5C2CCHCH3C2H5KMnO4,-OH,H2OH+H5C2COCH3CH3CH2COOH2)在较强烈的条件下氧化:(如加热或酸性条件)得酮、羧酸或CO2烯烃结构与氧化产物...

    2024-06-0801.41 M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