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中”的相关文档,共7934条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冈卷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黄冈卷答案

    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完成(1)-(3)小题。(6分)【甲】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誊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lín()选jué()择。【乙】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tuì()了色的神像面前fén()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

    2024-04-18125.28 KB0
  • 初中语文考试重点古诗词40首高效复习分主题记背

    初中语文考试重点古诗词40首高效复习分主题记背

    主题1思念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黄鹤楼唐崔颢昔...

    2024-04-18129.24 KB0
  • 初中语文考试阅读理解方法详述

    初中语文考试阅读理解方法详述

    01答题要点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

    2024-04-18020.69 KB0
  • 初中语文考试一轮复习诗词鉴赏阅读(七年级下)

    初中语文考试一轮复习诗词鉴赏阅读(七年级下)

    阅读下面这首叙事诗,完成下列小题。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

    2024-04-18024.25 KB0
  • 初中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套路

    初中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套路

    01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

    2024-04-18022.93 KB0
  •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初中语文考试文言文17个重点虚词总结

    一、之01、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③怅恨久之。02、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

    2024-04-18020.81 KB0
  • 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常见可写题材一览表(附记叙文模板+12种开头+12种结尾)

    初中语文考试记叙文常见可写题材一览表(附记叙文模板+12种开头+12种结尾)

    011.记叙一件完整的事,从一件事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选取的事,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1)通过自己学习绘画,刻苦自励,认识到绘画犹如爬山,一步步必须付出特别的代价。可以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不太感兴趣,之后受到启迪,画泰山看到了挑山工,认识到学习犹如挑山工,要经过十八盘,才会成功。(2)可以选取自己学习游泳、书法、钢琴等刻苦努力、思想变化的事实,来反映—件事情必须持之以恒才会成功的道理。(3...

    2024-04-18130.05 KB0
  •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古诗词鉴赏题型汇总

    初中语文考试常考古诗词鉴赏题型汇总

    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浣溪沙...

    2024-04-18220.64 KB0
  • 初中语文考试77个基础知识点

    初中语文考试77个基础知识点

    语文知识点20条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

    2024-04-18124.48 KB0
  • 初中语文考试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

    初中语文考试18个文言虚词经典用法解析清单

    而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过秦论》)(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五)表示假设...

    2024-04-18023.62 KB0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练习卷答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练习卷答案

    一、方法指导:病句修改的一些技巧1.句子中有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时,可以考虑:(修饰名词的成分叫定语,修饰动词或者形容词的成分叫状语)①语序是否得当。例①: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②是否缺少宾语中心词。例②: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也难不倒你。2.句子中含有否定词时,要考虑是否误用多重否定。例:妈妈在苏南打工,我无时无刻没有不想念她。3.句子以“通过”、“经过”、“在...

    2024-04-18021.29 KB0
  • 初中语文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九年级三顾茅庐原文及翻译

    三顾茅庐原文:却说玄德正安排礼物,欲往隆中谒诸葛亮,忽人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玄德曰:“此莫非即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视之,乃司马徽也。玄德大喜,请入后堂高坐,拜问曰:“备自别仙颜,因军务倥偬,有失拜访。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徽曰:“闻徐元直在此,特来一会。”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似母遣人驰书,唤回许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计矣!吾素闻徐母最贤,虽为操所...

    2024-04-18026.61 KB0
  •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024-04-18022.11 KB0
  •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字义

    初中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字义

    生活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8、字:女子许嫁。学习修养1、工:擅长。工擅文。2...

    2024-04-18022.28 KB0
  •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名著导读大合集

    初中语文常考文学名著导读大合集

    一、《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1、《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亚米锲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2、《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个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为中心。3、《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故事,大概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爱国故...

    2024-04-18122.94 KB0
  •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

    初中语文必考23篇文言文情境默写

    1.《论语》十二章》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论语》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恼怒: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

    2024-04-18022.29 KB0
  •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篇目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篇目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

    2024-04-18028.13 KB0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黄冈卷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黄冈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18分)1.将下面词句正确、工整、美观、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扬真善美灭假恶丑2.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藻井(zǎo)寒禁(jìn)仄歪(zè)锐不可当(dǎng)B.箱箧(qiè)荒谬(niù)鞠躬(jū)张皇失错(cuò)C.震悚(shǒng)絮说(xù)轩谢(xiè)惟妙惟肖(xiào)D.尴尬(gān)滞笨(zhì)蹒跚(shān)草长莺飞(zhǎng)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不要,也不要说自己...

    2024-04-18024.55 KB0
  • 初中语文100句古诗词,全面覆盖98%考点

    初中语文100句古诗词,全面覆盖98%考点

    (一)哲理诗句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2024-04-18126.71 KB0
  • 初中语文20本名著导读精华内容

    初中语文20本名著导读精华内容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者:吴承恩(明)(1)主要内容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他们一路上降妖除魔历尽艰险,取得真经,修成正果。(2)主要人物形象①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但胆小怕事,迂腐,鉴别能力差;②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③猪八戒:憨厚淳朴、作战勇敢、不畏妖魔,但贪吃好睡、滑稽荒唐,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

    2024-04-18029.31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