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初中”的相关文档,共7728条
  •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大汇编(人教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024-09-030156.04 KB0
  • 【2024初中76】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4初中76】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2、...

    2024-09-030467 KB0
  • 【2024初中40】初中英语 语法涨分 训练密码

    【2024初中40】初中英语 语法涨分 训练密码

    初中英语语法涨分训练密码(1)名词考点集汇,讲解和训练一、名词【考点直击】1.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2.名词所有格的构成及用法;3.近义名词的辨析。【名师点睛】一、名词的数1.单数和复数可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复数形式通常是在单数形式后加词尾“-s”构成,其主要变法如下:(1)一般情况在词尾加-s,例如:book→books,girl→girls,boy→boys,pen→pens,doctor→doctors,boy→boys。(2)以s,x,ch...

    2024-09-0301.03 MB0
  • 【2024初中28】初三英语课本全册重点词组

    【2024初中28】初三英语课本全册重点词组

    Unit1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1.goodlearners优秀的学习者2.workwithfriends和朋友一起学习3.studyforatest备考4.haveconversationswith与交谈5.speakingskills口语技巧6.alittle有点儿7.atfirst起初起先8.thesecretto..........的秘诀9.becauseof因为10.aswell也11.lookup查阅;抬头看12.sothat以便,为了13.themeaningof的意思14.makemistakes犯错误15.talkto交谈16.dependon依靠依赖17.incommon共有的18.payattentionto...

    2024-09-030342.5 KB0
  • 【2024初中14】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初中14】物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1页共38页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

    2024-09-0301.48 MB0
  • 【2024】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2024】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初中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目录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第一章有理数......................................................................................................................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024-09-0301.77 MB0
  • 初中语文作文摘抄:三毛的50句经典美文素材

    初中语文作文摘抄:三毛的50句经典美文素材

    1、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2、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3、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4、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5、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

    2024-08-31117.15 KB0
  • 初中语文作文素材:文学名著开场白

    初中语文作文素材:文学名著开场白

    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调寄《临江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2.《双城记》查尔斯狄更斯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

    2024-08-31017.34 KB0
  • 初中语文作文素材:世界名著100句经典名言

    初中语文作文素材:世界名著100句经典名言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2.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3.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4.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

    2024-08-31021.49 KB0
  • 初中语文作文24个过渡金句

    初中语文作文24个过渡金句

    过渡句点拨01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点拨:这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经典句子,意为发生的事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我们不管是好是坏,都不必再过多惦记,而要坦然面对,迎接未来。常用于总结过去,告别往事,展望未来,迎接新生。同类句: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惧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0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点拨:出自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可用在写完名人事例,引出“我辈”的志向与做...

    2024-08-31015.46 KB0
  • 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

    初中语文重点文体知识梳理

    1.记叙文六要素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作用概括文章内容、归纳故事情节。举例(统编八上)《背影》内容概括:冬日的一个下午(时间),在南京火车站(地点),“我”(人物)坐火车去北京(起因),父亲(人物)来车站送“我”(经过),“我”看着父亲离开的背影,发出“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的感慨(结果)。2.常见类型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多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2024-08-31024.44 KB0
  • 初中语文整理:32个满分作文闪光句子

    初中语文整理:32个满分作文闪光句子

    开篇明旨,或点题的佳句1、蔚蓝的星球,不息旋转,壮阔的大海,白浪滔天;涓涓的小河,流过田野、乡村和城镇。这些都是生命活力的表现。——河北省考生《生命在你手中》2、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河北省学生《把握青春》3、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

    2024-08-31017.08 KB0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要点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要点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

    2024-08-31014.99 KB0
  •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归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归类

    语文阅读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

    2024-08-31014.23 KB0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和判断病句的15个实用方法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和判断病句的15个实用方法

    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出现在我眼前。【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主谓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教导”和谓语中心语“出现”不搭配。将“循循善诱的教导”删去即可。2动宾搭配不当例:我们参观了这个学校开展学英雄活动的经验。【解析】这句话的病因在于动宾搭配不当,谓语中心语“参观”和宾语中心语“经验”不搭配。将“参观”改为“学习”即可。3主宾搭配不当例:冬天的济南是晴朗无...

    2024-08-31114.01 KB0
  •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第一册】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

    2024-08-31015.73 KB0
  • 初中语文三年课本中的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语文三年课本中的文学常识总结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现代文化的奠基人。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著名短篇小说《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记《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等。《朝花夕拾》是鲁讯写于1926年2月间的散文集,共10篇。《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朝花夕...

    2024-08-31027.05 KB0
  • 初中语文七下古诗文复习材料(重点字词、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初中语文七下古诗文复习材料(重点字词、理解性默写)有答案

    《孙权劝学》初,权谓(对说,告诉)吕蒙曰:“卿今(现在)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托)以(用)军中多务(事务)。权曰:“孤岂(难道)欲(想要)卿治经为博士邪(同“耶”,语气词)!但(只是)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认为)大有所益。”蒙乃(于是,就)始(开始)就学。及(等到)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024-08-31023.35 KB0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字词汇总

    七年级(上)1.《春》嗡(wēng)朗润(lǎngrùn)酝酿(yùnniàng)卖弄(màinòng)喉咙(hóulóng)应和(yìnghè)嘹亮(liáoliàng)烘托(hōngtuō)静默(jìngmò)风筝(fēngzhēng)抖擞(dǒusǒu)健壮(jianzhuàng)宛转(wǎnzhuǎn)黄晕(huángyùn)蓑(suō)笠(lì)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呼朋引伴(hūpéngyǐnbàn)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zhǎn)2.《济南的冬天》镶(xiāng)单单(dā...

    2024-08-31025.22 KB0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总结

    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选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为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语言大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3.《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

    2024-08-31015.54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