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猜想氏族取火钻孔缝衣衣裳指南车嫘祖华夏族首领禅让制治水夏朝夏朝中秋后羿月亮山顶洞人黄帝禹嫦娥1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单元2禹死后夏朝的王位是如何继承的?有何影响?夏朝的统治中心在那里?夏是怎样管理国家的?夏朝最后一个王是谁?为什么在他统治时期夏朝走上了灭亡?3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禹,B.C.2070年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公天下家天下3、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城堡、宫殿、政府机构、军队...
1945年8月15月,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美国空军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推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有人说:“中国抗日战争能取得最后胜利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1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目标2:...
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1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2.认识商鞅变法的特点。1.重点: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及变法的全面性及彻底性等特点。2.难点:分析商鞅变法的特点。21.早年立志:商鞅出生于卫国贵族家庭,热衷于__________,有强烈的从政愿望。2.初投魏国:不受________重用。3.弃魏投秦:________求贤若渴,商鞅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主张,得到重用。知识点一秦国政坛唱主角的...
第三部分专题探究篇1专题十一近代以来引领社会进步的先进理论——宣讲十九大,共筑中国梦23•热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于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所作的关于中共十九大会议情况和会议精神的报告,并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会议完全拥护习近平同志代...
第2课苏联的崛起1课标要求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2一、理想与成就1.理想: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农业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国。2.过程:年底,苏联以优先发展的方针,启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年起,苏联开始实施第个“五年计划”。3.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到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苏联由一个...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2二一一、新时代的曙光1.二月革命(1)时间:年月。(2)结果:推翻统治,出现了与两个政权同时存在的局面。2.十月革命(1)背景: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②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受到工人和士兵的欢迎。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的方针。19173沙皇专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列宁武装起义3二一(2)经过:①19...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第8课新文化运动第8课丨新文化运动1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拓展延伸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前期)1.兴起标志:_______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2.主要阵地:________。3.运动中心:________。4.主要代表人物: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等。5.旗帜或口号:____________。6.前期的主要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单元整合12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调整变化及成因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原因: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拒绝承认新中国,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当时的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维护自身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选择。2.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中国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原因:中美仍然处于敌对紧张的状态,中苏关...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一、选择题1.2017年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聚焦精准扶贫。回顾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国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A.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准备B.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C.讨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D.实行工作中心转移A2一、选择题2.“南湖航船劈波斩浪终于开创了共和国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
第二十六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12013—2017年中考命题分析与2018年趋势预测考点内容年份题型题号分值命题趋势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016年单项选择102分本单元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欧洲联合的过程及意义、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及原因等。题型多样,以单项选择、材料解析、活动与探究为主欧洲联盟2015年活动与探究17(2)6分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014年单项选择102分2考点1考点2考点3考...
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背景(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3)1981年9月,发表《关于,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明了实现祖国统一的九条方针。告台湾同胞书叶剑英台湾回归祖国12.形成及确立(1)提出...
温故: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请求将战败国德国侵占我国的胶东半岛归还我国,但会议将之转给日本.1旧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不平等•不独立•不自主<总结历史>2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3独立、自主、和平4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交系。51949年10月2日...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与经济1本专题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就内容组成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主线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在该主线下,自秦至明清统治者处理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措施,是其主要内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主线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在该主线下,各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其主要内容。就2命题趋势而言,中国古代政治史中秦皇、汉武、元、明、清几个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
第21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近代科技文化重难突破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点整合考点聚焦考点聚焦1考点整合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点聚焦第21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近代科技文化建设与外交成就2考点聚焦考点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形成世界新的工业位次,依次是美、、英、法。第21课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近代科技文化建设与外交成就德重难突破考点整合考...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第18课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1317589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纪年表2一、人口南迁与东晋南朝政局1.人口南迁2.东晋南朝政局二、淝水之战三、江南经济的发展1.原因2.表现3.影响3请看图回答:西汉时,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西汉末年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图公元2年的户数比较,北方户数为965万户,南方仅有111万户,南方户数仅占全国的10.3%。江南卑湿,丈夫早夭。——(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
历史人民教育八年级下册12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5知识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是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典例,它首先出现在(B)A.广东深圳B.安徽凤阳C.上海浦东D.江苏南通2.阅读下列表格,你认为人均口粮和人均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收入1976年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132300斤800斤200元A.人民公社的建立B.生产方式的改革C.土地改革的完成D...
第12课东汉的兴与衰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秦汉1课标要求:•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2(一)光武中兴1、西汉灭亡:原因:西汉后期,统治阶级腐朽,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外戚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但王莽政权很快被农民起义推翻。2、东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3、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4、汉光武帝建立东汉以后,解放奴婢,清查户口田地整顿...
专题十大国史与大国关系——美国签署制裁俄罗斯等三国法案12017年7月25日和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通过一项法案,对俄罗斯以及伊朗、朝鲜施加新的制裁。7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755名美国外交官必须离开俄罗斯。8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对俄罗斯、伊朗、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对俄制裁内容包括奥巴马时期6项制裁俄罗斯的行政令涉及能源、军工、银行等行业。根据议案,美国将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