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明清小说。1一、《红楼梦》1.作者:;初名:《石头记》。2.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知识要点首页末页曹雪芹封建社会24.社会意义: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2二一一、慕尼黑阴谋1.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2.内容: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史称“”。3.影响:慕尼黑阴谋把政策推向顶峰,它使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力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1938慕尼黑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慕尼黑阴谋绥靖法西斯反法西斯...
主题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一部分教材梳理中国古代史1考情分析命题规律考查年份考查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中考热度2015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选择题32016半坡居民半坡居民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选择题32017新石器时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选择题3分封制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选择题32备考指导通过对近三年的广东中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本主题考查的内容较少,不是重点,但每年都有考查,...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背景: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必考部分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课时名片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考纲明示: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板块一主干梳理巧点妙拨3[主干知识理一理]一、秦朝统一1.条件(1)各诸侯国力图通过统一天下,形成局部统一。(2)人民渴望统一。(3)秦国经过日益强大。2.经过: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于公元前年,建立中国...
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1预习检测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和()情况,中国共产党将()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在()领导下,在()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和自治()。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行使()权。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现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统一少数民族聚居民族聚居区域机关当地...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学习要点(1)五四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3)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五四风雷1.导火线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但和会...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21.目的(原因):(1)新解放区的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为满足广大农民想要获得的要求,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巩固新生人民政权。2.时间:—年。知识要点首页末页土地1950195233.内容:...
专题五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法治中国建设是中国长治久安之策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司法公正,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强化权力运行制约...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歌颂的老人是谁?他对中国有什么巨大贡献呢?”2时间会议内容提出中共十二大发展中共十三大成熟南方谈话确立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日本的大化改新■阿拉伯的兴起■课堂小结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1东亚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西亚游牧的阿拉伯从沙漠中崛起,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建立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连接了东方和西方。日本和阿拉伯是怎样翻开他们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去了解它们走向兴盛的历史。阿拉伯半岛南部的鲁卜哈里沙漠导入日本富士山2日本的大化改新3古代日本4汉委奴国王金...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1了解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23小组合作,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1)改革和开放是牵引中国前进的两个车头,到2018年,它们引领中国前行了多少个春秋?40个春秋。4(2)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统计数据显示,...
第十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学案30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2[考纲要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课标提示]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考点解读活化思维02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创新微课以微知著03课时作业随堂训练知能巩固044主干整...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五世界近代史第七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1882年1907年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7月底1916年凡尔登战役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形成三国协约形成时空观念2【中外对比】世界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2.交战双方:“三国同盟”(败)与“三国协约”(胜)3.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4.影响:给人类带来灾难,改变欧洲格局,诞生第一个社会主...
知识要点难点释疑目标导航首页末页历史图片历史第三单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1课经济体制改革解题技巧过关训练1目标导航首页末页课程标准考纲要求了解农村改革的发展。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2一、农村的改革1.背景:中共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2.概况:年初,、四川两省率先允许和支持农民经营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采取...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右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C)A.1949年B.1999年C.2009年D.1951年32.导学号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B)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