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千秋功过秦始皇2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创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的主要史实。1.重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2.难点:全面评价秦始皇。3知识点一“秦王扫六合”1.条件(1)国力强大: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2)重用人才:重用、王翦等杰出人才。(3)制定战略:制定正确的统一方略,开展大规模的统一战争。(4)顺应潮流:适应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上册第三单元古代东西方文明及其交往第8课古代东西方的冲突与交往1学习目标学习重点1.能够简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大致过程。2.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分析东西方之间的战争和和平交流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作用和影响。2亚历山大大帝是古代马其顿王国的国王,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曾师从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18岁随父出征,20...
第2课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2.学习要点(1)“九十五条论纲”。(2)宗教改革的内容。(3)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改革的背景1.天主教会在德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1)原因——德国经济落后,政治分裂:①经济上,16世纪初,德意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严重阻...
人教版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先后有24个皇帝在这里登基坐殿。下列皇帝中,不在24个之列的是()A.明成祖朱棣B.康熙皇帝C.朱元璋D.雍正帝2.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丞相分别在绳子的两端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中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秦始皇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CD23.在经济全球化迅猛扩张的今天,郑和下...
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1第10课“冷战”与“热战”2课标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3一、“铁幕”降临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随着力量的不断发展,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以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序幕1946年,发表“铁幕”演说,实...
九年级历史下册(RJ•安徽)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段考复习1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限、发现意义。2.元谋人的生活状况二、北京人的发现1.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限、遗址意义。2.北京人的特征:外貌特征、生产生活特征。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限。2.山顶洞人的生活生产状况2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一、对比记忆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A.距今年限B.地理位置C.房屋特点D.主要...
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1预习导引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2.认识李四光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1.重点:李四光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的杰出成就和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要贡献。2.难点:李四光能够成为中国科技界一面旗帜的主观与客观原因。2一、留学归来报效祖国1.接受良好教育:出生于清末湖北省黄冈县一个农村教师家庭,13岁他考入武昌高等小学。2.留学日本:被选送到______留学。经过三年普通科学...
专题一梭伦改革1课标要求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2雅典往何处去第1课3目标导航1.梭伦改革前的阶级矛盾。(重点)2.认识梭伦当选执政官的因素和改革的必要性。(难点)4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化探究——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随堂巩固——会做题才是硬道理5自主学习基...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农奴制的危机■农奴制的废除■俄国的扩张■课堂小结俄国农奴制的废除1导入彼得一世彼得一世(1672—1725),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他在位期间,积极向西方学习,兴办工场,振兴贸易;改革军制,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积极对外扩张,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营建新都圣彼得堡。他的统治为近代俄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沙皇俄国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却仍然封闭保守,民穷国弱,远远落后于欧...
单元整合12一、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历程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特征是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两极格局又经历了形成、动摇与结束三个阶段。1.形成:从雅尔塔体系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是以美苏两极为基础。(2)20世纪50年代前后发展为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3)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32.动摇: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两极格局的动摇是多种力...
板块12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阶段特征主干排查随堂演练阶段特征明确阶段掌握特征阶段1949~1956年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56~1976年现代化建设的曲折与延误特征政治三大政治制度确立,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继续发展完善,“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经济“”通过实施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加强民主与法治加强民主与法治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三大南巡讲话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五大1978197819821982198719871992初1992初199219921997199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哪些内容?2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
人教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庆节为什么要放假吗?你们知道国庆节的来历吗?导学习目标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2、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3、西藏和平解决的基本史实;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重难点重点:比较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与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异同难点:分析归纳新政协召开的历史意义自主学习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2、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1栏目导航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预习巩固训练中考链接拓展阅读2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2.通过皇权强化的措施和“八股取士”的影响,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3.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3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和“八股取士”的影响。难点: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4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1)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专题学习总结1知识导图整体架构学会解题体验高考线索归纳思维整合内容索引2知识导图整体架构34线索归纳思维整合5一、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历史必然性19世纪以来,俄国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开始瓦解,商品经济得以发展,农村中代役租形式和雇佣生产方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村中萌芽,先进的生产技术得以逐渐应用,专制制度的统治也显现出危机的迹象。所有这些都表明,长期统治俄国的封建农奴制经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