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1.简述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和巨大理论贡献;2.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作用;3.感受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伟大气魄;体会邓小平不懈追求真理和求实的品质。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学习伟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说明:《人物》“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制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清单一美国政治上的冷战杜鲁门主义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1(2)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题为《》的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3)希腊、发生政治危机,英国要求美国立即向希腊提供援助。2.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表示要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运用自己强大的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3.影响实际上是一篇冷战宣言,它标志着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和平砥柱土耳其共产主义2美...
第八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考点一“一五”计划及第一部宪法(3年1考)1.第一个五年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起止时间:1953~1957年。2(3)基本任务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重工业3【温馨提示】我国“一五”计划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不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失调。4(4)主...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第4课丨八国联军侵华1知识梳理知识梳理拓展延伸一、义和团运动1.兴起: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首先在________兴起。2.斗争矛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口号:“扶清灭洋”。4.性质: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山东第4课丨八国联军侵华2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时间:1900年—1901年。2.简单经过:1900年6月,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和清...
第10课新文化运动1课标要求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2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背景: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一股封建复古逆流。2.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4.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5.旗帜:民主和科学。6.主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与愚昧。二、“打孔家店”1.主张...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2◆核心解读明清的一些小说、戏剧都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的原因是什么?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社会中出现的反封建因素,必然导致文学、艺术领域带有反封建色彩。3◆释疑解难《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不仅仅是因为它...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课程标准学法指导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梳理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探究其变化的实质和影响。2.以英国为例,分析“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及影响。3.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第三产业和“新经济”兴起的原因及作用。2知识点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黄金时期”的出现(1)时间: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
第3课美苏争霸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2.学习要点(1)分析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2)了解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美苏争霸的缓和与紧张的变化。(3)归纳各阶段美苏的战略态势。(4)理解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的影响。2一、美苏对峙1.形成背景(1)美国对苏政策调整:①斯大林逝世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逐“步软化”苏联...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学案19古代商业的发展2[考纲要求]商业的发展。[课标提示]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3考点解读活化思维02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创新微课以微知著03课时作业随堂训练知能巩固044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条分缕析固本培元双基落实自主学习5[主干知识理一理]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62.市的变迁73.城市的发展(1)原因: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
古代政治制度1核心考点考试题型考查频率古代政治制度选择材料分析判断填图★★★★2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度C.郡县制度D.行省制度C禅让制王位世袭制权利传承的方法和原则中央管理地方,即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分封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松散3在《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讨论环节中,某学...
单元整合1知识网络2综合归纳一、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变化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的变化尤其明显第二次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中华...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第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学习目标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造成的严重后果。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史实和危害。3.简述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及其贡献。2知识网络北京鼓足干劲经济规律1961调整阶级斗争九一三事件最严重3知识网络物质王进喜人造地球卫星4一、单项选择题1.“探索开新路定方针,实施‘二五’,物质增,文化更繁荣。千年计,国强民富,继续长征。”这是对下列哪一次会议的描述?()A.中共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温故而知新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隋朝末年,的残暴统治,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爆发。2.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这个时期,唐朝进入鼎力时期,史称。陈胜吴广起义隋炀帝开元“开元盛世”1荔枝是岭南水果,但保鲜时间很短,杨贵妃非常爱吃。唐玄宗不惜跑死很多的人和马来运荔枝。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会给唐朝带来什么影响,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
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1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识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基本含义、法律依据,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深远意义。2.理解香港、澳门的回归从根本上讲是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3.识记台湾问题的几个重要点:《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汪辜会谈、《反分裂国家法》等,认识海峡两岸关系的新进展。2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思想萌生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2二一一、赫鲁晓夫改革1.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内容:主要针对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采取了一些经济、政治方面的改革措施。3.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3二一二、苏联的解体1.戈尔巴乔夫改革(1)经济:把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2)政治:由变为,国家权力分散。2.苏联的解体(1)背景:的政治改革使各加盟共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中国现代史1时空观念1984年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1999年12月20日1997年7月1日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2面对面”过“考点一考点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识记)民族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民族管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由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