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1第1课西方专制主义理论2[课程标准]了解托马斯阿奎那“君权神圣”和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君权神授”等君主专制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君主专制统治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3一阿奎那的“君权神圣”思想1.产生背景(1)基督教会是中世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教权高于王权。(2)13世纪以来,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世俗社会的力量不断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42.主要目的维护教会...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党和人民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呢?1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2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3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4•大会分析指出我国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两个需要和两个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你能说出来吗?现实状况需要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落后的农业国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经济文化落后矛盾人民的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矛盾5左图中的总路线...
第五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学案17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2[考纲要求]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课标提示]1.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2.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3考点解读活化思维02主干整合夯实基础01创新微课以微...
第三篇世界近代史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1中考考点备查经典题解析易错题分析中考考点备查2中考考点备查经典题解析易错题分析1.实行1861年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2.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实质:是一次沙皇政府与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5.最大作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3中考考点备查...
板块6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主义阶段特征主干排查随堂演练阶段特征明确阶段掌握特征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特征经济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现代工厂建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导,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大企业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模式;资本主义国家完成...
第24课文学艺术的成就1课标要求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2一二三一、文学家鲁迅、茅盾1.鲁迅(1)作品:《狂人日记》是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2)成就:在小说、杂文、散文和外国文学翻译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2.茅盾:创作的《子夜》等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3一二三二、画家徐悲鸿、齐白石1.徐悲鸿(1)简介: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画家。(2)特点:创造了新的中国画艺术。(3)代表作:...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预习课件1【课标要求】•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2【学习目标】•①知道隋朝建立、统一与灭亡的史实,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②掌握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③知道科举制创建的史实,理解科举制开创的影响。3【学习重点】•贞观之治•...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单元提能自主学习课21时空坐标认读32热考命题主线主线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知识主线历程地位原因春秋战国的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需要4历程地位原因秦朝处于受压制时期“焚书坑儒”,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
近代的清王朝,遭受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清朝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呢?4《洋务运动与民办工业》1目标1:①通读教材,能够独立自主正确完成填空;②能够发现疑点、难点,提出问题;③能够积极回答同学提出的各种问题与疑点。目标2:知道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代表人物、前期后期的口号。(重点)目标3:知道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哪些,近代海防的建设情况(...
1[三线交织建通史]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2[三层精研明高考]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考多少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探索的考查,全国卷选择题一般就一道,集中在31题上。非选择题命题较少,仅2015年全国卷Ⅱ第41题以开放性试题考查节假日变化,全国卷Ⅰ、Ⅲ没有涉及。3考什么非选择题常考主题选择题常考区域(1)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2)人口政策和人口问题(3)社会生活的变迁(1)新中国外交政策(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曲折...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早期介绍(1)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2)革命党人朱执信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3)一些无政府主义者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梁启超12.系统传播(1)原因: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的方向和性质。(2)人物:李大钊。(3)活动:①1918年11月发表《》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指出十月革命是...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于丹《论语》心得1孔子2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孔子周游列国图3焚书坑(唐)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对传统儒学产生怎样的影响?沉重打击,进入低潮4汉武帝董仲舒儒学的兴起5——《汉书•董仲舒传》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版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618年,______称帝,建立_____,定都长安,随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李渊唐朝2.贞观之治:(1)措施:①政治上:进一步完善___________,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__________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_...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1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情境导入课程目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人们最熟悉的诗句之一,它时刻提醒人们:困苦孕育着希望,寒冬过后,就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这一诗句,是英国诗人雪莱留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雪莱的作品,是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杰出代表。你知道在当时的文化界,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文学流派吗?1.理解掌握:知道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