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检测Occupationalhealthtesting是指用人单位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其工作场所(车间/装置/生产线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开展全面识别和检测,并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对劳动者接触水平进行判定的一种技术服务活动。定期检测的岗位应包括用人单位在册职工和劳务派遣工工作岗位。检测岗位Occupationalhealthtesting是指将作业类型、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班制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相同,以及影响接触...
一、职业卫生调查的目的和意义:1、目的:①了解工厂企业的基本情况;②了解工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③初步了解劳动者健康状况;④了解职业病危害的程度;⑤了解工厂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情况;⑥了解工厂企业职业卫生防护情况;2、意义:①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基本资料;②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必要的信息;③为企业健康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④为卫生部门及有关部门对工厂企业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⑤为卫生行政部门及其他部门...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是依法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从工业生产起始阶段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到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诸多方面。按监督实施的阶段,可分为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卫生监督两大项。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实施分类:1、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包括对工作场所职...
一、职业病与职业危害因素的概念: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由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病称法定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可概括为: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二、职业病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一)生产性粉尘与尘肺1.生产性粉尘在生产中,与生产过程有关而产生的粉尘叫做生产性粉尘。根据...
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也是企业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列举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要求和控制原则两个方面,希望对企业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些帮助: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要求:1、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接受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2、用人单位(煤矿除外)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卫生健康...
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是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前提,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其他工作,如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工程改造,设备、工艺更新,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等工作,都与此密切相关。这项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所以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只有取得相应资质的机构,才能从事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与评价工作。但是,取得这项资质的机构大多是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一、应急救援机构: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劳动定员设计应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站)编制和人员定员。①应急救援机构(站)可设在厂区内的医务所或卫生所内,设在厂区外的应考虑应急救援机构(站)与生产企业的距离及最佳响应时间。②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急救人员的人数宜根据工作场所的规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点、劳动者人数,按照0.1%~5%的比例配备,并对急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2、剧毒或高毒物质的生产企业应设置紧急...
职业性高原病高原一般是指使人体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的海拔三千米以上地域,高原空气稀薄,初次进入可能会产生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失眠、心跳加快等一系列反应。严重者甚至会患高原病,对高原低氧环境不能适应而发生的疾病称高原病。职业性高原病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导致的高原病。相关职业人群主要有因高原经济开发、国防建设而由平原进入高原的各类工作人员、边防站、以及科学考察探险人员等。职业性高原...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运行控制一、运行控制的基本内容运行控制是指挥照目标、指标及有关程序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转,保证体系各方面正确而有效地运行。运行控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际的运作过程,也是逐步实现目标、指标的过程。运行控制的内容包括:作业场所危险源辨识、评价,产品和工艺设计安全、作业许可证制度(有限空间、动火、挖掘等),设备维护保养,安全设备与个人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物料搬运与...
一、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覆盖公司所有部门、车间的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至少包括: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和外来访问者)的活动;3、作业场所内的设备、设施(包括外界提供的设备、设施);4、以往活动的遗留问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在煤化工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人员、作业环境和条件等方面发生变更的情况。5、生产过程识别活动应包括:①生产准备阶段(人、机、料、法、环进场...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是对这些有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估和控制的过程。专家表示,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有助于了解工作场所环境质量,为制定有效的职业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对空气中粉尘浓度的监测,可以判断作业环境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粉尘浓度,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不当的布局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职业病的发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2021)第5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中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应当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等。一、防尘防毒设备的布局要求:1、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职业危害因素,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或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产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本文将探讨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它们在不同行业中的分布情况:一、按来源分类:通常,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分析历年的中毒案例,我国刺激性气体中毒案件以春、夏两季为高发期。主要毒物为氯气中毒,其次是无机酸、氨气和光气。从行业看,中毒案高发为化工行业,其次是纺织与服装工业、制造、服务与商业和水处理,再次是食品酿造、运输与仓储。刺激性气体是对眼睛、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常见的有氯气、氨气、光气、氮氧化物、氯化氢等,对人的损伤以局部刺激、损害为主,损害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吸入毒物的浓度、吸收...
ICS13.100CCSC60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2227—2024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纯音听阈测试Qualitycontrolspecificationforoccupationalhealthexaminations—Pure-toneAudiometry2024-03-25发布2024-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2227—2024I目次前言..................................................................................II1范围..........................................
ICS13.100CCSC52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947—2024代替DB11/T947—2013机动车维修场所职业卫生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ofoccupationalhealthformotorvehiclemaintenanceandrepairworkplace2024-03-25发布2024-07-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947—2024I目次前言..................................................................................II1范围..........................
ICS03.080.99B0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825—2017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规范TrainingInstructorsofnewoccupationalfamerStandard2017-12-11发布2018-04-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2/T2825—2017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云学、李蔚、杨晓君、李伟、何...
前言:优秀项目经理必须掌握的:工地沟通的七大技巧,学会了这些,你就能迅速提高你的威望了,多学百利无一害!正文:一.不要说“但是”,而要说“而且”试想你很赞成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会说:“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须”本来说话字字千金伶牙俐齿的你,这样子一说,这种认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说出一个比较具体的希望来表达你的赞赏和建议,比如说:“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而且,如果在这里再稍微改动一下的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