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三角函数的定义、诱导公式及基本关系1.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sinα=y,cosα=x,tanα=yx.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2.同角关系:sin2α+cos2α=1,sinαcosα=tanα.3.诱导公式:在kπ2+α,k∈Z的诱导公式中“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例1(1)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上一点P(-4,3),则cos...
专题过关检测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保分专题(十二)选修4-5不等式选讲[全国卷3年考情分析]年份卷别考查内容及考题位置命题分析2017卷Ⅰ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求参数的取值范围T231.不等式选讲是高考的选考内容之一,考查的重点是不等式的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等,命题的热点是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以及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的综合问题的求解.2.此部分命题形式单一、稳定,难度中等,备考本部分内容时应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卷Ⅱ...
1试卷题号考点备考建议I13、16、3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融资、企业经营与发展II1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2017III14就业I13、15投资理财、企业II无无2016III无无I无无2015II12、14、38(2)投资理财、商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把握高频考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政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投资理财知识强化热考题型:措施类、意义类关注焦点问题: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双创”234[...
1一5大方法速判句内层次题解题信息分布在本句内,在读懂文意的前提下,利用本句的一些解题信息就可直接做答。对于此类题目,可边读边填,将原文信息尽量复原。1.利用习惯搭配及固定结构解题完形填空中经常会考查一些固定结构、固定句式,这时考生就需要运用习惯搭配及固定结构来解题。2[典例](2017全国卷Ⅰ)Ithenmadeitapointto__55__thosemeetingsandlearnallIcould.A.chairB.sponsorC.attendD.organize[分析]选C本题可以...
腹有诗书气自华1坦诚相告: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2谈读书培根3学习目标之一:走近培根4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随笔》共58篇是英国文学中首创。名言:知识就是力量阅读课文P247—2485学习目标之二:认读生字词,流畅朗读课文6正确朗读下列黑体加粗汉字:矫狡黠诘难咀嚼味同嚼蜡吹毛求疵阐证7整体感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读书的正...
以“最正确的姿势”对待国家第一声音12素材回放2017年10月1日是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8岁华诞,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实施的日子。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台,应当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国歌法对应当奏唱国歌的场合、礼仪规范等作出规定,同时鼓...
第2讲动能、动能定理【考纲解读】1.理解动能的概念;2.掌握动能定理,并能应用动能定理解答问题.1•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________而具有的能.•2.表达式:Ek=________.•3.单位:________,1J=1Nm=1kgm2/s2.•4.矢标性:________量.•5.瞬时性:v是瞬时速度.•6.相对性:物体的动能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一般不同.•考点O讲堂梳理自查运动12mv2焦耳标2•二、动能定理•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考点梳理精准讲练易错分析矫正训练时政热点深度解读2导航页考点突破精准讲练考点梳理核心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考法1】本部分往往以古诗词、名人名言或谚语、漫画、事例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解应用,通常从材料体现的哲理、启示、表明、应该怎么做等角度进行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时,一般有单一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
1试卷题号考点备考建议I16财政与国债II无无2017III无无I无无II无无2016III12财政的作用I38(2)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的作用2015II38(2)税收的作用把握高频考点: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强化热考题型:措施建议类非选择题关注焦点问题: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国家财税政策变化234[思维线索]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方式—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51真题对接考向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2016高考天津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
课时分层训练考点一考点二真题验收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考点三考点一|果酒、果醋的制作及注意事项1.发酵菌种①②(1)图中可表示酒精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2)图中可表示醋酸发酵菌种的细胞模式图,该菌种可从变酸的酒的表面的菌膜获取的。①②酵母菌醋酸菌2.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及发酵条件比较果酒制作果醋制作制作原理反应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C6H12O6+6O2―...
中国人中国人失掉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了吗(鲁迅)(鲁迅)12毛泽东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3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著名作品集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坟》等。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考点1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指数与对数式的七个运算公式(1)aman=am+n;(2)(am)n=amn;(3)loga(MN)=logaM+logaN;(4)logaMN=logaM-logaN;(5)logaMn=nlogaM;(6)alogaN=N;(7)logaN=logbNlogba.注:a>0且a≠1,b>0且b≠1,M>0,N>0.2.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指数函数y=ax(a>0,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a≠1)的图象和性质,分0<a<1,a>1两种情况,当a>1时,两函数在定义域内都为增函数,当0<a<1...
艾青我爱这土地1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2.把握诗歌的形象,领会其象征含义与抒情方式。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中出现的形象及其象征含义。2.领悟作者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2祖国有这样雄浑壮丽的山河美景,让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为之歌唱,为之泣不成声。那...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知识梳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英、苏等国家为对付配合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经过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①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定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②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
1[思维线索]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21真题对接考向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1.(2017课标Ⅱ卷,2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因为()①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实践的曲折性②发展理念正确与否关乎发展实践的成败③发展理念往往是发展实践变革的先导④发展理念变...
成熟的慈善文化需要在尊重权利和自愿的基础上得到良性发展12素材回放九寨沟地震发生后,有网友喊话吴京:“那么高的票房、那么高的利润,吴先生打算分多少钱给灾区?我相信作为一个爱国演员兼爱国导演和爱国商人的吴京同志不仅在虚构的电影里爱国,而且在现实的灾难面前更爱国。”此前,有网友称既然《战狼2》票房这么好,为什么只捐100万?3素材回放最近吴京接受采访回应此事坦言:“要像李连杰学习,慈善我还会用我的方式进行到底,...
卡尔.萨根(美国)12•演讲中的卡尔萨根•3•卡尔萨根与美国著名主持人在一起•4•卡尔萨根与火星探测器在一起•5二、你问我答,整体感知快速浏览课文,读后想一想:你能结合课文提出哪些问题?6三、讨论交流,合作提高分组讨论:1、哪些问题往往被人们视作傻问题?3、作者认为高中生羞于提问的原因是什么?4、从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2、作者针对什么现象来谈论...
专题热点综合1•知识结构思维导图234•考向1波粒二象性•1.[对波粒二象性动的考查](多选)(2015年新课标Ⅱ卷)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β射线在云室中穿过会留下清晰的径迹•C.人们利用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E.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1天下江山第一楼2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3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