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极电位§9.1原电池§9.2电极电位§9.3Nernst方程式及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9.4电极电位和电池电动势的应用电化学:研究化学反应中电现象,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及转化规律的学科,进行转化需要的条件:一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必须有电子的转移;二化学反应必须在电极上进行。分类:一类是在电解质溶液中通入直流电,供给足够的能量使两个电极附近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这个过程为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类是氧化剂...
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醛酮化合物醛酮中的羰基既可以被还原为羟基,又可以被氧化为羧基,所以醛酮类化合物既具有一定的氧化,也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我们首先介绍醛酮类化合物的还原性。1)催化加氢化。醛酮与氢气在铂、钯或镍等催化剂作用下,可使羰基还原为相应的羟基,醛还原成伯醇,酮还原成仲醇。若分子中有碳碳不饱和键,将同时被还原。这种还原方法比较彻底,所以不能够选择性的还原羰基,如果想选择性的还原羰基,那么需要用...
5.4氧化磷酸化作用一、氧化磷酸化的概念二、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方式三、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四、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目录一、氧化磷酸化作用生物体利用代谢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使ADP磷酸化成ATP,这种伴随着氧化方能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糖脂肪蛋白质COCO22和和HH22OOOO22能量能量ADP+PiADP+PiATPATP热能热能二、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ATP的方式1.光合磷酸化:植物利用叶绿体在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由ADP+Pi=ATP2.底物水平...
5.2生物氧化概述一、生物氧化概念二、生物氧化的特点三、生物氧化中CO2和H2O的生成四、高能化合物目录一、生物氧化概念有机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等)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ATP)的作用。在需氧细胞呼吸作用中的反应,又称作组织呼吸、细胞呼吸。糖脂肪蛋白质CO2和H2OO2能量ADP+PiATP热能热能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和在生物体内经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有何区别?有机物+O2CO2+H2O+能量生物氧化燃烧O2CO2H...
专专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一考点一目录目录ONTENTSONTENTSCC4455考点三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第限时标准训练限时标准训练第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三十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三十分。首页首页上页上页下页下页尾页尾页考点一考点一限时规范训练限时规范训练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考点四考点四考纲要求考纲要求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3.掌握常见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和相关计算。...
第五节氧化复原反响规律及应用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十五分。考纲要求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十五分。1氧化复原反响“三大规律〞的应用2氧化复原反响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3综合演练提能——课堂稳固练4综合演练提能——课下提能练目录CONTENTS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十五分。考点一氧化复原反响“三大规律〞的应用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十五分。规律一守恒规律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CONTENTSCONTENTS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点五十三分。1...
2019年高二升高三暑假专项训练之氧化复原反响1.以下变化中,气体被复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Na2O2固体变白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乙烯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答案】B2.以下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复原反响无关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A。【...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1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六分。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2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六分。[学习目标]1.知道酸的通性和浓H2SO4与稀H2SO4的区别。2.学会并能熟练应用浓H2SO4、浓硝酸的特性,特别是强氧化性。3.能进行有关HNO3、H2SO4的计算。3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二十一点六分。1.纯净的浓硫酸是没有颜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容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物理性质)...
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一、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产物1.①硫与氯气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SO2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2.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H2O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①向Na2CO3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NaHC...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13.1氧化剂13.2高级氧化13.3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的氧化13.4其它氧化方法第十三章氧化还原13.1氧化剂氧化剂是一种能氧化其他物质而本身被还原的物质。非金属单质氧化剂:如F2、O2、Cl2、Br2、I2、N2、S等;金属的阳离子氧化剂:如Fe3+、Ag+、Cu2+等;弱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强氧化性酸:如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KMnO4、K2Cr2O7、KNO3、Na2O2、MnO2等。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Na2O2、H2O2...
第六讲氧化复原反响考点一氧化复原反响的判断和表示1.以下反响中,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NH4HCO3NH3↑+CO2↑+H2OB.2KMnO4K2MnO4+MnO2+O2↑C.Ca(OH)2+CO2CaCO3↓+H2OD.FeO+2HClH2O+FeCl22.(双选题)以下各项所述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有电子转移是氧化复原反响的本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复原反响的外观表现B.一种物质被氧化,必然有一种物质被复原C.被氧化的物质得到或偏向电子,被复原的物质失去或偏离电子D.氧化...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ZO系列氧化锆氧分析仪1概述氧化锆氧分析仪主要用于测定锅炉烟气中的氧分压即氧气的体积百分数含量(简称氧含量或氧量),对于保障锅炉运行安全、提高燃料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将起到重要作用。其应用场所主要有:●火电厂锅炉;●炼油厂加热炉和输油管道加热炉;●冶炼厂加热炉和均热炉;●化工、轻纺、食品加工、制药、水泥和采暖等企业的工业锅炉。燃料燃烧效率与空气过剩系数密切相关。在燃烧过程中,...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专题五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或偏移)。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3.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或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全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另一种单质生成,化合价必然发生...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目标]1.了解有些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能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重点)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难点)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重点)4.学会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了解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重点)5.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6.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遍性,能举例说明生产、...
4.1氧化还原反应及氧化数管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科学,这些转换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3一、氧化还原概念的演变2Mg(s)+O2(g)→2MgO(S)与氧结合的过程:Mg(s)+Cl2(g)→MgCl2(S)失去电子的过程:2P(s)+3Cl2(g)→2PCl3(l)氧化数增加的过程:还原过程与氧化过程相反4二、氧化数概念: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形式荷电数。规定:某元素的一个原子的荷电数,可由假设把每个键的电子指定给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13.1氧化还原反应3.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3.3电解3.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3作者:刘有势471606483@qq.com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之间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另一类是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科学,这些转换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的。化学反应怎样用来产生电能,电能又怎样用来进行化学反应?这就是本章要讨论的问题。2Mg(s)+O2(g)→2MgO(S)与氧结合的过...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目标]1.了解有些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化合价的变化,建立起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能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重点)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难点)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重点)4.学会判断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了解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重点)5.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6.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的普遍性,能举例说明生产、...
毕业论文题目: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概述学院:专业:毕业年限: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摘要......................................................2关键词....................................................2Abstract.......................................................................................................2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