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根底,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认识很浅显,需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生活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
全等三角形一、知识梳理1、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__;3、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根本思路(1)两边(2)一边一角(3)两角4、角平分线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D=QE5、角平分线的判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4与5的图如下〕二、根底过关1...
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具有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动物群体数量的消长对其他生物和环境的影响。(2)举例说明动物促进...
第3节工业一、选择题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金融业2.藏族人民的主食是〔〕A.馒头B.米饭C.糌粑D.粽子3.以下地区中,目前尚无大型钢铁工业基地分布的是〔〕A.上海B.海南C.包头D.攀枝花4.旗袍是中国女性的特色服饰,它能很好地修饰女性的身段,彰显女性的魅力。你知道旗袍的起源与哪个少数民族有关〔〕A.壮族B.维吾尔族C.满族D.蒙古族5.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B.辽中南工...
甲乙丙第3题图第5题图甲乙第7题图第8题图人眼鱼眼晶状体第10题图第11题图ABCD第15题图第16题图八年级物理(上)第五章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因为装有水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__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2.小明找到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模拟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其中较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成倒立、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Oiγ杭六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2光的反射(第一课时〕姓名班级学习目标:一、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在物体外表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3、知道光路可逆。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重、难点: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导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教学时间: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光的反射:光从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光射到任何物体外表...
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变化1移风易俗•“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事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易。”•晚清以来,移风易俗汇集成近代社会思潮。2第一节政府改良社会风俗的举措•移风易俗,由下而上与由上而下相结合。•近代史上,政府发动的大规模的移风易俗运动有三次。•一、清末新政•二、民国初年•三、20世纪30年代3一、清末新政•1902年2月1日,清政府颁布废除满汉通婚禁令的“懿旨”,宣称“俯顺人情,开除此禁,...
第4节自然灾害一、选择题1.在盛夏时出现伏旱天气的地区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南部沿海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西北内陆地区2.台风有功也有过,表达有功的一面是〔〕A.缓解旱情B.摧毁建筑物C.损害庄稼D.颠覆船只3.我国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台风B.寒潮C.旱涝D.泥石流4.对深圳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是()A.寒潮B.水旱灾害C.泥石流D.台风5.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活动不稳B.夏季风不稳定C.地形复杂...
?质量与密度?全章复习【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解释生活实际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掌握密度的测量方法。【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要点诠释:1、单位:国际单位:kg,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选项是①建立“张楚〞政权②大泽乡起义③吴广、陈胜被杀④刘邦率兵攻入咸阳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2.秦朝末年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当时他们“揭竿而起〞的主要原因是A.争夺皇位B.割据争霸C.对抗暴政D.逃避徭役3.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图①→...
?等腰三角形?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根底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藏,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知识与能力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解决有关问题。3、观察...
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学案设计:宋忠辉宋忠辉时间:8.2二力平衡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别等级【学习目标】1、依据生活经验认识平衡力和平衡状态的概念,会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为平衡力。2、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归纳、总结出结论。3、会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指导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是2、力的作用效果中与运动有关的效果是什么?3.假设将牛顿第一定律反过来应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质量检测试题时量:7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下图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那么〔〕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以下给出的光学器件中,不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是〔〕2、A...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A.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B.可以增大物体的视觉,使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宇宙世界C.可以增大物镜的焦距,能看清更远处的物体D.可以更美观2.关于望远镜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B.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C.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理解动物与其他生物以及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学习重点】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学习难点】动物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
(黄冈专用)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第4课时)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的时候,光屏上成一缩小的像,假设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5厘米时,那么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缩小的D.虚像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的会聚能力就越强D.当物体到凸透镜距离小于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