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课标阐释激趣诱思1.结合示意图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以及我国人口增长情况2.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分析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人口增长阶段的异同,并分析原因3.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增长图,学会分析人口增长空间差异的方法4.学会应用人口金字塔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5.学会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差异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八年级英语上册(JJ)12345678910111213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首页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历程(1)《十二铜表法》:诞生背景、历史地位及作用(2)万民法:罗马法从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原因、转变的表现及转变所产生的影响(3)罗马法体系的形成:形成时间和标志2.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评价(1)历史作用:维系帝国的统治;影响后世(2)对罗马法的评价1.古代罗马,经历了从共和国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也是罗马法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
2.2.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课标阐释思维脉络1.理解通过方程组给出的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2.会根据直线的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3.会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4.理解用勾股定理推导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A1A2+B1B2=0和k1k2+1=0.能熟练地运用这两个条件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一二一、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问题思考】1.填写下表:(1)两条直线l1:A1x+B1y+C1=0,l2:A2x+B2y+C2=0的位置关系,可以用方程组的解的个...
第1课时纳的重要化合物1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操作。2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名称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色态白色固体固体氧的价态-2-1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稳定性较不稳定较稳定用途、、漂白剂淡黄色氧化剂供氧剂3(1)Na2O2属于碱性...
第二单元传记14“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2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掌握“传记”文体的基本特点。2.初步掌握传记写作的基本要求,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3.学习孙中山甘于淡泊的崇高精神。3学习目标走近作品基础练习课文图解整体感知1.连线作者陈廷一,当代传记文学作家,河南鹿邑人。1947年生,197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作品达1000多万字,多次获国家大奖。作品有《皇天后土》《孙中山大传》《贺氏三姐...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金田起义1.原因(1)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2)各级官吏借战费和赔款搜刮,吏治极端腐败。(3)自然灾害严重,水、旱、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2...
第一章第一章第9节第9节理解教材新知理解教材新知把握热点考向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二应用创新演练应用创新演练1一、实验目的利用打点纸带研究小车的运动情况,从而求出小车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二、实验原理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测量计数点间距,计算出各时刻的速度。1.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1)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1,v2,v3,v4,,若v2-v1=v3...
第一章不等关系与基本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首页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并能进行证明.2.掌握求差法和求商法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3.掌握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方法.自主预习首页1.实数大小的比较(1)求差比较法.①a>b⇔a-b>0;②a<b⇔a-b<0;③a=b⇔a-b=0.判断两个实数a与b的大小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a-b的符号,至于差究竟是多少则是无关紧要的.(2)求商比较法.当a>0,b>0时,①𝑎𝑏>1⇔a>b;②𝑎𝑏<1⇔a<b;③𝑎𝑏...
第三单元10短文二篇1写作积累学名句筑根基①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④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⑤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2热素材活运用曾德梅:点亮希望的灯塔87岁的曾德梅是仙游县的一名退休干部,坚持助学27年,募集的助学款已有3800...
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第二章根的吸收作用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11.说出根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2.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及应用。2★探究一: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例连一连:将下列生活实例与其对应的生物学原理用线连起来。3★探究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A下图是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模式图。小组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AB(1)久旱逢雨时的大树,枝叶会逐渐舒展硬挺,青翠欲滴。此时植物细胞所处的状态符合图。(2)用糖凉拌西红柿时,...
Unit1Laughterisgoodforyou1词海拾贝难句剖析理解诱思你是个喜欢笑的人吗?你知道憨豆先生吗?世界上有很多幽默大师给我们带来了笑声,憨豆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MrBean2词海拾贝难句剖析理解诱思Youmusthaveseenthismansomewhere—funny-looking,alwaysinajacketandaredtie.Heseldomtalksbutalwaysactshumorously.Whoishe?Heisthewell-knownMrBean,whoisverypopularwithmostpeopleallovertheworldandhealwaysmakesuslaughbymeansof...
专题整合知识网络核心观点一、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主要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1)专制主义:是与民主制度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3)二者关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
12.《长恨歌》1围炉夜话2十里洋场的旧上海的女性是怎样生活的?旧上海的弄堂作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又起着什么作用?王安忆的《长恨歌》中的主人公王琦瑶的故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旧上海兴衰史,她会告诉你一切。王安忆认为最基本、最朴实的东西往往是最真切地凝聚着真实感受的东西,所以在选材时她选择的都是最生活化的东西,收集日常生活的种种情景细节,织就的是柴米油盐交响曲。阅读节选部分,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利用生活细节表现大主题...
Section_ⅡWarmingUpReading—LanguagePoints(一)词义配对1.contentA.tosucceedindealingwithorcontrollingaproblem2.failureB.behappyandsatisfiedwithsomething3.overcomeC.alackofsuccessinachievingordoingsomething4.ordinaryD.makesomebodybelievethatsomethingistrue5.convinceE.normaloraverage,andnotunusualorspecial答案:1~5BCAED1(二)根据所给词性和汉语意思写出单词6.n.幽默;滑稽→adj.幽默的;滑...
SectionB(3a~SelfCheck)11.本课时重点短语:thenextday,send...to,becauseof,thewayhome,puton,walkaroundthecity。2.写出故事HanselandGretel每个场景的关键词,并完成故事的复述。3.独立完成SelfCheck,巩固本单元的重点语法——一般过去时2看图片,你还记得刚学到的两个童话故事的英文名吗?想一想:Whyarethechildrenlostintheforest?Whyistheemperorjustwearinghisunderwear?HanselandGretelTheEmperor’sNewClothes3★任务一完...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1)七国之乱:①原因:根本原因:西汉初,刘邦分封同姓诸侯王。直接原因: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②概况:借口“清君侧”,吴王刘濞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2)汉武帝集权:...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习题课1.灵活掌握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定方法.2.能结合所学知识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研究参数的取值范围.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1)利用定义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结论p⇒q,且qp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p,且pq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即p⇔qp是q的充要条件pq,且qp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A⫋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B⊆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B⫋A,...
2.1.4数乘向量课标阐释思维脉络1.掌握数乘向量的定义,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数乘向量的运算律.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数乘向量【问题思考】1.甲、乙、丙三人都从点M出发,甲向正南方向运动了5km,乙向正南方向运动了15km,丙向正北方向走了20km,请问他们的位移是什么关系?提示:甲、乙位移方向相同,乙的位移大小是甲的3倍,甲、乙与丙的位移方向相反,丙的位移大小是甲的4倍,是乙的倍.2.填空:(1)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
SectionA(2d~3c)11.本课时重点短语:thanksto,getintotrouble。2.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其出处或体裁。2Doyouknowasaying?“Diseasesofthesoularemoredangerousthanthoseofthebody”.(心灵上的疾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危险。)Thereissomethingwrongwithsomeonearoundyou.Whatshouldyoudoifsomeonehasacoldorfallsintothewater?3★任务一和你的搭档分角色练习2d中的对话,然后在班上进行展示。在练习的过程中,请注意句子的语音、语调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