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尘措施:1、粉尘制造设备应有效密封,不得向外泄漏粉尘。2、各除尘器应有效备用,其相应配置的除尘设备应投入使用。3、在磷矿场周围增加隔离带,以减少粉尘污染。4、各输料皮带运转站设置密闭装置和除尘系统,皮带、地面设水冲洗设施,及时清洗地面灰尘。5、在粉尘较多区域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6、对长时间在粉尘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二、防噪声措施:1、送风机、空压机的入口设置消音器。2、蒸汽排...
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内容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现场管理类两大类,基础管理类的隐患,主要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获得,现场管理类隐患需要通过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获得。一、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内容:1、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①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建立情况和存档情况;②人员责任体系: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等各类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和义务。③管...
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主要内容一、制定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二、制定目的:明确职业病防治责任,规范职业健康管理。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有限责任公司所有部门。四、单位负责人的责任:1、全面负责公司职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2、建立健全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业卫生管理人员。3、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安全的各...
1、粉尘:(1)粉尘污染较为严重时应迅速撤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用清水冲洗口鼻。(2)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3)联系相关岗位调整运行方式,控制粉尘产生。开启通风换气设备,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必要时采用雾化水进行降尘处理(但必须满足电气设备的防潮规定)。(4)参与处置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并根据粉尘的性质,选戴相应的防尘口罩。参与处置人员若发生头晕、胸闷等不适反应,应及时撤离到空气清新区域...
1.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于(D)公布实施。A2011年12月31日B2017年11月4日C2012年5月1日D2018年12月29日2.根据国家现行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分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由(B)负责。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卫生行政部门C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3.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B)种。A100B132C1154.工会组织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A),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A监督B检查C建议5.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是:(C)为主,防治...
职业病防治工作预期和要求一、基本要求:1、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持续改进职业卫生条件,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要求。2、企业涉及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在设计时应符合职业病法律法规的的要求。3、企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
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方法一、第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由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职业卫生人员应当包括各个层次和级别,如车间或较大班组工作人员组成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方法,单位的负责人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每个成员都要...
01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02什么是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03职业病危害具体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2015年11月17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调整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其分为六大类459项,包括粉尘类(52项)、化学因素类(375项)、物理因素类(15项)、放射性因素...
0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02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03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04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
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3、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4、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
01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02什么是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03职业病危害具体有哪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
一、危害因素的概念:危害因素其实就是本质安全管理中的危险源,危险源的定义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它具有破坏性、潜在性,复杂性、多变性、可知性、可预控性。危险源失控后果就可能造成事故,也就是管控表中的后果及其影响。二、危害因素辨识的相关内容:1、危害因素识别的范围:覆盖公司所有部门、车间的生产活动、产品及服务过程。至少包括:(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2)所有进入...
汇报人时间2025年04月2025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25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主题是“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前言导读为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推动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保障广大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我国将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至5月1日国际劳动节定为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2025年4月25日-5月1日是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
企业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内容及方法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是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体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内容: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评估、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评...
职业病管理规程1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员工(含劳务工)的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等职业健康管理。2目的本程序的制定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保护公司员工(含劳务工)职业健康及相关权益。3术语和定义3.1职业病: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3.2职业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