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测量”的相关文档,共1061条
  • (14)--5.4 组合测量的最小二乘处理

    (14)--5.4 组合测量的最小二乘处理

    第5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组合测量:通过直接测量待测参数的组合量(一般是等精度),然后对这些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求得待测参数的估计量,求其精度估计。第5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1、减少测量次数,提高测量效率组合测量的优点第5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2、增加组合测量的个数,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3第5章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处理【例1】以检定三段刻线间距为例,要求检定刻线A、B、C、D间的距离。第...

    2024-04-110960.5 KB0
  • (13)--第三章 3.1.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13)--第三章 3.1.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第三章协方差传播率及权210sinsinLLSSAP)(18021LLAPAPAPAPAPAPAPSyySxxsincos观测值、已知值)(18021LLxxAPSAP,)(PPyx可计算如下待求值待求值表达为观测值及已知值的函数210sinsinLLSSAP)(18021LLAPAPAPAPAPAPAPSyySxxsincos观测值函数的类型:线性函数、非线性函数)(18021LLx已知观测值的中误差,如何求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协方差传播率§3-1协...

    2024-04-110304.43 KB0
  • (13)--3.4为生活保驾护航——噪声测量与监测

    (13)--3.4为生活保驾护航——噪声测量与监测

    为生活保驾护航—噪声测量与监测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开展噪声的监测工作,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价噪声污染水平声级计噪声监测方法噪声监测方法1.普查监测法2.定点监测法65687554365633356263464346485533395355515352563239566365616356353855656663715232373947484642483438373838383939373836424753525266••••••••••••••••••••••••••••••••••...

    2024-04-110758 KB0
  • (12)--第三章 3.8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12)--第三章 3.8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8综合练习课主要知识点1、协方差传播率2、权TXXYZTXXYYTXXZZKFDDFFDDKKDD220iiP101ttnnntKKXZ101rrnnnrFFXY主要知识点3、协因数阵与权阵XnXnXnXXXnXXnnnnQQQQXXXXDQ1111201(对称方阵)nnnnXXXXPPPPQP11111主要知识点4、协因数传播率5、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TXXYZTXXZZTXXYYKFQQKKQQFFQ...

    2024-04-110200.41 KB0
  • (12)--4.1 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

    (12)--4.1 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

    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误差处理方法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系统误差系统误差误差修正/统计分析方法误差修正/统计分析方法粗大误差粗大误差剔除剔除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误差概念和误差分析在用于评定测量结果时,有时显得既不完备,也难于操作。寻求一种更为完备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定测量结果的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诞生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颁布实施《测量不确定...

    2024-04-110788 KB0
  • (11)--第三章 3.7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11)--第三章 3.7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7系统误差的传播一、观测值的系统误差与综合方差设有观测值,观测量的真值为,则的综合误差可定义为:LL~LLL~1、如果综合误差中只包含偶然误差,由偶然误差的特性可知其数学期望为;0()()EE2、如果综合误差中除包含偶然误差外,还包含有系统误差,即LL~0()()EE则即:E()系统误差等于综合误差的数学期望()~)(~()ELLLELE又因为所以系统误差可理...

    2024-04-110219.75 KB0
  • (10)--第三章 3.6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10)--第三章 3.6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内容回顾:函数),,,(21LnfLLZ全微分为:KdLLdLfLdLfLdLfdZnn2211则由协因数传播率得:TLLZZKDKD则由协方差传播率得:TLLZZKKQQ§3-6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1、一组同精度独立观测值)(设为11)(,0~),(~2122niiiPPPNNL一、用不同精度的真误差计算单位权中误差的基本公式1)、如果以观测量的数学期望表示其真值,则由公式2-3-3:LLELLE)(~)(n...

    2024-04-110281.89 KB0
  • (10)--3.7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10)--3.7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3.7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游标卡尺示意图背景:?dDtA方案B方案误差最小。。A?B?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当测量结果与多个测量因素有关时,采用什么方法确定各个因素,才能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函数的标准差为:2222221212yxxxnnfffxxx欲使σy为最小,可从哪几方面来考虑?减小分项误差?一、选择最佳函数误差公式(测量方法)(1)间接测量中如果可由不同的函...

    2024-04-1101.48 MB0
  • 生命体征的测量

    生命体征的测量

    体温的测量方法一目的测量并记录病人体温,以观察机体内在温度及病情变化与转归,为治疗、护理提供依据。二用物准备。体温测量盘内备消毒液容器(放置并消毒后的体温计用)和清洁干容器(放置清洁体温计)、容器内垫消毒纱布、带秒表的表、笔、记录本、消毒液纱布。三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温计完好性及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2.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3.腋下测温:先擦干腋窝下汗液,体温计水银端放腋窝深出并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2024-04-11046 KB0
  • (9)--第三章 3.5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9)--第三章 3.5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5协因数传播率设有观测值X,已知它的协因数阵为,又设有X的函数Y和ZXXQ00KKXZFFXYTXXYZTXXZZTXXYYKFQQKKQQFFQQTXXYZTXXZZTXXYYKFDDKKDDFFDDQD20如果Y和Z的各个分量都是X的非线性函数,则要先求Y和Z的全微分,即KdXdZFdXdYTXXYZTXXZZTXXYYKFQQKKQQFFQQ对于独立观测值,假定各个观测值的权为,则的权阵为:1nLiPL...

    2024-04-110177.91 KB0
  • (8)--第三章 3.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8)--第三章 3.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4协因数阵与权阵设有观测值和,它们的方差分别为和,它们之间的协方差为,令iLLjijij2020220211ijijjjjjiiiiQpQpQ或写为ijijjjjiiiQQQ20202202称为i的协因数或权倒数称为i关于j的协因数或相关权倒数iiQijQ一、协因数XnXnXnXXXnXXXnXnXXXnXnnnnQQQQXXXXDQ111120...

    2024-04-110178.79 KB0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共68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共68页]

    1第四章测量不确定度2教学目标本章介绍用测量不确定度来评定和表示测量结果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要求正确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若干名词术语,会分析不确定度的来源,掌握标准不确定度的两类评定、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求取方法,还应学会正确表示测量结果的方式。3教学重点和难点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A类不确定度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自由度有效自由度合成不确定度扩展(展伸)不确定度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4第一节研究不...

    2024-04-1101.17 MB0
  • (7)--第三章 3.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7)--第三章 3.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3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方差(或中误差)是表征精度的绝对数字指标。为了比较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除了可以应用方差之外,还可以通过方差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观测值之间的精度高低。这种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的数字特征称为权。在测量实际工作中,平差计算之前,精度的绝对数字指标(方差)往往是不知道的,而精度的相对数字指标(权)却可以根据事先给定的条件予以确定。所以,测量平差中,更多的是根据权和平差结果来...

    2024-04-110253.02 KB0
  • (6)--第三章 3.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6)--第三章 3.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2协方差传播率的应用举例一、水准测量的精度看如下水准测量线路设每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为站nABhhhh21由于222212nhAB2222站站站站n站nhAB设每一测站的距离为s则距离为S的线路AB上应设站数为站站由sSnABABhhsSn同理:距离为1km的线路上应设站数为s1站公里站公里sn1由于每一公里的高差中误差为公里若AB之间的线路长...

    2024-04-110193.34 KB0
  • (5)--第六章 6.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5)--第六章 6.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6-3示例CA123456789X求平差后BE边长的相对中误差解:t=2×5-5=5r=n-t=4u=1c=r+u=5图形条件3个极条件1个(大地四边形AEBD,以A为极)固定边条件1个(AB——AC)1、计算参数的近似值38620sin)sin(sinsinLSLLLSXABAC.057195500.1626177.067663969.094093200.8802307.0415889620243431.3所以XCA123456789X2、列条件方程式图形条件3个0180ˆˆˆ0180ˆˆˆ0180ˆˆˆ987654321LLLLL...

    2024-04-110193.96 KB0
  • 测量放线及全站仪的使用[23页]

    测量放线及全站仪的使用[23页]

    测量放线及测量仪器应用韩超韩超目录测量仪器的认识水准仪的使用经纬仪的使用全站仪的使用施工测量放线测量仪器的认识水准仪的使用经纬仪的使用全站仪的使用施工测量放线测量仪器的认识一、水准仪一、水准仪1、水准仪的构造(光学)1、水准仪的构造(光学)调焦螺旋调焦螺旋脚螺旋脚螺旋测量仪器的认识2、水准尺及尺垫2、水准尺及尺垫水准尺水准尺尺垫尺垫测量仪器的认识2、电子水准仪2、电子水准仪电子水...

    2024-04-1101.76 MB0
  • (4)--第六章 6.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4)--第六章 6.2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6-2精度评定一、单位权方差估值:ucPVVrPVVTT20ˆ二、协因数阵:VLLQAKVNBxNWWBxNKNBNWXXNBNWxWALABXALWLLTaaaaaaaaTbbaaTbbˆˆ)ˆ(ˆˆ11111011000基本关系式LWXˆKVLˆLWXˆKVLˆQTQAXXaaTQANBQˆˆ1KKQATQQVVQVVQaaN1bbN1ˆˆ11aaTXXaaaaBNQNBNAQQAQKKTQVVQAQBQXXˆˆNaaQKKAQQNaaKKAQBNBQaaTXX1ˆˆ...

    2024-04-110181.73 KB0
  • 某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0页]

    某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方案[10页]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简况................................................................................................................................................13施工部署...........................................................

    2024-04-11079 KB0
  •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6版(第4章测量不确定度1)机械工业出版社费业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6版(第4章测量不确定度1)机械工业出版社费业泰

    第第44章章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不确定度第一节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前述测量结果的评定存在若干问题:前述测量结果的评定存在若干问题:不定系统误差的处理是否恰当?当作随机误差对待时,它的分不定系统误差的处理是否恰当?当作随机误差对待时,它的分布、置信概率以及标准差如何确定?布、置信概率以及标准差如何确定?信息的匮乏和概念上的模糊。很多情况下,人们对各种系统误信息的匮乏和...

    2024-04-1101.08 MB0
  • (3)--第六章 6.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3)--第六章 6.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第六章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6-1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CA123456789X解:t=2×5-5=5r=n-t=4u=1c=r+u=5图形条件3个极条件1个(大地四边形AEBD,以A为极)固定边条件1个(AB——AC)0<u<t且相互独立一、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原理函数模型:)(0ˆ00ABXALWWBxAV随机模型:12020PQDVTPVmin平差准则:根据拉格朗日条件极值法构造辅助函数:)ˆ(2WBxAVKPVVTT令一阶导数为0,即0ˆ0xV02...

    2024-04-110193.62 KB0
确认删除?
批量上传
意见反馈
上传者群
  • 上传QQ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在线客服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