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第三单元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017年3月5~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首页目标导航方法点拨1.了解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史实及失败原因,联系工业革命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2.识记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重大活动。3.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理解《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实质。1.学习本课内容,要从工业革命着手,结合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及社会矛盾的激化,分析工人...
本讲整合第二讲参数方程知识网络答案:①直线②圆③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④椭圆⑤双曲线⑥抛物线⑦渐开线⑧摆线专题归纳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一: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1.参数方程普通方程,可见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是同一曲线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2.将曲线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需要消去参数t,其一般步骤为:(1)将参数t用变量x表示;(2)将t代入y的表达式;(3)整理得到x,y的关系式,即为所求的普通方程.3.通过消去参数将曲线的参数方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二单元1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诗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的诗歌;有鸿篇巨制,也有短章珍品。其中,《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以汉乐府为代表的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经》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创造了“赋、比、兴”的抒情手法,哺育了一代代诗人;以屈原的《离...
第三单元欧美短篇小说18《一个文官的死》:苦涩的笑2学国学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选自《论语八佾》【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
SectionA(GrammarFocus~4c)11.动词各种不同形式的区别及运用。2.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的区别。2按要求写出下列动词的不同形式。你能正确运用这些动词的不同形式吗?3★任务一1.小组讨论,说说你们通过自主学习所得到的收获。把要点记下来,在班上交流讨论。2.四人一组,检查核对活动4a中的练习答案。分析错误原因,交流题中每个动词形式运用的依据。3.四人一组,检查核对4b的答案。说说在语篇中每个动词形式运用的依据。4★任务二两人...
第三单元9三峡1写作积累学名句筑根基①惊涛乱水脉,骤雨暗峰文。——卢照邻《巫山高》②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孟郊《巫山曲》③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李白《上三峡》④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陆游《三峡歌》⑤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白居易《入峡次巴东》2热素材活运用独居男子患病生活困难,“好邻居”管他7年饭2017年4月25日中午,朱元和往常一样,来到邻居罗嘉槐夫妇的小...
本章整合1234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金属及其化合物推断题常见的突破点及方法归纳1.突破点(1)特殊颜色。①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②有色溶液。含有的离子Fe2+Fe3+Cu2+MnO4-颜色浅绿色棕黄色蓝色紫红色5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③有色固体。红色:Cu、Fe2O3(红棕色)红褐色:Fe(OH)3绿色:Cu2(OH)2CO3、FeSO47H2O蓝色:Cu(OH)2、CuSO45H2O黑色:CuO、FeO、MnO2、炭黑、Fe3O4浅黄色:Na2O2、AgBr、S白色:Fe(OH)2、CaCO3、BaSO4、AgCl、Al(OH...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首页目标导航方法点拨1.理解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原因。2.认识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世界形势的特点。3.理解美国单边主义的实质,识记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及其影响。1.学习“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重在明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过程。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2.学习“缓和与动荡共存”,重在掌握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及其成因。3....
第2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安全用电常识要求严禁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体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湿与干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水,因为水会引起触电。水为什么会导电呢?1.了解水是一种弱电解质以及水的离子积常数所表示的意义。2.掌握水的离子积的应用。3.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一、水的电离1.水是一种极弱的...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专题九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1考点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单项选择题Ⅰ1.(2014年6月广东学考)在家庭安全用电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导学号57230169)A.空调机使用两相插座B.洗衣机使用三相插座2C.电源总开关并联连接漏电保护开关D.多个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同一个移动插座答案:B32.(2012年1月广东学考)关于家庭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7230170)A.将移动插座远离水池B.用湿抹布擦去工作中电器上的灰尘C.使用洗衣...
3.4.2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1.通过例子,归纳出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2.理解并掌握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感受圆锥曲线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变化统一的观点.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圆锥曲线上的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定值e.当0<e<1时,圆锥曲线是椭圆;当e>1时,圆锥曲线是双曲线;当e=1时,圆锥曲线是抛物线.其中,e是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定点是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圆锥曲线的准线.𝑥2𝑎...
2.1.1简单随机抽样1.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应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2.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相关概念(1)总体、个体我们一般把所考察对象的某一数值指标的全体构成的集合看成总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元素作为个体.(2)样本、样本容量研究总体的性状,当总体中包含的个体很多时,很难对每一个个体进行考察.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个体进行考察,这...
本章整合1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季风③气旋、反气旋④准静止锋2一二一、等压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3一二1.判读等压面的判读方法技巧可归纳为:“画一条水平线”。如上图中要比较C、D两地的气压值高低,可画一水平线连接C、D两点表示等高面,C点和D点的气压高低就一目了然了。C点在高空等压面以下,D点在高空等压面以上,根据气压高低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
第二章直流电路章末总结1专题整合自我检测网络构建qtIUUItUII2RtI2RU1+U2+R1+R2+P1+P2+P1+P2+I1+I2+1211RR2专题整合自我检测网络构建lSI2RtURERrIEIUI2r3专题整合自我检测网络构建一、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1.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白炽灯、电炉丝等构成的电路),电流做功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W=Q=UIt=U2Rt=Pt.2.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含有电动机、电解槽等的电路),电功大于电热.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I2Rt或U2...
学案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提出“若要雪耻,莫如自强”的口号;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以《易传》的刚健、有为等原则,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孙中山受到刚健自强思想的影响,把“革命”看成“天演之公例”;中国共产党人则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思考材料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提示走进生活材料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爱国...
SectionB(1a~1d)11.本课时重点词组:atbirth。2.倍数表达法:倍数+比较级+than;倍数+as+原级+as;倍数+thesize(length,height...)of...。2YaoMingQuestion1:Whoistaller?ismuchtallerthan.Question2:Whoisheavier?YaoMingisthanPanChangjiang.=weighsmuchmorethanPanChangjiangheavierYaoMingPanChangjiang.3★任务一学会作比较:借助括号中提供的语言信息,比较1a图片上的大象和熊猫,然后结合自己熟悉的动物进行比较并在全班展示。...
专题六机械能和能源1[备考导航]1.功和功率(Ⅱ)2.动能、动能定理及其应用(Ⅱ)3.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Ⅰ)4.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5.能量守恒与能量转化和转移(Ⅰ)23考点功、功率►单项选择题Ⅰ1.(2016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位移D.功率答案:D42.(2016年6月广东学考)某同学用两种不同方式搬动哑铃,Ⅰ:缓慢将哑铃举出头顶;Ⅱ:托着哑铃沿水平方向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