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要求]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2.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3.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2考点一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1.概念: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2.盐类水解的实质33.盐类水解的特点44.盐类水解的规律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盐的类型实例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强酸强碱盐NaCl、KNO3否中性等于7强酸弱碱盐NH4Cl、Cu(N...
专题19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辩证否定1-2-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重难点再整合5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b)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区别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特征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互为存在前提,共处...
专题十四新闻文本阅读1学案一新闻文本和结构类题目的4种考法漫画《栽“数”》1993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幅新闻漫画:两位老人路上相遇。甲手提公文包,像是去拜访乙;乙右肩扛一树苗,左手持一铁锹去植树。甲问:到哪儿栽树?乙答:去年老地方!画下方是两个醒目的大字,即漫画的标题:《栽“数”》。这幅漫画有什么讽刺意义?2答案:“数”与“树”谐音。栽树还是在“去年老地方”。显然,这幅漫...
1实验原理与操作2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1.计算加速度(逐差法)2.作图象找关系a-F图象、a-1M图象3[误差分析]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误差.以小车、小盘和砝码整体为研究对象得mg=(M+m)a;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得F=Ma;求得F=MM+mmg=11+mMmg<mg.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4[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
1[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2.了解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化学反应的焓变与熵变的关系。3.掌握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能够利用化学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2考点一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2.表达式对于反应mA(g)+nB(g)pC...
1寓教于乐素养“天天看”关于“逸马杀犬”事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这样的记载:“穆(修)、张(景)尝同造朝,待旦于东华门外,方论文次,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二人各记其事,以较工拙。”《唐宋八家丛话》中另有一说:“欧公(指欧阳修)在翰林,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于道。公曰:‘试书其事。’同院曰:‘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毙之。’公曰:‘使子修史,万卷不已也。”2根据上述记载,关于“逸马杀犬”的事,就有六种写法:...
1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考点一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现象1.光的干涉(1)产生条件①两列光的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具有恒定的相位差,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②将同一列光波分解为两列光波,可以获得相干光源,双缝干涉和薄膜干涉都是用此方法获得相干光源.2(2)两种典型的干涉①杨氏双缝干涉(ⅰ)明、暗条纹的条件a.单色光:形成明暗的条纹,中央为明条纹.光的路程差r2-r1=kλ(k=0,1,2),光屏上出现明条纹.光的...
1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第二单元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全面建设实现小康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上的目标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上的目标是什么?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的思考1、马克思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是什么?为什么马克...
第1讲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1[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3.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2考点突破考点一常用化学仪器的识别与使用|知识梳理|1.加热仪器——酒精灯、酒精喷灯3(1)酒精灯所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2)加热时要用外焰,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用燃着的酒精灯引...
1考点一超重与失重现象1.视重(1)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2)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2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完全失重现象概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产生条...
栏目索引单元总结提升课标版政治栏目索引考点内容命题规律备考策略考纲导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从考查内容看:试题主要结合国家改革和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文化创作的主体,重点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2015年课标Ⅰ第16题。近几年,伴随文化和理论的变革,考查社会意识作用的试题较多。立足道德模范,重点考查人生价值的标准、价值观的作用、实现人生价值...
1模型一“等时圆”模型模型特点1.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过圆周最低点的光滑弦由静止下滑,到达圆周最低点的时间均相等,且t=2Rg(如图甲所示).2.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过顶点的光滑弦由静止下滑,到达圆周低端时间相等为t=2Rg(如图乙所示).2技巧点拨3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放置一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角度为α,一小物块自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考纲要求]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2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3(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xmolH2SO4↓↓↓数值单位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3)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n=N...
1学案一浅易文言文的整体阅读2寓教于乐素养“天天看”古人的名与字古人的名与字有一定的讲究,有这样几种情况:①可以是相联表达意义。②名与字意义相对、相反。③名与字共同取自诗文典故。④利用汉字特点,拆名为字。⑤名加词合成字。你能为下面的这些古人找出正确的字吗?宗子,仲尼,士龙,元晦,笠翁,长吉,千里,幼安,友夏,鹏举①孔丘②李渔③陆云④马致远⑤辛弃疾⑥李贺⑦岳飞⑧元春⑨张岱⑩朱熹3参考答案:①孔丘字仲...
专题20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生价值观1-2-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重难点再整合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c)(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和内容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含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内容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2-3-重难点再整合1重...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1专题21国家本质与现代国家的管理、结构形式2-3-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比较项目类别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区别国家元首产生办法选举产生由世袭的君主担任国家元首的地位在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中,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没有实权3-4-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
课时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基础知识自主排查一、发展的概念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能得到人民群众的...
专题28法律救济与诉讼程序1-2-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重难点再整合5调解(a)1.调解的含义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这种活动就是调解。特别提示: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取任何费用。2.人民调解的作用(1)人民调解是我国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2)新中国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调解制度,在国际上被誉为伟大的“东...
1实验原理与操作2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数字.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3[误差分析]1.偶然误差(1)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不均匀,估读时易带来误差.(2)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因此...
专题17思维的奥妙与实践观和真理观1-2-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1)意识活动的特点2-3-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2)意识的能动作用3-4-重难点再整合1重难点再整合2重难点再整合3重难点再整合4典题再巩固1(2018浙江湖丽衢4月选考模拟)孔子之思,侧重于人际;孟子之思,侧重于人格;屈原之思,侧重于社稷;杜甫之思,侧重于民生;陶潜之思,侧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