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和末速度大小及加速度大小。[答案]1m/s21m/s2.5m/s2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m/s、加速度a=2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715L,其中L为斜面长,则(1)小球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少?(3)斜面的长度L是...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一、波函数和原子轨道ψ:薛定谔方程(Schrödinger’sequation)0)(822222222VEhmzyx其中:x、y、z是空间的坐标,ψ:是x、y、z的函数即电子的波函数,E:电子总能量,m:电子质量,V:电子的势能,h:普朗克常数薛定谔方程的合理解,可用来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状态的函数称为波函数,又称为原子轨道。ψ(r,θ,φ)=R(r)Y(θ,φ)R(r):称为波函数的径向部分或径向波函数Y(...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主要研究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只涉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物质结构》:研究原子、分子及晶体的结构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的基础物质结构与医学: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和电子水平,原子结构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2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性观粒子的量子化特征utherfordE有核原子模型:实验:用α粒子流轰击金箔,决大多数粒子几...
减肥计划——节食与运动背景•多数减肥食品达不到减肥目标,或不能维持•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在不伤害身体的前提下,达到减轻体重并维持下去的目标分析•体重变化由体内能量守恒破坏引起•饮食(吸收热量)引起体重增加•代谢和运动(消耗热量)引起体重减少•体重指数BMI=w(kg)/l2(m2).18.5<BMI<25~正常;BMI>25~超重;BMI>30~肥胖.模型假设1)体重增加正比于吸收的热量——每8000千卡增加体重1千克;2)代谢引起的体重...
第4章电磁运动规律与电磁学课后练习题一、单选题1.描述稳恒电路和交变电路规律的两个主要理论是A.库仑定律和洛伦兹力公式B.安培定律和基尔霍夫方程组C.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方程组D.欧姆定律和库仑定律2.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从实验中发现了A.磁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B.电磁感应现象C.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公式D.电流的磁效应现象3.安培为了说明磁现象的本质,提出了A.分子环流假说B.静电、静磁公式C.磁荷的概念D.磁场的概...
第3章热运动规律与热力学课后练习题一、单选题1.自然界中,下列哪一现象不可能自动发生A.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滴入清水中的墨水发生扩散C.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在27℃的室内开口容器中的水的蒸发2.在热的分子运动理论建立之前,人们对热现象本质的主要观点为A.气体的热学过程一定是等温过程B.热是不可能称量的C.气体的热学过程一定是等压过程D.热是一种物质,称为热质3.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科技进步的根本是电磁规律的发现电磁规律改变了人类生活的世界4.1电磁运动规律的逻辑体系4.2电磁运动规律的发展历程4.3电磁运动规律的应用实例第4章电磁运动规律与电磁学Electromagneticmotionlawandelectromagnetism主要内容MAINCONTENT4.1.1电磁运动规律的相关概念Relatedconceptsofelectromagneticmotionlaw电磁学是研究有关电荷、电场、磁场、电磁波的现象及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和应用的物理学分支学科。电磁学从原来互相...
人类生存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人类在对冷热现象的经验总结、规律探索、本质寻找、理论建构、实践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热学,用于揭示冷暖世界的奥妙。3.1热运动规律的逻辑体系3.2热运动规律的建立历程3.3热运动规律的应用案例第3章热运动规律与热力学Lawofthermalmotionandthermology主要内容MAINCONTENT3.1.1热运动规律的相关概念Relatedconce...
物理化学7.5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物理化学1.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2.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和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物理化学1.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由于溶液中导电物质的量已给定,都为1mol,所以,当浓度降低时,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减弱,正、负离子迁移速率加快,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必定升高。不同的电解质,摩尔电导率随浓度降低而升高的程度也大不相同。物理化学mm(1Ac)ΛΛA是与电解质性质有关的常数德国科学家Kohlrausch总结的经验...
波函数的数学形式非常复杂,通常人们在描述电子运动状态时,并不是直接用波函数的数学式来表示,而是用四个量子数来标记。4、四个量子数(quantumnumber)在求解薛定谔方程时,为了求得合理的解,引入了称为量子数的三个重要特征参数: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波函数ψ的具体表达式与这三个量子数有关,当这三个量子数一定,ψ的表达形式就一定。所谓求解薛定谔方程,就是要解出对应一组n、l、m的波函数(n,l,m)及相应...
无机化学INORGANICCHEMISTRY一、量子化特征:这个基本量的辐射能叫做量子,量子的能量E和频率ν的关系是:E=hν式中h称为Planck常数,为6.626×10-34Js。研究表明能量及其他物理量的不连续是微观世界的重要特征,因此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也具有量子化特征。第二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二、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第一节: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mvhph1.光电效应-----粒子性电子的实物反射、光电效应,证明了电子运动时应具有粒子...
对于强电解质在很稀的溶液中,强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即AcmmΛΛ—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时的电导率,又称极限摩尔电导率m如何求弱电解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表16–425℃时若干强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电解质Smmolm21差值电解质Smmolm21差值KCl0.014986LiCl0.011503LiCl0.0115033483103.LiNO30.01101049103.KClO40.014004KCl0.014...
4、微观状态的量子力学描述平动能级zxy2222t2228yzxxyznnnhmlll2222t2/3()8xyzhnnnmV立方箱lx=ly=lz=V1/3nx=ny=nz=12t2/338hmVzxy•nx、ny、nz≧1的正整数•平动是量子化的•一组(nx,ny,nz):对应一个平动量子态•最低能量永不等于零三维平动子4、微观状态的量子力学描述平动能级2222t2/3()8xyzhnnnmV•能级与体积和质量成反比•高能级,存在简并的能级nx、ny、nz=1、1、2nx、...
1924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电子具有波长=h/m德布罗意L.deBroglie法国物理学家获1929年Nobel物理奖德布罗意波铝箔(a)石墨(b)感光屏幕薄晶体片衍射环纹电子束电子枪德布罗意波证明-电子衍射实验海森堡WernerCarlHeisenberg德国物理学家获1932年Nobel物理奖海森堡测不准原理2hxP式中x表示位置测不准量,P表示动量测不准量,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为圆周率,m为质量。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行为...
1924德布罗意波(物质波)电子具有波长=h/m德布罗意L.deBroglie法国物理学家获1929年Nobel物理奖德布罗意波铝箔(a)石墨(b)感光屏幕薄晶体片衍射环纹电子束电子枪德布罗意波证明-电子衍射实验海森堡WernerCarlHeisenberg德国物理学家获1932年Nobel物理奖海森堡测不准原理2hxP式中x表示位置测不准量,P表示动量测不准量,h为普朗克常数(6.62610-34Js),为圆周率,m为质量。微观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行为...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动性:波长λ,频率ν;干涉,衍射现象粒子性:光子;光电效应1.光的波粒二象性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10.2.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1924年德布罗意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物质波的假设。思想方法: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是明显地对称的。1924年:L.deBroglie认为: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的实物粒子,相应的波长应与电磁波波长类似:hmv2Emchpmchpchp电磁波微观粒子粒子性波动性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实...
目录CONTENTS课程引入一内容讲解二拓展巩固三课程引入第一部分1801年,英国学者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认为原子不可再分。1897年,英国学者汤姆森,发现了带负电荷的电子,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概念,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1911年英国人卢瑟福(Rutherford)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绕核作高速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好比太阳,电子好比绕...
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2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2.1电子运动的特性2.2电子的运动状态2.3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State-KeyLaboratoryofChemicalEngineering1.薛定锷方程Ψ:波函数(英:psai)(汉:posai)E:电子对核相对运动的总能量V:电子对核相对运动的势能m:电子的质量h: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3×10-34Js222222228()0mEVxyzh+++−=2.2电子的运动状态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