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学习目标1.明确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问题.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3.会用牛第二定律和运学公式解决的力学问题.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加速度所起的桥梁作用.2.掌握两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难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解具体问题.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一、牛顿运动定律揭示的是宏观世界中,物体受力后做机械运动的客观规律,它为解决实际力学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方...
1考试内容要求真题统计参考系、质点Ⅰ2016卷甲T192016卷乙T212016卷丙T162016卷丙T232014卷ⅠT242014卷ⅡT142014卷ⅡT2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Ⅱ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图象只限于v-t图象)Ⅱ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命题规律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重点关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灵活应用,x-t图象、v-t图象的应用,追及和相遇问题.运动规律和运动图象在实际生活...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目标导航课后作业1目标导航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5.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习重点:6.能用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扩2课前...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ZHISHISHULI知识梳理ZHONGNANJVJIAO重难聚焦DIANLITOUXI典例透析MUBIAODAOHANG目标导航1.理解物体运动的速度,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矢量性。2.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会用公式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认识速度计中的速度。3.理解瞬时速度的意义。4.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5.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2ZHISHISHULI知识梳理ZHONGNANJVJIAO重难聚焦DIANLITOUXI典例透析MU...
习题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1.知道什么是合运动,什么是分运动;掌握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与独立性.2.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什么是运动的分解,能运用矢量运算法则(三角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等)进行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相关运算.教学目标2【重点】(1)一个复杂运动可以等效为两个简单的运动的合运动.(2)理解运动合成、分解的意义和方法.【难点】(1)分运动和合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2)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分析解决...
章末热点集训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运动图象问题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2[解析]图线1是位移图象,表示物体是做变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错...
5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_______和_________。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_____、共同_____的。作用力反作用力依存存在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____,方向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2.表达式:F=-F′,式中的“-”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物理意义:一个物体如...
1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2第一节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四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3考点一合运动的性质及轨迹判断[基础梳理]1.曲线运动(1)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_.(2)运动的性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运动.切线方向变速4(3)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它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
一、单项选择题1.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列车A以恒定速率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
第6课时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提能课)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Δx=aT2)。3.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理清实验要点]1二、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三、打点计时器1.工作条件(1)电磁打点计时器:6V以下交流电源。(2)电...
第2节抛体运动1一、平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恒为的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重力重力加速度g匀变速2二、平抛运动的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以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为x轴,以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运动,速度:vx=,位移:x=t.2.竖直方向:做运动,速度:vy=,位移:y=...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一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一、实验目的1.练习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2.会利用纸带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加速度.3.会利用纸带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画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根据图象求加速度.2二、实验原理从纸带上确定计数点和两计数点间隔的时间,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平均速度求出瞬时速度;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是一个常数来确定运动性...
第四章曲线运动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Ⅱ抛体运动Ⅱ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Ⅰ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Ⅱ离心现象Ⅰ1.命题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等是本章的命题热点,题型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2.考查热点突出物理与现代科技、生产、生活的结合,与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等内容综合命题的可能性也较大。1第20课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双基落实课)[命...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1目标导航预习导引学习目标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的特点与物理意义,会应用图象求位移和速度及处理实际问题.2.会认识图象、会应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探索物理规律.3.会应用图象来描述物体的运动.重点难点重点:运动图象的应用.难点:运动图象的理解.2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二一一、位移—时间图象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位移,用横轴表示时间,根据实际数据取单...
课时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1序号知识目标学法建议标准要求1速度变化量的含义阅读课本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速度变化了解2加速度的概念阅读课本联系生活实际体验速度变化快慢体会比值定义法理解3加速度的矢量性阅读课本比较一维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对比速度变化量,理解加速度方向的意义理解4v-t图象的意义根据v-t图象加深理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了解2重点难点:对加速度的概念、物理意义和矢量性的理解以及在v-t图象...
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2【实验过程】一、实验步骤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2.把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个接线柱用导线与6V的低压交流电源的接线柱相连接,让纸带穿过两个限位孔,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或把电火花计时器与220V交流电源连接,把纸带穿好,压在墨粉纸盘下面)。33.接通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立即关闭电源。4.重复步骤2、3,获得3~5条纸带。5.选择一条点迹清晰便于分析的...
4力学单位制12一、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31.物理公式功能: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_____间的关系。2.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_______的一些量。单位物理量43.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1)基本单位:被选定的___________的单位。(2)导出单位:由_______根据_________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基本物理量基本量物理关系5二、国际单位制61.单位制:_____单位和_____单...
学案8位移—时间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学习目标定位]1.进一步熟练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的应用.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特点,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的特点.3.会推导Δx=aT2,并掌握简单的应用.4.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能简单应用.本学案栏目开关1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____________.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x=_______________.3...
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1“丕平献土”后,国王和教会的联系加强,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罗马天主教政治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思想文化上:形成一元垄断。2文艺复兴的中心3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佛罗伦萨4人文主义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消极忍耐、逆来顺受,强调人的尊贵与价值,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享受生活。5为什么会产生“人文主义”这样的思潮呢?14世纪,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